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问答.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22003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日报问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日报问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日报问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日报问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日报问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日报问答.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产业:云南快马加鞭专访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一起,作为云南未来发展的三大目标提了出来。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要有发达的文化产业作支撑,近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近日,中国日报社记者采访了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中国日报:云南的“两强一堡”,其中一强就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请问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张田欣: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996年,云南省委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目标,云南文化产业开始起步。进入新世

2、纪,云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们提出了坚持“三个结合”(文化与旅游结合、与企业结合、与科技结合)、推进“三个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艺术样式创新、运作方式创新)、打造“四大品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香格里拉品牌”、蕴藏深厚历史文化的“茶马古道品牌”、蕴含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七彩云南品牌”、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聂耳音乐品牌”)、培育“十大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民族演艺、文化旅游、民族民间工艺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珠宝玉石、茶文化、体育)的发展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入由量的扩张向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并重的新阶段。近年来,云南省文化产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增幅远远高于同期

3、经济增幅。200 8年2009年,在实体经济遭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旅游、文化市场暖流涌动,势头不减,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2009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64亿元,比2005年的183亿元翻了近1番,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5.9%。经验表明,社会消费需求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即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社会消费以解决温饱为主,人均GDP上升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开始活跃,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后,社会消费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文化消费比重逐渐上升,而物质消费比重则开始下降。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 3700美元,云

4、南人均GDP达到1991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日报:云南的文化和民族资源都非常丰富,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张田欣:云南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5%的省市之一,居全国第5位。发展较快的丽江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超过11%,昆明市超过8%,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预计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420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活跃了地方经济,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

5、,促进了城乡居民增收。2009年,云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从业人员38.7万人,比2005年的33万人增加5.7万人。以翡翠为主要特色的珠宝玉石产业带动了50多万人就业。曲靖市有农村文化户1600多户,从业人员2万多人,每年实现文化经营收入近1亿元。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打造了许多新的产业门类,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文化旅游类产品已占旅游产品的30%以上,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云南省10大文化产业都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涌现出了建水的紫陶、鹤庆的银器、大理周城扎染村和昆明国贸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市场等一大批专业

6、市场,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珠宝玉石经营企业已发展到1万多家,去年珠宝玉石销售总额18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00亿元,昆明、瑞丽、腾冲成为全国著名的珠宝玉石市场。以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为茶文化基地,打造了昆明雄达、康乐两大茶文化城,推动了云南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日报:云南有哪些特色演绎品牌?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作品走出国门?张田欣:继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之后,印象丽江、丽江情缘、云南的响声、梦幻腾冲等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演艺精品先后走向市场,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名片。由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进入市场3年来,共演出2600多场,观众达324万人次,实现收入近4亿元。云南映像公演以来,已演出220

7、0多场,收入2.2亿多元。梦幻腾冲今年初进入市场以来,已演出300多场,观众4万多人次,收入500多万元,实现了当年上演当年赢利。此外,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打造的丽水金沙苏州版去年在苏州成功商演,吉鑫集团在海南三亚投资打造的浪漫天涯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接轨,云南文投集团融合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打造的新型杂技节目雨林童话在成功打进法国商演市场后,又拿到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的“海外订单”,最近又在柬埔寨吴哥精心打造了大型演艺晚会节目吴哥的微笑,并于11月27日在吴哥窟实景演出,获得了极高的市场评价,文化部部长蔡武盛赞吴哥的微笑是国有文化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后面向市场开辟的新的道路。做好以政府为主导

8、的文化交流,广泛吸引省内外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对外贸易合作,推进云南文化走向东南亚南亚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建立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推动文化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和文化产品营销网点,进行文化产品服务进出口贸易。规划建设一批面向周边国家的文化物流中心和文化博览基地,打造推出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支持大型演艺产品吴哥的微笑、雨林童话杂技等文化产品在境外营销传播,充分发挥对云南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示范作用。中国日报:目前,云南文化产业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

9、是什么?张田欣:云南省文化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离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甚至西部一些省市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虽然排在全国第5位,但整体实力不强,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形成较大反差。在比重超过5%的6个省市中,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270亿元、北京1497亿元、上海847亿元、湖南682亿元、湖北550亿元。其他省区市,江苏比重虽然只有3.1%,但增加值达1065亿元;山东比重3.08%,增加值1040亿元;浙江比重3.5%,增加值809亿元。比如,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重大影视剧的创作生产,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和省外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影视机构合作来完成,本土创作力量特别是高水平的作家、剧作家、导演严重缺乏。这样的结果是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孕育出来的影视作品,产生的经济效益大头在省外而不在云南。因此,在充分发挥省外人才重要作用的同时,加快本土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到2015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900亿元,使文化产业在云南省GDP中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达到10%以上,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继烟草、旅游、矿产、电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五大支柱产业之后,全省又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