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21689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氏太极拳基本功.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氏太极拳有哪些基本功目录:一、 桩法二、 重心转移三、 单手缠丝功四、 双手缠丝功五、 步法六、 拳礼 准备活动 收势缠丝功前言介绍在武术领域,无论那一个派别都离不开基本功训练。不管是初学者,还是老学者,都要时刻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只不过着重点不同罢了。初学者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掌握了基本功后,在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套路和其它功法。自学拳起,无论学到何时,都要坚持每天练基本功。以后,随着功夫的不断增长,可以每天根据学拳者的目的性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练习,但有些基本功如站桩、发劲等都要每天坚持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很多,除一些常规的压腿、踢腿及一些步法如弓步、扑步、马步基本训练外归纳起来主要有

2、手型步型、基础单式、基础桩功和缠丝功四类。 一、手型与步型 1、手型:有五种:掌、拳、勾手、刁手和枪指 1)、掌:陈氏太极拳的掌俗称“瓦楞掌”,成掌时要求拇指与小指有相和之意,其余三指微向后仰,掌心要虚、要空。 2)、拳:握拳时要求四指并行卷向手心,拇指向掌心方向卷曲,拇指内侧紧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部位。握拳时不要过分用力,拳心要有空的感觉。 3)、勾手:做勾手时要求五指轻轻捏拢,指尖向下曲腕,手腕背部向上隆起,但要注意放松,不要过分用力,否则成僵腕,影响血液循环。 4)、刁手:做刁手时要求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以小指领劲,依次曲卷向手心,拇指自然伸直轻压于食指上。做刁手时不要过分用力,让

3、手指和手腕自然卷曲和隆起。 5)、枪指:做枪指时要求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指以小指领劲依次卷曲向手心,食指自然伸直与小臂成一直线,拇指自然向上翘起,形成一手枪状。注意使用时,卷曲的三指不要太用力。 2、步型:步型有六种:弓步、仆步、虚步、马步、独立步和坐盘步。1)、弓步:分左弓步和右弓步,左弓步又分左正弓步和左侧弓步,反之已然。以左弓步为例:如做左正弓步,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度,左脚尖指向左前方,微向里合,右腿自然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成约45度角,身体面向左侧;做左侧弓步时,要求左腿向前弓起,大腿与小腿成90-100度,但不小于90

4、度,左脚尖指向正前方,右腿自然向右侧伸直,但要求膝要屈、胯要松,同时右脚尖向里合90度,与左脚平行,面向正前方。 2)、仆步:分左仆步和右仆步,是基本步法中较低一个步法。做仆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殿部距地面约5公分,另一腿向侧面伸直仆于地上,约平行于地面,脚尖里合90度,与另一脚平行。3)、虚步:分左虚步和右虚步,左脚虚为左虚步,反之为右虚步。做虚步时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幅度应根据动作要求控制在90-150度之间,支撑身体约90%重心,另一腿向侧前方跨半步脚尖或前脚掌虚虚点地,支撑身体约10%的重量。 4)、马步:要求两腿向左右两侧分开,宽约三脚长或80公分左右,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成

5、90-120度,但不小于90度,两脚平行或略向外摆。做马步时要注意上半身要垂直于地面,不要翘臀前倾。 5)、独立步:与仆步相对应,是一个高步法。独立步就是一腿伸直站立,支撑全身重量,另一腿向上提起,膝部略高于胯,脚部与另一腿膝部高度相对。右腿支撑为右独立步,反之为左独立步。 6)、坐盘步:就象人单腿盘坐在凳子上,就是一腿在前,另一腿在后与前腿交叉,两腿同时屈膝下坐,大腿与小腿弯度在90-120度之间,前腿和后退支撑中心比例为7:3。右腿在前为左盘步,反之为右盘步。 二、基础桩功 桩功在陈氏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它会伴随练拳者一生,因为站桩有助于培元养气,增加内功。桩功有两种,初学者一般

6、先练习的基本桩功是无极桩(也叫浑元桩),以后,随着功力的增加,再练太极桩(也叫开合桩)。 三、基础单式 陈氏太极拳单式很多,除了共同的单式外,不同的教练所教的单式也有所不同。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教学经验,现归纳出陈氏太极拳基本功单式5种: 1、进步:一般要求是:凡是进步,前脚都向左前方或右前方成约45度角向前铲地滑出,同时脚尖上翘里合,脚跟内侧先着地,然后根据需要踏实。 2、退步:一般要求是:凡是退步,后脚都向左后方或右后方成约45度角向后铲地滑出,脚前掌内侧先着地,然后根据需要再踏实。 3、云手:分左右单云手和双云手。 4、冲拳:主要是左右冲拳(掩手肱拳),练发力。5、打肘:主要是左右打肘。 四

