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53321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的科学观念自会以一当十作者:段拥军 更新时间:2008-1-8 23:14:00 来源:作者惠寄 【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2次 创新的、科学的观念,是对现实事物及其关系最真实、最客观、最合理、最绝妙的描述、揭示或评价,它对于指导人的行为,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表达人们的感情很有效用,常常受到人们的信奉、追捧和传播;而非科学非合理的观念正好相反,因而往往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排斥和唾弃。 意识形态观念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同样如此:创新的、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念,是对现实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社会事物最真实、最客观、最合理、最绝妙的描述与评价,因而每每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有力传播,在思

2、想斗争中常常以一当十。无创意,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念正好相反。 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因为最客观最准确最富远见的描述和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最真切地反映了无产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感受和评价,因而受到各方人士的普遍接受。其思想观念不胫而走,不仅成了穷人的圣经,也成为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地方占主导地位至少是占强势地位的意识形态观念。社会主义初级理论,因为准确客观的描述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状况,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政策主张,因而成为社会上下普遍认同和广泛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 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些

3、错误的观念,因为脱离实际,因为所反映和描述的内容不真实,所主张的社会政策在实践中是失败的,因而受到人们的批评反驳、遭到人们拒绝唾弃,便是理所当然的。 当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观念,所以受到共产党人和一切想在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的人们的热情接受、真诚信奉,就是蒋介石、李宗仁这样的旧军人也坚信不移。就是因为它说出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真正的真理。西方民主政治理念、两党政治理念及竞选理念,所以不被当时众多有识之士接受,正是因为它们的主张和观念反映脱离实际,按照那些主张观念行事处处碰壁。 同样,在今天,“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观念说法,所以被一些人视为至理名言

4、,所以经常被人们引用和传播,就是因为它不仅真切地反映了某种客观的社会现实,也绝妙的表达了人们在这一现实面前的无奈与不满。而“只要努力工作,学好本领,坚持原则,总会受到社会的重视,是金子总会发光”等等理念,所以不再被人信奉和传播,所以常常被人们视为迂腐的观念遭到唾弃。就是因为这些观念是虚假的、误人子弟的,是错误的和不合时宜的。 不合时宜的落后的很少用处的观念,即不能指导人们进行成功实践的观念,就是天天挂在人们嘴边,响在广播电视里,铺满报刊网络,那也只是一种好看的形式。虽10万之师,经不起一将之攻;虽貌似强大,却经不起一个真实有用的观念的批评与反驳。 现在的舆论战线或者说思想领域的斗争呈现的就是这

5、样一种情况:过时的落后的错误的左倾意识形态观念,或者说左论、僵化教条之论,不论发表的文章数量有多少,不论表面看起来多么强大,多么坚强有力,但信奉者、听从者、认真对待它们的人有几何?又有多少报纸杂志是直接进了废纸堆,还有多少广播电视节目被人视为噪音。而符合实际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观念,真实准确反映中国现实的意识形态观念,即使一时登不了大报大刊,上不了电视广播,能够刊登的只是一些小网站或很不起眼很少影响的报刊。但因为这些观念和思想科学合理,总会不胫而走,一传万里,一出笼便四海皆知。“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社会主义是个好东西”,就是这样的观念;而“民主不符合中国国情”,“民主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好”

6、,“民主会出现多数暴政”等不合时宜的观念,就属于前一类东西。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出现刘国光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文章发表在两个刊物上,转载更是多多,却没有多少现实的影响力。而反对者及其观念,敢于刊登大胆的符合实际的创新理论观念的刊物,尽管名不见经传,尽管发行量很少很少,却可能因为一篇文章而改变舆论方向、影响社会思潮。不仅所刊载的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其刊物本身也因为登载了真实科学的观念而“子贵母荣”。这就是观念斗争的现实,这就是极左观念虽人多势众却必然败下阵来,而“右派”观念虽单枪匹马,却能在舆论阵地纵横驰骋的原因;也是炎黄春秋、南方都市报还有学习时报等等报刊,会因为一两篇文章而“洛阳纸贵”、天下驰名的原因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