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2505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含系统综合调试方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13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本工程机电安装专业种类比较齐全,作为总承包单位需要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好各个施工阶段不同专业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按照先干主管后干支管、先大管后小管、先无压管后有压管的原则安排组织施工,保证达到功能可靠、质量优良、工艺美观、安全使用,实现一次交付使用目标,我们编制了一下主要工序,专业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设计图纸,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实力、施工管理、优化设计等能力。序号分部工程名称1 给排水工程2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3程4消防工程表 8.13-1 机电安装工程工程简况包括内容备注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

2、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系统、人防工程、电梯及智能化工程,其中变配电系统、电梯工程、发电机组工程及弱电等工程属于发包人发包。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系统、防尘系统、空调风系统、制冷设备系统、空调水系统等。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防火封堵系统等。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给排水专业根据结构的施工进度适时地插入施工,在施工前配合机电各专业绘制出机电综合管线施工图。在机电管线支吊架已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专业管线的施工,施工顺序的原则是: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电管让水管、下层让上层。具体本工程基本的

3、施工次序:雨水管道排水管1道给水管道 消防管道。水平区域的平行施工:各专业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同时施工,以缩短工期。给排水工程施工重点分析本工程建筑面积大,给排水工程特点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跑冒滴漏”为管道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在交工验收观感质量评定是占相当重要的比例;工程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各种专业的管道,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交叉或平行排布,为达到既不影响空间效果也能满足各专业的施工规范要求,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管道的综合排布;室内管道的进出户连接,直接影响着给排水工程各分项功能所达到的效果,因此列为重点加以解决,对策见表所示。表施工重点及主要对策一览表序号重点解决措施规范管道安1跑冒滴漏 装工艺严

4、格控制质量管道深化设计后,绘制出管道综合2走廊及吊顶排布各空间的效果图统计编号、 绘与室外管3制详图逐一线的接驳检查具体描述本工程要严禁一切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在设备材料选择时就要严格控制,选择高档次一流品牌。严把材料质量关。同时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规范各种管道的安装工艺,以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杜绝一切跑、冒、滴、漏现象。走廊空间有限管道密集,且与进房间内的管线交叉。进行协调后绘制出走廊机电综合管线施工图,在综合图的基础上进行支吊架的协调; 在机电管线支吊架已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机电管线的施工,施工时: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电管让水管、下层让上层;依此保证走廊空

5、间合理利用,整体美观大方。本工程进出户管线繁多, 为保证在预留预埋时进出户管线套管准确到位不遗漏, 将所有进出户管统计编号、绘制详图、逐一检查。保证预埋准确。给排水工程施工流程图给水系统施工流程材料进场、验收预留预埋工作材料加工支架安装干管、支管安装管道冲洗、试压(通球灌水)管道防腐配合装饰末端管道二次冲洗系统调试系统消毒系统验收给排水工程工期控制技术措施21、给排水工程工期控制技术措施见表。表给排水工程工期控制技术措施序号内容要求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和人员交底及培训工作,保1技术准备证本专业及其它专业施工有序进行,做好事前控制。结合我公司施工同类工程的丰富经验,经反复测算、科学

6、编排,通2优化方案过优化达到施工的连续性, 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杜绝出现窝工现象,制定应急流程及方案。3机械化、专统计支吊架的规格和数量,现场支吊架的加工机械化、标准化。人化施工将各道工序进行细化,人员固定,提高工作效率。8.13.1.5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1、质量技术管理措施见表。表 8.13.1-4质量技术管理措施序号内容具体要求1技术管理制度样板制、奖罚制、技术交底制、例会制、一票否决制等,2技术管理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3PDCA管理质量管理工作采用 PDCA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严把质量关。4技术资料现场资料做到与进度一致,会签及时。2、质量技术实施措施1)

7、 开工前,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 对本专业的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达到可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相关责任落实到人。2) 按照技术先行的原则,施工前由相关责任人完成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交底到每一个施工操作人员。3) 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无证人员严禁上岗。4) 技术资料做到随时跟进,保持与现场进度同步,及时完成资料会签。5) 在管道的压力试验中, 除按照相应工艺进行外, 要严格做好管道的排气和放空,以免影响压力试验的效果;对穿楼板或屋面的易渗漏管道,加防水台。6) 在施工中坚持 PDCA管理模式,在每道工序的检验过程中贯彻执行。3给排水工程安全控制技术措施1、安全技术管理措施见表。表

