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3347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旋榨油机说明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厂生产的YZYX系列型螺旋榨油机,是一种适用性广、性能优良的制油设备。它可以加工菜籽、棉籽、大豆、花生、芝麻、茶籽、桐仁及其它各种颗粒状油料。本产品具有外型美观,结构紧凑,配套简单,操作维修简便,生产安全可靠等技术性特点,同时又具有占地小,投资少等经济性优点。适应于各类中、小型油厂及个体榨坊使用。本产品符合(JB/T9793.1-1999)螺旋榨油机技术标准。一、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1.生产能力(表一)吨/24油料小时型号油菜籽棉籽芝麻花生大豆桐仁茶籽葵花籽70型1.41.31.51.50.91.31.31.386型1.81.51.81.81.21.51.51.690型3.22.03.23

2、.22.52.82.83.595型4.52.44.54.543.53.53.395-10型4.52.44.54.543.53.53.310型4.52.44.54.543.53.53.310-24.52.44.54.543.53.53.310-34.52.44.54.543.53.53.3102生榨机2.01.52.5/22.622.4/22.610-8型5.63.45.75.754.64.64.5120型6.54.56.76.765.65.65130型91171010121012710797979140型101271010121012710797979出油率314012184250365011

3、17313531363235干饼残油%777.57.57.5777注:1、本表所列干饼残油为最高指标,实际上各机型的残油率略有变化。表一所列生产能力为热榨一遍。2、配用动力(见表二)本系列榨油机采用Y系列电动机,50Hz、380V三相交流电源。如采用同等功率的柴油机时,必须进行适当变速,以便达到榨螺轴的所需转速。(表二)榨油机型号YZYX70YZYX86YZYX90YZYX95配用电机型号Y112M-4Y135S-4Y132S-4Y160M-6电机功率4kw5.5kw5.57.5kw7.511kw榨螺轴转速42转/分42转/分3842转/分30转/分榨油机型号YZYX10YZYX95-10YZ

4、YX10-2YZYX10-3配用电机型号Y160M-6Y160M-6Y160M-6Y160M-6电机功率7.511kw7.511kw7.511kw7.511kw榨螺轴转速30转/分30转/分30转/分30转/分榨油机型号YZYX10-8YZYX120YZYX130YZYX140YZYX102配用电机型号Y160M-4Y160M-4Y180M-4Y180M-4Y132S-4电机功率11kw1113kw1518.5kw18.5kw7.511kw榨螺轴转速38-42转/分38-42转/分32-37转/分32-38转/分115-148转/分注:本表所列榨螺轴转速为计算转速,实际使用中,会略有出入。3、

5、其它(见表三)(表三)榨油机型号YZYX70YZYX86YZYX90YZYX95外形尺寸(毫米)(长宽高)10855001075118550011301400900132016509001320机重(kg)220250380530榨油机型号YZYX10YZYX95-10YZYX10-2YZYX10-3外形尺寸(毫米)(长宽高)16509001320165090013201650900132016509001320机重(kg)530530530530榨油机型号YZYX10-8YZYX120YZYX130YZYX140YZYX102外形尺寸(毫米)(长宽高)17605001320176050013

6、20210080013302150800138012505001130机重(kg)580600800850320二、结构及工作原理我厂生产的YZYX系列螺旋榨油机由进料斗、齿轮箱、榨笼、榨螺轴、机架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料胚在榨膛内受榨螺的不断推进及榨膛内空间容积由大到小的变化,而受到很大的挤压力,从而把油脂从料胚内挤出来。关于压榨方法:实践证明:在一般情况下,采用“热榨法”其出油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冷榨法”,所以应尽量采用“热榨法”。采用“冷榨法”,压榨遍数增加,产量降低,饼中残油升高,电耗大大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而且头遍在榨第二遍时,在斗中极易架空,影响进料操作麻烦,效益不佳。各机型的

7、榨螺轴与榨膛的结构见附录图。各机型的传动系统见附录图。三、机器操作1、首先给齿轮箱注入20#机油或齿轮油至油标处,并对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无油标的齿轮箱油面不高于齿轮箱内主动轮轴孔的下沿。70、86型油机为4-5公斤,95、10型为10公斤左右。2、检查各零部件是否紧固,操作手柄、插板是否灵活。3、用手搬动大皮带轮,检查机器有无松动或卡死现象。若有异常及时排除。4、松开锁紧螺母,把榨螺轴拧到死点,再退回3-4圈,再前进半圈,以保证榨螺与出饼圈的间隙。5、调整皮带松紧度。准备好辅助设备和生产工具。6、启动电机,检查大槽轮旋转方向是否与标记的方向一致。并空运转3-5分钟。7、开机后投料应缓慢均匀

