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52724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目的了解陕西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构成。比较各结石的形态特点,对结石进行定性分析,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20092010年陕西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320例,用天津LIIR-20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结石成分。 结果所有结石中,草酸钙结石的检出率最高,占128.44%(411/320),其他依次是碳酸磷灰石60.94%(195/320)、尿酸类结石7.19%(23/320)、感染石4.38%(14/320)、碳酸钙0.94(3/320)和胱氨酸结石0.31%(1/320)。组成多为含二种成分的混合性结石,共155例,占48.44%;单一结石成分79例,仅

2、占24.69%。结论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对结石的形成机制及复发性结石的预防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且复发率较高。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陕西地区320例泌尿系结石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分光光度计1进行成分定性分析,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分布,为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西京医院在2009年9月2010年12 月取得的泌尿系结石标本。结石通过患者自然排石、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碎石和手术取石等手段获得。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249例,女71例,男女比例3.5:1。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87岁,男(46.8116.26)岁,女(

3、46.0812.66)岁。其中,肾结石188例(58.75%),输尿管结石66例(20.63%),膀胱结石34例(10.63 %),尿道结石8例(2.5%),混合部位结石24例(7.5%)。1.2结石分析方法及结果判定采用天津LIIR-20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测试前将结石清洁,干燥。取样约1mg与充分干燥研磨均匀的200mg高度纯溴化钾(光谱纯)混合,再放入玛瑙乳钵内充分研磨。随后用压片机加压制成压片,置入红外光谱槽中扫描。电脑绘制谱图,并自动解析和报告结石成分。光谱图是利用测试工具傅立叶转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出的曲线图,检测样品在波数为4000400/cm的红外区间内任意频率下的百分

4、透光率。根据物质的吸收峰光谱图来确定结石成分。1.3质量控制在严格环境控制的要求下,每次实验前对红外光谱仪进行校正,确保增益值在可接受范围内仪器正常工作,实验采用空白对照及标本自身前后对照。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结石成分总体构成320例结石成分总体构成中,一水草酸钙结石201例,占62.81%,碳酸磷灰石结石46例,占14.38%;二水草酸钙结石40例,占12.50%;二水尿酸结石12例,占3.75%;感染石6例,占1.87%;尿酸铵结石7例,占2.19%;磷酸氢钙结石4例,占1.25%;碳酸钙结石2例,占0

5、.63%;胱氨酸结石1例,占0.31%;二水尿酸结石1例,占0.31%(图1)。2.2结石的组分构成结石的组分见(表1),包括单一成分结石79例,两种成分混合结石155例,三种成分混合结石83例,四种成分混合结石3例。单一成分结石共79例,占24.68%(79/320),主要以草酸钙为主,其中一水草酸钙55例,占17.19%;二水草酸钙6例,占1.88%;碳酸磷灰石7例,占2.19%;无水尿酸5例,占1.56%;尿酸铵3例,占0.94%;碳酸钙2例,0.63%;二水磷酸氢钙1例,0.31%。两种成分混合结石,共155例,占48.44%(155/320),其中以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居多,为42

6、例,其他依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38例,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32例,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8例,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7例,无水尿酸+一水草酸钙7例,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铵镁7例,六水磷酸铵镁+碳酸磷灰石4例,尿酸铵+一水草酸钙4例,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2例,二水尿酸+尿酸铵1例,胱氨酸+碳酸磷灰石1例,二水草酸钙+一水草酸钙1例,其他(碳酸磷灰石+碳酸钙)1例。三种成分混合结石共83例,占25.94%(83/320),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64例,占20.00%(64/320),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17例,占5.31%,二水磷酸氢钙+一水草酸钙+碳酸磷

7、灰石1例,0.31%,一水草酸钙+无水尿酸+尿酸铵1例,占0.31%。四种成分混合结石共3例,占0.94%(3/320),分别是六水磷酸铵镁+ 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例,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铵镁1例。表1结石的组分构成2.3结石的组分构成百分比见图2。2.4结石的成分检出率所有结石中,一水草酸钙结石的检出率最高(图3)其他依次是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结石、尿酸类结石、感染石、碳酸钙和胱氨酸结石。3讨论本组研究针对西京医院一年来收集的320例泌尿系结石进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不同成分结石外观性状有明显差异2,其中草酸钙结石质地最硬,表面粗糙,形如桑葚样,多呈棕

8、褐色;纯二水草酸钙质地则较软,轻捏可捻碎;磷酸钙结石易碎,表面粗糙,形如鹿角形,多呈灰白、淡黄色;尿酸结石较硬,表面光滑,形如颗粒状,多呈黄色;感染石多呈灰白粉末状,易碎;胱氨酸结石较松散,表面光滑蜡样,呈淡黄色。上述特点与相关文献报道类似3。在所有结石中,上尿路结石272例,下尿路结石42例,其他为全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仍显示较高的比例,约为6.5:1。含钙结石上尿路显著多于下尿路,分别占本组结石总数的82.35%(224/272)和47.62(20/420)(P0.05);尿酸及尿酸盐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分别为4.04%(11/272)和21.43%(9/42),(P0.05),

9、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似4,5。上尿路结石以草酸盐、磷酸盐为主,单纯成分结石如草酸盐结石、磷酸盐结石主要来自上尿路,尤其纯二水草酸钙相对少见,均来源于上尿路结石,标本中1例L-胱氨酸结石来自左肾;下尿路结石仍以草酸盐、磷酸盐为主,但感染石与磷酸盐混合石所占比例高于上尿路结石,罕见纯碳酸钙结石共2例均来自于膀胱,患者分别为前列腺增生及右下肢截肢术后。上下尿路结石的发病机制不同。结石的发病原因复杂,与本地区气候、水质、饮食习惯和个人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等因素有关,结石成分分析对结石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对复发性结石的个体化预防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预

10、防结石的首要前提是大量饮水,适当运动和定期检查。根据结石成分进行有针对地预防6,草酸盐、磷酸盐及其混合结石,主要限制钠盐、草酸及蛋白成分摄入;尿酸类结石主要限制嘌呤成分摄入,适当碱化尿液;感染石主要清除结石、控制感染;含钙结石可根据情况限制补钙;胱氨酸结石由于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且复发率极高,由于低蛋白质饮食可减少胱氨酸的排泄,因此宜多摄入以蔬菜及谷物为主的低蛋白饮食,避免过多食用富含蛋氨酸的食物(大豆、小麦、鱼、肉、豆类和蘑菇等)。结石分析报告不仅显示出结石成分及分析图谱外,还可根据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方面提供一系列建议措施,从饮食、锻炼、生活习惯上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施健康

11、宣教增加了说服力。因此,将结石成分分析应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健康教育中8,不仅使病人的依从性得到加强,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而且还提高了护士的健康教育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随着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在临床的应用,结石成分分析已然成为现代化结石诊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傅立叶转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法因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易于推广使用。且结石标本需要量少,大大增加了由患者自排获得结石的受检率9。同时庞大数据库的建立,也为进一步临床科研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文图片见附页【参考文献】1陈建,张亚大,谭广兴.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8c):2孙西钊,贺雷,叶章群.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结石.临床泌尿外科杂志3刘立宇,汤玲,陈合群,等.71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与饮食预防.实用预防医学,2006,1(3):4李云龙,白先忠,赵勇.南宁地区 206例尿石标本化学成分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5.文章资料来源成都军区空军机关医院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