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530119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林业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南林业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南林业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南林业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南林业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林业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林业大学(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昆明理工大学科技成果拟登记项目一、应用技术成果1、成果名称 :三七标准化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及应 用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昆 明医科大学、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山学院、中国中医 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澳 门科技大学、云南维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人员 :崔秀明,魏均娴,苏豹,黄璐琦,官会林, 杨兆祥,刘大会,郝南明,饶高雄,宋流东,张 铁,冯光 泉,郭兰萍,刘 良,陈艳新等成果简介 : 规范栽培、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是三七产业发展至关重 要的三大关键技术。项目组针对三七产业发展中存在

2、的栽培 础研究薄弱、种植规范程度不高、产地加工缺乏规范、标准 化程度较低、产品开发深度不足等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云南中药现代化专项等 10 个课题的支持下,系统地开 展了三七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及 标准体系、产品深度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 技成果,相关研究历时近 20 年,开创了我国三七研究的历 史先河,填补了我国三七相关研究的多项空白,建立了支撑 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社会、经 济效益,为三七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了三七产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主 要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结合我国实施中药

3、现代化发展战略,构建了三七 质量标准体系。项目共研究制定了三七系列标准 37 项,研 究制定了三七种子种苗、 三七药材 ( FDIS) 2 项国 际标准,其中三七药材是我国第一个制订的中药材国际 标准);研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 、络 泰粉针国家药品标准等 12 项国家标准;研究制定了三七 超细粉等 17 项云南省地方标准;制定了文山三七道地 药材等 4 项团体标准,推动了三七产业的标准化、现代化 发展。2、系统开展了三七栽培基础研究,建立了三七规范 化种植技术体系。绘制出了第一张三七遗传图谱;阐明了三 七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建立了三七平衡施肥技术;开展了 三七水分生理研究,探明了三七需

4、水规律;发明了三七专用 遮阳网栽培技术,够建了三七规范种植技术体系。相关技术 的推广将三七每亩单产由 50 公斤提高到 150 公斤,产生了 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3、开展了三七产地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三七 产地加工技术体系。开展了三七太阳能节能干燥技术、清洗 降残技术、 饮片生产工艺技术、 三七总皂苷超声波提取技术、 注射用三七总皂苷高效提取技术等三七产地加工关键技术 研究;开发了三七超细粉、熟三七粉、冻干三七饮片等新型 饮片,奠定了三七产地加工的技术基础,带动了三七产地加 工产业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三七产业升级。4、进行了三七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构建了标准 化产品生产技术

5、体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三 七复方制剂灯银脑通胶囊等 4 个民族药;血塞通软胶囊等 6 个原国家 4 类新药血塞通系列产品;气血康口服液等2 个系列产品;三七提取物软胶囊等 5 个保健食品。产品均实现了 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共获得获得中国药学会、云南省卫生系统、地州 级科技奖 3 项,国家及省部级个人奖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182 篇,其中 SCI 论文 24 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34 项;主编出 版著作 7 部;建立了三七药材、三七种子种苗国际标准及国 家、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37 项;主办三七国际、国内学术 论坛 3次、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

6、10 余次;培养了博士、 硕士 50 余名;发明了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并且在生产 中推广 160 万亩。亩增收 2500 元,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23 亿元;建立了通过国家认证的三七 GAP 基地 3 个,带动 三七规范化种植面积 10 余万亩;开发了三七超细三七粉、 熟三七粉、冻干三七等新型饮片,近 3 年实现新增销售收入 1.83 亿元;开发了以三七为主的民族药 4 个、在前人研究基 础上开发了血塞通粉针剂、血塞通胶囊、血塞通颗粒剂、血 塞通软胶囊、七叶神安滴丸、七血康口服液等原国家四类新药 6 个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研究开发了三七保健食品 5 个 药品和保健食品近 3 年实现新增销

7、售收入 41 亿元,新增销 售利润 6.87 亿元;通过上述研究, 提升了中药大品种三七的 综合开发能力,扩大了三七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生产了 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2、成果名称 : 先进超细晶钨基材料制备技术与关键装备 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南大学 完成人员 :戴煜,易健宏,羊建高,姜国圣,宋旼,彭 元东,鲍瑞,陈颢,郭圣达,李才巨,周承商,邓军旺,王 艳艳,谭兴龙,陶静梅成果简介 :钨资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 在军 /民两大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钨 基复合材料已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其制备技术存在三 大技术难题:材料组织的

8、均匀性控制,表现为组元偏析、 晶粒异常长大等。钨基材料烧结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可控 性、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控制,表现为批次差异大、工序缺陷 累加。装备的复杂性,具体为针对钨基复合粉末制备及合 金制备技术要求, 研制出节能、 高效的关键工业化成套装备, 实现温度、气氛的均匀分布等。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项目 在超细晶 WC-Co 粉末及硬质合金、 高性能 W-Cu 和 W-Ni-Fe 合金三个体系内开展先进钨基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关键装备 研究,对钨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在超细晶 WC-Co 复合粉末制备方面,提出 离子 层间混合、 快速成核和低温合成 理论,从微观尺度实现混合 物的成分