8、,开始进料不可太猛或时多、时少、否则可能造成榨膛堵塞与卡死等机器事故。开始喂料出饼应厚些,正常出饼后,机温达到80度方可将料胚倒入料斗进行正常压榨。注:开机后,应用含有一定水份的饼粕进行一定时间的新机磨合,待喂料、压榨出饼、温度正常后再投原料作业。8、机器正常运转后观察出饼情况,如不出饼,可将榨螺再退出1-2圈,如还不出饼,应停机检查,切记杜绝开倒车。用手搬动大皮殆轮,反转几圈再开机。故障排除后再进行压榨。正常运转时饼厚1-2mm,且成瓦片状,手捏不粘,外面发皱,表面不带油迹。并注意倾听电动机声音,以判断负荷、润滑、温升等情况是否正常。9、停车:正常停车应将料胚全部榨完,反复将榨螺退进数次,将

9、榨膛中余料走完,将出饼放至最厚,然后停机,若是停电或因事故突然停机,应先切断电源,抽出放料挡板,用人力反转大皮带轮,使榨油反转退出料胚,立即将榨螺抽出榨膛进行清理。若抽不出来,应把上榨笼拆掉,再将压紧螺母松动,用螺丝刀逐个将园排松动、清理,未经清理不得再行开车。10、安全生产规则:机器运转中,皮带传动部分应加防护罩(用户自备),以确保安全生产。机器运转中,禁止用手或金属棒伸入料斗或拨弄出饼。在开车前或机器运转中,严禁将榨轴拧到死点,以导致出渣捎头与出饼圈接触相互磨损。机器运转中,电流不得超过15安培。11、保养加油:新油机齿轮箱内润滑油在使用1个月时进行更换,以后便可每隔半年一次(平时加油察看

10、油标或拧盖检查)。其它各润滑处应经常检查,补充润滑油。检查:经常检查零部件有无损坏,紧固件是否良好,润滑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更换:易损件严重磨损后,必须更换。更换配件时,应当与原型号规格相同,保持正常的排列顺利和安装方向,并注意新旧搭配使用。更换榨螺时,如因油粕粘结而造成零件拆不开,可用柴火对其进行适当烘烤,但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工件变形、退火影响使用。拆卸榨螺时,如用硬金属敲打,请注意安全,避免碎屑伤及人身。封存:停机较长时间,要清除榨膛内外残渣,对整机进行清理和防锈处理,妥善保管。四、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制油工艺技术及榨油机性能后,才能独立操作。2、严禁金属或其它硬物进入榨

11、膛。不准用金属棍捅进料口。3、榨螺轴卡阻时,未排除故障,不准强行启动,更不准开反车倒料,以免造成机件的损坏和其他事故。4、注意操作与安全生产,榨出的饼粕应摊凉到40以下,才能堆积和包装,以防自燃。5、使用中突然停电超过5分钟时,必须抽出榨螺轴,清理榨膛装配好后方可重新起动运行。6、禁止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来带动榨油机。7、机器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8、凡与芯轴装配有关的零件,其螺纹全为反牙螺纹(左旋)。五、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故 障产 生 原 因排 除 方 法螺旋轴突然停止转动(即卡死、闷车)榨膛没磨热即大量进料。待饼出来后,才能进料。磨合时饼枯太干。增加枯饼的水份。饼厚度太薄,榨膛压力增大

12、。顺转调节螺栓,增大出饼厚度。压榨带壳油料含壳率高或硬性物混入油料进入榨膛。关闭电源,拆开上榨笼,松动榨圈。拉出螺旋轴,清扫榨膛。不进料、不出油新更换的榨螺工作面不光滑。饼枯(茶籽饼除外)加水(约10%左右)后慢慢加入榨膛压榨,进行磨合至光滑为止。榨膛内淌积油液,油料与油相混。加入少量枯饼同榨,重新进料时应由少至多,不可过猛。榨条及榨圈出油槽被堵,排油不畅。取下榨圈,榨条用热水浸泡数十分钟,用钢丝刷清洗。所榨油料含油过高,原有排油通道过少。更换油线深的榨条及榨圈(或双面油槽圈)采用热榨时油料入榨水份太低。保证油料合适的入榨水份。出饼不正常入榨水份太低增加入榨水份(加水)。入榨水份太高降低入榨水

13、份(烘干)。锁紧螺母处冒油榨螺之间端面有渣,形成间隙。停机、拆开榨螺清理榨螺端面。锁紧螺母未压紧榨螺。拧紧锁紧螺母。故 障产 生 原 因排 除 方 法出油过低油料含油率过低或杂质太多。清选油料油料入榨温度、水份不适合。调整好炒籽温度及水份。榨膛温度偏低。按“说明书”磨合升温,提高榨膛温度。零件磨损更换磨损零件。减速箱插板处或放料口流油(回油)榨条圈装反。正确安装榨条圈。榨条、榨圈油线偏浅,出油不畅。将油槽深的榨圈放在5#榨圈前面。饼调得太薄。放大出饼间隙,增加出饼厚度。油料含油过多,油液不能及时排出。更换零件,选用压榨高含油油料的榨圈、榨条。油槽堵塞。捅通油槽。枯饼带有油渍油料水份过多。降低油料入榨水份(烘炒)。榨膛温度太低。磨合升温。榨螺、榨圈不光,走料不顺。用加水的枯饼磨合,磨光榨螺、榨圈。油槽被堵,排油不及时。用铁丝或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