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277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文科)一、概述游褒禅山记是高一年级语文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编选的三篇写景状物类文言文,以景物为依托,说理抒情,线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大的民族智慧。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古代文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态度;领略主要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梳理和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通过一次十分扫兴的游历来阐发道理的说理性散文。作者借游褒禅山,阐发了人要有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治学处事必须“深思慎取”的道理。文章记游,目的却是为了说理。记游时,

2、语言朴素简洁,为说理留下伏笔;说理时,因事而发,生动自然,具有 很强的说服二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吸取教益的启示。游褒禅山记的教学设计拟探讨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读懂内容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二是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本课用两课时完成。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游褒禅山记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2、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3、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

3、方法:1、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2、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煽情激趣,导入新课。播放褒禅山的相关图片,教师作简要介绍:登泰山而翻阅历史长卷,游桂林

4、而观看水墨山水,攀黄山坐叹造化神工,览九华心熏佛国烟香。褒禅山无此佳境,褒禅山也是一座相当平淡的山。幸而由于历史的偶然,宋王安石到此一游,留有一记游褒禅山记(板书),山遂以文名。这篇游记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大量的图片和简要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2)听录音,有感情

5、地小声读,读完之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直觉感受和原初体验。(3)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要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诵读的指导,从内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从语言的品味到思想内容的品评,都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3、研读文本,探究赏析。(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

6、旨的是哪句?为什么?明确: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

7、。“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4. 整理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词类活用,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有泉侧出(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二。(4)、特殊句式,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5.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院 洞 碑)仆碑 游洞(前洞 后洞) 后洞四、小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