9、设计,快速析出除水,制备成分均匀、颗粒细小、 空心球形钨钴复合粉末; 在硬质合金烧结方面, 提出 微波热 点均匀分布快速烧结 理论; 在关键装备方面, 自主研发出超 大型适用于多种溶剂的快速析出结晶系统、连续还原碳化系 统等重大粉末冶金技术和产业化装备。( 2)在 W-Cu 材料制备方面,研发了 原位诱导真空热 压熔渗致密化技术 ,在钨粉表面制备均匀分布的铜镀层, 形 成原位诱导铜,诱导铜与常规方法混合制备的钨铜复合粉相 比,铜在钨表面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改善后续熔渗过程钨铜 的润湿性,提高材料致密性。项目组将 原位诱导热压熔渗 与装备制造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应用于 W-Cu 材料生产的真 空热压

10、熔渗智能装备,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 实现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与诊断、自适应调控、智 能控制。( 3)针对 W-Ni-Fe 材料体系, 提出了 多元协同 微波烧 结技术思路, 开发了微波辅助加热系统, 提高了组织均匀性, 改善了易变形的问题, 实现了先进超细晶 W-Ni-Fe 材料的制 备。产品工艺周期缩短 90%。结合高密度合金粉末冶金技术 和微波快速烧结特性,提出了设备研究方案,并对辅助加热 结构和保温装置进行模块化设计,成功用于间歇式和连续式 大规模多元协同加热设备的开发与应用,提高了高密度合金 制品性能和一致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突破了原有的 传统工艺和微波烧结难以

11、实现规模化、均匀化制备的技术难 题。(4)从提高材料关键工序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的思路出 发,提出了装备的 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 的钨基材料装 备设计思路,自主研发了快速析出结晶系统、低温连续原位 复合系统、快速脱脂、烧结、气淬硬化多功能集成系统。使 先进钨基材料制备的性能稳定性得到提高的同时,通过生产 过程的节能减排,降低了材料的生产成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我国钨这一战略资源的深 加工水平,而且对推动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此外,关键装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所需能耗, 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3、成果名称 : 锌电积用铝基复合阳极材料制备关键技

12、术 及应用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恒达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 公司、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鑫联环保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人员 :郭忠诚,黄 惠,陈步明,李四光,刘亚建, 杨 龙,李学龙,陈阵,谭宁,杨国宏成果简介 : 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火炬计划、云南省科 技创新强省计划等资助下,针对国内外传统铅合金阳极导电 性差、成本高、槽电压高、耐腐蚀性差等问题,围绕有色金 属湿法冶金电积用锌电积用铝基铅银钴合金阳极材料、铝基 二氧化铅梯度复合阳极材料、铅合金阳极腐蚀规律、铝基铅 合金复合阳极制备及其表面陶瓷化处理等开展系统研究,

13、得 到有色金属电积用节能降耗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的 制备技术。主要技术内容: (1)在甲基磺酸盐体系中,以铝为基体通 过电沉积制备了 Al/Pb-Ag-Co 复合阳极材料,提出了电沉积 机理及在锌电积中的电催化特性及腐蚀规律。 (2) 探明铅基 合金阳极腐蚀规律,发现B-PbO2氧化膜的形成是提高析氧电 催化活性和耐腐蚀性的本质原因,阳极表面B-PbO2形成越多,电催化活性和耐蚀性越好,为铅合金阳极表面陶瓷化处 理提供理论依据。 (3) 自主研发了系列有色金属电积用栅栏 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制备新技术,利用铝优良的导电性和 铅合金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采用挤压拉拔复合技术制备 铝基铅合金复合

14、材料,并加工成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 板。(4)自主研发了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表面陶瓷化处 理新技术,确定了 B -PbO2氧化膜的形成条件和规律, 完成了 以活性B -PbO2为核心,WC、ZrO2等纳米颗粒掺杂改性B -PbO2-WC-ZrO2 复合陶瓷膜的成分设计与工艺优化, 探明了 制备体系及材料性能与成分的关联机制。授权专利情况: 通过该项目实施,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2 件,实用新型 4件,外观设计专利 8件,出版专著 2 部,论 文 93 篇,其中 SCI 、 EI 检索 42 篇。技术经济指标: (1) 制定了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 板企业标准( Q/KHD02-201

15、6 )。(2) 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 阳极,与传统铅基合金阳极相比,成本降低了 520% 、锌电 积过程电流效率提高 26%、槽电压降低 0.050.15V 、直流 电耗 28003100 kWh ,提高阴极产品品级率。 (3) 建成规模 年产 30 万片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的产业化生产线。 推广应用及效益情况:产品应用至株洲冶炼集团、巴彦淖尔 紫金、云南祥云飞龙等,实现销售收入 3 亿元,利税 6000 余万元; 给用户企业带来累计新增产值 94.6 亿元, 新增利润 约 3.54 亿元的经济效益。2017年 4月 1日,项目通过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 评价中心组织,经专家组鉴定:该成

16、果首次采用挤压拉拔复 合技术将铅合金复合在铝材表面,形成铅包铝复合材料,并 加工制成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板,在其表面进行陶瓷 化处理,形成具有电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铅膜。该成果的制备 工艺攻克技术难题, 革新镀膜工艺技术, 延长阳极使用寿命, 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生产实践表明技术先进、工艺稳定、重 现性好、成熟度高,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家企业,用户满 意度高。上述技术和锌电积用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 板,属国际首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成果名称 : 高纯氧化铝制备新工艺完成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珀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昆明铂生金属材料加工有限公司完成人员 :胡劲,王玉天,王开军,赵娜,苏林,朱孝 钦,张维钧,赵彦杰,翟又文成果简介 : 氧化铝载体是一类使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载体,约占工 业上负载型催化剂的 70,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领域, 涉及到 重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