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2632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更多资料请登录广东招考网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瑰丽傀儡噱头谑而不虐奢靡所向披靡 B诡计桅杆歼灭三缄其口蹊跷下自成蹊 C囹圄龃龉甄别渐臻佳境载体千载难逢 D脂肪造诣寤寐毋庸置疑裨益无裨于事 【答案解析】:Auku,xuxu,mm。Buwi,jinjin,qx。Cyy,zhnzhn,zizi。Dzhy,ww,bb 2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 全球信用评级“三巨头”美国惠誉、标普和穆迪,相继宣布调低某些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揭开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大

2、幕。希腊首当其冲,深陷危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亦如履薄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以控制财政赤字。此后,“三巨头”更是在欧洲呼风唤雨,使各国经济摧枯拉朽般地陷入了困境。欧洲部分国家强烈呼吁改革现有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立欧洲自己的评级机构,改弦更张的势头不可阻止。 A如履薄冰 B呼风唤雨 C摧枯拉朽 D改弦更张 【答案解析】:“摧枯拉朽”比喻很容易地摧毁(敌人或事物)。此处不能用于修饰“陷入困境”。A原意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用于事情的危机。B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的力量。D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3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D】 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 B“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通过创文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C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作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D“雅”和“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文学界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理不清这个关系,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取向,又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 【答案解析】:A.语序不当,“令我熟悉

4、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中的“令我”位置不当,应调至“感伤”前(或删除“令我”)。B.成分残缺,“通过创文活动”中的“通过”一词,更多资料请登录广东招考网使后句缺主语,删除“通过”。C.赘余,“唯一”与“仅存”重复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我们会过得快乐吗?_。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_,_。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_,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_,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 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但是我们想清

5、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 A B C D 【答案解析】:第一处横线,选项所提供的填入语句是或,只有前承“快乐”,后接“生活目标”,理应选。如此可排除选项A和D。第四处横线,注意到前句有“之所以”,属典型的因果倒装标识,理应选填有关联词“是因为”的句。第五处横线填入与前句亦可衔接,故可选定答案为C。 来源:考试大-高考 二、本大题12小题,共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 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

6、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按楚汉以来成败兴亡之效,而考其所以然者;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

7、者。顾乃千里相望,邈不可得,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抑尝思之: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之治更多资料请登录广东招考网乱所以分者,顾亦何预于后之人?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是以虽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忧悲愉佚勃然于胸中,恍若亲见其人而真闻其语者,是岂有古今彼此之间,而亦孰使之然哉?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8、。(选自朱熹诗文选译) 注释:荆州:宋时为江陵府。晻(yn)霭:昏暗不明。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翛(xi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B】 A乃直其南凿门通道 B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 C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 D乃天理之固然 【答案解析】:“出没”古今均为“出现和隐藏”的意思。A“通道”古意为筑路,通往某处,今意为供人员通行或货物运输的过道。C“不行”古意为不能实现,今意为不行进、不前进、不施行。D“固然”古意为本来的样子,固有的规律,今意为表示承认某个事

9、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A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 B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昔公去相而守于此 C敬夫一日与客往得以览观焉 D而登焉而考其所以然者而亦孰使之然哉 【答案解析】:就,连词/是,副词。B均表承接,连词。C之,均为代词。D均解作“这样”,代词。 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3分)【B】 A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 B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 C顾亦何预于后之人 D使人忧悲愉佚勃然于胸中 【答案解析】:属一般句式,A、C、D都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更多资料请登录广

10、东招考网8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A然后(予)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 B庶有以(之)慰夙心者 C顾乃千里相望,(其)邈不可得 D(予)抑尝思之 【答案解析】:应是“予与敬夫”两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张敬夫担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因学府的南面有高墙阻挡,便凿墙开出城门,并在新城门上加筑一座楼台,取名“曲江楼”。 B张敬夫与朋友登上曲江楼,观赏了眼前壮观的景象,对曾贬官于此的张九龄的遭遇慨叹不已,于是请朱熹为曲江楼题写牌匾。 C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探讨

11、成败兴亡,饮酒咏诗。 D朱熹认为,登上此楼的人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只可惜自己未能前往观赏,不无遗憾,唯有遵嘱写下这篇文章。 【答案解析】:张敬夫没有请朱熹为曲江楼题写牌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22分) 开宝四年十一月,南唐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帝曰:“此不可不受,但以书答谢,少赂其使者可也。”普叩头辞让,帝曰:“大国之体,不可自为削弱,当使之勿测。”及从善入觐,常赐外,密赉白金如遗普之数。江南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 他日,帝因出,忽幸普第。时吴越王俶方

12、遣使遗普书及海物十瓶列庑下,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弗及屏也。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帝曰:“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普惶恐,顿首谢曰:“臣实未尝发书,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帝笑曰:“但受之无害,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

13、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开宝六年八月,普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昭宪皇太后大渐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君,更多资料请登录广东招考网愿赐昭鉴!”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 (选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宋纪七,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弗及屏也屏退 B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说 C岂得以喜

14、怒专之专断 D帝怒形于色表情 【答案解析】:A屏:遮蔽、隐藏。B谓:认为。D形:表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D】 A普告于帝普立于宫门 B普力请与之非陛下之刑赏也 C刑以惩恶少赂其使者可也 D以天下事为己任南唐后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贺 【答案解析】:他的,代词。A向,介词/在,介词。B他,代词/的,结构助词。C把,介词/来,连词。 12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分别能直接表现赵普为相忠实诚信和刚毅直谏的一组是(3分)【D】 A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 臣实预闻顾命 B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C普叩头辞让帝竟从其请 D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 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答案解析】:A前句属“忠实诚信”;后句是预先聆听遗命。B前句写赵普紧急迎接皇帝车驾,不属“忠实诚信”;后句是刚毅进谏的内容。C前句写赵普在皇帝面前推辞不接受南唐厚礼;后句是刚毅直谏所取得的结果。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Ww.kao8.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