8、8.13.1-5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序号内容具体要求1技术管理制度奖罚制、技术交底制、例会制、一票否决制等,2技术管理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3PDCA管理安全管理工作采用 PDCA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把关。4技术资料现场资料做到与进度一致,会签及时。2、安全技术实施措施1) 开工前,由安全总监组织,对本专业的相关制度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达到可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相关责任落实到人。2) 按照技术先行的原则,施工前由相关责任人完成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交底到每一个施工操作人员。3) 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全员管理。4)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入场教育,考核合格,并熟悉工作环境.

9、5) 在未施工前要检查低压照明是否符合要求 (36V、24V),照明线路是否架空 ( 高度 2 米以上 ) ,照明灯泡必须有防护罩,照明线必须用两芯电缆,不得用其他电源导线代替;6) 施工中建立不定期和定期巡检制度,坚持 PDCA管理方法,防止事故发生。3、成品保护:在施工中,对上道工序的成品和半成品进行相应维护;其它工种挖土时及时沟通和交底,保护已施工管道,以免在开挖时损坏。所用使用完的管道开口处加塑料封堵。给排水及消防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给水管道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见表。表给水管道质量通病控制措施4序号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管道安装前要将管腔内杂物、毛刺等清理干净。管道堵塞2) 管道安

10、装中对临时敞口处要及时封堵严密,不使污杂物落入管内。封堵板孔的模板应支平、支严、支牢、浇水,并认真将细石板孔堵孔不良混凝土捣实抹平。1) 在楼板上打凿或修整孔眼时,应认真用线坠找准立管中室内心,保证孔眼位置准确、直径适宜。1 给水2) 因承重墙墙体影响管道坐标时,可采用冷弯或用弯头调立管立管坐标超差整立管中心。3) 立管安装前,应再次复核立管甩头与室内墙壁装饰层厚度,以利于及时调整立管中心位置。1) 管道接口应严格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立管渗漏2)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做系统的水压试验,并认真检查。1) 管道接口应严格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管道渗漏2)管道隐蔽前,必须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做水压试验

11、。3) 管道横支管应有坡度,试压后要排空管道内存水。1) 管材使用前应将管腔内污杂物清理干净,管道接口严格室内按规范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防止油麻掉入管腔,堵塞水嘴给水2管道堵塞等。横支2)管道施工的临时间断敞口处,应注意及时封堵,防止掉管道入灰浆等污杂物。1)对可能产生结露处而设计未要求时,应做出防露处理。管道结露2)对设计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防露措施和材料认真做好防露处理。水压给水试验压力一律采3用 0.6Mpa对不同的给水管道和工作压力,应采用不同的实验压力。试验冲水以泄水代替管路系统在系统水压试验后交付使用前, 再单独进行一次管路系统供的冲洗试验水冲洗。4试验无详细冲洗记录应按冲洗试验表

12、内规定如实填写。2、排水管道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见表。表排水管道质量通病控制措施项序号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目排管道渗漏或断1)地下管道安装完必须做灌水试验,并认真检验。1水裂、脱口2)做好工序交接,制定防护管道的要求和措施。5序号23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目管1)管道安装前清净管内污物及毛刺。道2)施工中管道临时敞口及施工完管道各甩头、管口必须及时用有效措施加以临时牢固的封闭。管道堵塞3)管道标高及坡度要严格按图纸要求或规范规定施工。4)管道接口时要严格按接口工艺进行接口。5)施工中不得使用 90直角三通及正十字四通,要用45管件。1)管道铺设前核对结构阶段给出的墙体轴线和地平标高线的准确性。2) 预制管铺设完互相接口前再次复核各甩头的坐标与标高甩头坐标不正标是否符合要求。高超差3)各甩头定位前,施工人员除掌握地平标高线和墙轴线外,还要掌握各墙体及抹灰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