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5261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___化学平衡图像专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四 化学平衡专题 教师版专题五 化学平衡图像考点1化学平衡图象常见类型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6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专练1:A(g)+3B(g) 2C(g)+Q(Q0)达到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直

2、达到新平衡的是( )A升温 B加压 C增大c(A) D降低c(C) E降低c(A)【分析解答】注意“正反应速率始终增大”这一关键词,D、E就不必考虑,因为降低浓度,不管平衡如何移动,v正均要降低。其次最好画出vt图,就能清楚看出正确答案。 v正 始终增大(尽管平衡左移) v正突然增大,但又逐渐减小,同理C答案也不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视野拓展】全面深入理解平衡移动原理是解决有关化学平衡问题的基础学习中可以先从平衡移动原理的字面理解入手,再进行深层剖析。2、浓度时间图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

3、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7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这类图象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再改变时,应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8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9现有可逆反应A(g)2B(g)nC(

4、g);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1p2,n3 Bp1p2,n3 Cp1p2,n3 Dp1p2,n=34、恒压(温)线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10对于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5速率温度(压强)图11反应2X(气)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P2 CT1T2,P1P2 DT1T2,P

5、1P2提升训练12 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H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1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5反应:L(固)aG(气)bR(气)达到平衡时

6、,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b D.ab1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 17.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常温下在一个容积为50mL的针筒(如图所示,活塞可自由滑动,针筒上有刻度)里吸人40mLCl2和10mL H2O。 (1)针筒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在有日光的地方,最

7、终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用化学平衡的观点解释(2)的现象:_。 18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率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c(H+)增大而加快。(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t1t2时刻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为_。(3)t2t3时刻内反应速率又减小的主要原因为_。参考答案:6A 7(1)A;(2)40;(3)2AB3C8C 9、B 10、AD 11、C 12、A 13、C 14、ABD 15、BD 16、B17(1)气体体积缩小,溶液呈浅黄绿色;(2)气体和溶液均变无色,气体体积略小于20mL。(3)氯水中有平衡Cl2H2OHClHC

8、lO,因HClO见光分解,平衡不断右移,最终Cl2耗尽而全部转化为O2,且v(O2)v(Cl2)20mL,但由于O2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故v(O2)略小于20ml。 18、(1)ClO3-3HSO3-Cl-3SO42-3H+ (2)开始时,c(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的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考点2化学平衡综合知识图象解平衡图象要注意识图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12345点:一看面(即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重点理解);四看辅(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数 (定量图像中有关数

9、值的多少大小)。【例1】(08全国卷)已知:4NH3(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选项A、B正确;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A、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C方法技巧化学平衡经常会以图像来考查,不仅要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勒沙特列原理,同时还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一些规律,如“先拐先平数值大”和“定一议二”等

10、原则。多个条件变化转化为单个条件变化专练1下图中符合2A(g)B(g)2C(g)Q达到平衡状态的有(1P=1.01105Pa)各图中都有压强、温度两个条件变化,分析时可通过横坐标上的某一点,作一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交叉点即为同温度(或同压强)不同压强(或温度)下的变化多个条件变化转成了单个条件变化的问题如图B中A1,A2,A3三点就是500时1P,10P,100P压强下对应的A,符合压强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的变化趋势勒沙特列原理适应于各种平衡体系,有着深刻的内涵,学习时要从原理入手,剖析潜在的规律,总结出操作性较强的判断标准专练2:可逆反应aA(g)+bB(g) pC(g),反应时间与C%(产

11、物C的体积分数)函数关系如图所示。A图表示压强不同的曲线,B图表示的是温度不同的曲线,试比较下列大小关系:P1_P2,T1_T2,H_0,a+b_p。提升训练1现有下列四个图像温度O生成物浓度1.01105Pa1.01106Pa时间773K乙O生成物浓度573KO573K773K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Ov(逆)v(正)(温度固定)压强反应速率下列反应中全部符合上述图像的反应是( )AN2(g)+3H2(g)2NH3(g);H=Q1 kJ/mol(Q10)B2SO3(g)2SO2(g)+O2(g);H=Q2 kJ/mol(Q20)C4NH3(g)+5O2(g)4NO+6H2O(g);H=Q3 kJ

12、/mol(Q30)DH2(g)+ CO(g)C(s)+H2O(g);H=Q4 kJ/mol(Q40)提升训练1B解释 第一个图,固定温度的情况下增大压强,生成物浓度变小,说明平衡向左移动,左边气体系数和小于右边;再固定压强,温度升高,生成物浓度变大,说明平衡向右移动,反应吸热;第二个图的是第一个图的固定压强的变形;第三个图,固定压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同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第四个图,固定温度,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增大得比正反应大,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巩固专题1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

13、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解析:AB 通过观察图可知,降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选项正确;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T1碘化氢的量时 间T22( 四川理综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 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H0BT1T2,H0CT1T2,H0DT1T2,H03( 高考全国理综卷I1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w.k.s.5.u.c.o.m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4( 高考江苏卷13)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