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52390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abnormal psychology syllabus) (供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使用)学分数:4 总学时:72课程性质: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又称之为异常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是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变态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生物心理社会整体模式为指导,研究异常心理的表现与分类,探讨其原因与机制,揭示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成果应用于异常心理防治与实践。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通过较为系统的、能反映该学科新近发展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们在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识别、解释、诊断和防治诸方面都有

2、一个基本的认识。基本内容:在前5章中,主要论述变态心理学的历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特征与判别标准、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分类与诊断、预防和治疗等背景资料,相当于总论部分;第五章到十三章讨论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变态心理学的各论部分,它强调了精神障碍表现和治疗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主要从不同年龄群体的角度讨论不同群体常见的精神障碍;最后一章主要论述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的心理健康相关法律与伦理的问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为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对一些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把握。教学内容:1.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2.对变态的认

3、识和理解3.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4.心理病理现象5.神经症性障碍6.人格障碍7.心境障碍8.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9.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10.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11.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12.进食与睡眠障碍13.性障碍14.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15.老年期精神障碍16.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教学用书: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 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 王登峰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时代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开课学期:秋季/春季变态心理学教学时数分配顺序内

4、 容学 时理论实践合计一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44二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44三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22四心理病理现象22五神经症性障碍88六人格障碍66七心境障碍66八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66九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44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2十一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44十二进食与睡眠障碍44十三性障碍44十四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性障碍22十五老年期精神障碍44十六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与伦理问题44十七讨论44答疑辅导2272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 变态的定义及其历史【目的要求】掌握:1.变态心理的定义2.判别变态的基本元素熟悉:变态心理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5、【内容】.变态心理的界定.认识变态的历史.当代变态心理学【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什么情况可称之为心理异常?2.如何看待评价心理异常的不同标准?3.在变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第二章 对变态的认识和理解【目的要求】掌握:1.四大心理学流派对变态的不同的认识2.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证据熟悉:对变态的主要几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生命全程发展观【内容】1.经典的四大心理学流派2.多维综合模型【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四大心理学流派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并做出比较?2.如何看待人际关系因素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影响?3.如何看

6、待社会心理学因素对于异常心理现象的影响?第三章 评估、诊断与研究方法【目的要求】掌握:1.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的概念和原则2.心理评估的程序、内容与方法熟悉:1.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和方法 2.心理测验的分类与特征了解:常用心理测验的特点与使用【内容】:1.心理障碍的评估2.心理障碍的诊断3.心理障碍的研究方法【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与对正常心理现象的研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之处?2.中国CCMD-3与美国的DSM-IV诊断分类系统的同异。第四章 心理病理现象【目的要求】掌握:心理病理现象的特点熟悉:1.常见的几种精神症状2.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症了解:常

7、见的精神症状的具体表现【内容】:1.概述2.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症【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心理病理现象的特点2.比较常见的几种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神经症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2.焦虑障碍的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3.恐怖障碍的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4.强迫症的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5.神经衰弱的概念和临床表现6.躯体形式障碍概念、分类和临床表现7.人格解体障碍概念和临床表现熟悉:1.各种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机制 2.各种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治疗原则了解:各种神经症性障碍的预后和治疗【内容】- 2 -1.概述2.焦虑障碍3.恐怖障碍4.强迫障碍5.神

8、经衰弱6.躯体形式障碍7.日常焦虑【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区分焦虑障碍与重性精神病?专业人员对于这两种病人可以给予何种帮助?2.简述神经症性障碍的诊断治疗原则第六章 人格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人格障碍的概念及特征2.人格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熟悉:1.人格障碍的原因与机制 2.人格障碍的治疗原则了解:人格障碍的产生与发展【内容】1.概述2.A组人格障碍3.B组人格障碍4.C组人格障碍【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三种人格障碍标准(CCMD-3、ICD-10、DSM-IV)之间的异同。2.请列举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第七章 心境障碍【目的要求

9、】掌握:1.心境障碍概念、分类与机制2.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环性心境障碍与恶劣心境的临床表现4.自杀与自伤的概念、分类和干预熟悉:1.各类心境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2.自杀的评估了解:1.各类心境障碍的治疗方法2.影响自杀、自伤的相关因素和机制【内容】1.概述2.临床描述3.可能的原因4.预防和治疗5.自杀【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辨别抑郁症的表现?其形成的生物学原因和心理学原因各是什么?抑郁症病人应接受何种治疗?2.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为例,讨论这些现象产生的可能的原因,何预防这类现象的发生。3.抑郁症与心境恶劣障碍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10、有哪些?4.如何看待抑郁症产生的心理学原因?5.冲动性自杀与非冲动性自杀各有何特点?第八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儿童与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的概念与分类2.语言发育障碍的概念、类型与表现3.学习障碍的概念、类型与表现4.儿童多动症的概念、类型与表现5.儿童孤独症的概念与表现6.儿童品行障碍的概念、类型与表现7.神经性厌食症的概念、类型与表现8.排泄障碍的概念、类型与表现熟悉:儿童与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儿童与表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内容】1概述2精神发育迟滞3孤独症4学习障碍5注意缺损/多动障碍【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儿童有

11、何特点?2.孤独症儿童有何特征性表现?3.儿童心理障碍与成人的心理障碍相比有何特点?对于儿童进行干预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九章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应激障碍的概念、类别与机制2.急性心理应激的概念、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4.适应障碍的概念、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5.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熟悉:1.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2.各种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1.癔症概念的起源2.各种应激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内容】1.关于癔症概念的起源和分类的变化2.转换障碍3.分离障碍4.应激相关障碍5.特定文化相关障碍【教学方式】

12、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以“9.11”或东南亚大海啸事件发生后许多民众出现的异常心理症状为例,讨论如何认识这些现象,如何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2.请说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性表现及可能的成因。3.转换障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是什么?4.对于转换障碍的暗示治疗有哪些利弊?5.分离性障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是什么?第十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精神病的概念与特征2.分裂症的类型、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3.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类型与表现熟悉:1.器质性精神病与功能性精神病的概念2.分裂症的原因、影响因素与治疗3.偏执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了解:1.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2.感应性精神障

13、碍的概念、表现与治疗【内容】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2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4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请说明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2.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第十一章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目的要求】掌握:心理与身体的相互作用熟悉:几种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及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了解:心理调节的因素【内容】1.心理与身体的相互作用2.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心身障碍3.冠心病4.疼痛和慢性疲劳综合症5.消化性溃疡6.心身障碍的治疗【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2.你对哪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感兴趣,为什么?第十二章进食与睡眠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进食障碍的概念与分类2.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熟悉: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影响睡眠的因素、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内容】1睡眠与睡眠障碍2网络成瘾障碍3更年期综合征【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复习思考题】1.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相双有何不同?2.影响进食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3.节食与进食障碍的关系如何?第十三章 性障碍【目的要求】掌握:1.性变态的概念、特征、分类、表现和诊断2.性机能障碍的概念、类型、特点、诊断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