7、、缠丝功 缠丝功是陈氏太极拳独有的一种功法,也叫“螺旋缠丝劲”。在整个套路当中随时都能体现出缠丝劲,而这种缠丝劲也是体现高技击水平的重要因素。缠丝劲非常深奥,费短时间能练成,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但缠丝功也有基础功法,初学者必须按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随着功力的增加,再进一步体会其奥妙。 缠丝功的训练是在单式训练基础上进行的,其实每个单式里都有缠丝劲,而缠丝劲又是通过单式和套路进行联系的,所以单式练习和缠丝功练习,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缠丝劲有“顺缠”和“逆缠”之分,拇指领劲为“逆缠”,小指领劲为“顺缠”。缠丝劲练习方法有定步缠丝(如单云手、双云手)、活步缠丝(如进步、退步、并步等。第一课 桩法(一

8、)第一课讲解内容:桩法说明:桩法动作简单,意念如静,练时两脚踏实,立身中正,不仅能增加腿部的支撑力,而且时间长久可以增加内气,它又是老师对学生,也应该是学生自己对自已意识、性格、品德的考验。桩法为基础,如盖楼之地基,习字之横、撇、竖、捺。学者不可忽视,应耐心体会,为拳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开立步桩要求: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比肩宽,两脚尖向前微外摆,两脚平踏地,意脚心虚而上提,但不可故意脚趾抓地,屈膝松胯,两膝正对脚尖,但不可超过脚尖,松胯泛臀,开裆贵圆。上身自然正直,含胸塌腰,腰腹充实,两臂自然环抱于胸前,四指相对,两大指自然向上,从左手中指绕左臂、后背、到右臂、右手中指成一圆形。头虚领顶劲,自

9、然正直,眼正平视,耳听身后,牙齿嘴唇微合,舌尖轻抵上颚,呼吸自然,心平气和。要点:1.体会身体的立身中正,体会身体重量由上而下顺应地球之重力平均落于两脚脚心处。2.关于裆:要“开”。大小便之间谓之裆,开裆贵圆,即裆有圆虚之意,两腿开立,如骑马状,前裆、后裆一开俱开,如前裆开,而后裆夹,即使叉步三尺,亦不叫开裆,开裆要注意松胯下沉,即开中有合。3.关于臀:要“泛”。陈氏太极拳对于臀的要求是“泛”。“敛”相对于“突”。敛臀,则前裆合不住,胯不能松沉向下。突臀,则腰不放松,心气不能下降。泛臀处于敛臀与突臀之间,是开裆松胯,立身中正的自然结果。4.关于胸:要“含”,并不是胸向背后方向凹进,而松沉向下的

10、自然表现。5.关于背:要“圆”宜松沉向下,忌向后拔而成驼背状。6.关于腰:要“塌”,即向下松沉之意,忌腰向前挺。7.关于肩:要“松”,肩不要过于下压,或过于前扣,以自然为好,肩头转动前、后、上、下处处留有余地而不失中正,意松沉向下而使手臂延长。8.关于腋:要“虚”,腋下不可夹。9.关于肘:要“坠”,坠肘并不是肘尖向下为坠肘,也是贵在意念松沉向下,肘要护肋但不可贴于肋。10.关于项:要“直”,后颈部两条大筋为佐气之通道,故不可萎靡。11.关于颚:要“收”,下颚微收,既护住喉头,亦直起后颈部。12.关于头:要“顶”,头为一身之主宰,故头不可低,如低头,则全身不知所附,头应自然正,虚领顶劲,头上如顶

11、一棉花团,不可掉。第一课 桩法(二)横裆步桩(偏马步桩)1.单鞭桩要求:身体正对镜面(参照面),两脚开立约两肩宽,左脚尖微外摆向前,左腿屈膝松胯,左膝正对左脚尖,右脚尖微内扣向前,右膝与右脚尖关照,不可有跪地之意,右腿伸但不僵直,上身自然正直,身体重量左腿承受约七分,右腿承受约三分。左手成掌顺基大腿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手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掌心对镜面。右手成勾手顺右大腿方向伸出,亦松肩、沉肘,腕子放松,勾尖自然向下。从左手中指起,顺臂,绕背过右臂至右手勾尖成一空间曲线。两手腕同高,但不可高于肩低于肘。头自然正直,眼正平视,呼吸自然,心平气和。要点:体会身体的立身中正,体会身体重量顺应地

12、球重力向下,落于两脚脚心处,体会两脚的虚实,体会步伐大小与身体重心高度的关系,体会两腿的屈与伸,体会两臂的开与合,体会两臂伸中有屈,屈中有伸。2.懒扎衣桩要求:身体正对镜面,两脚开立约两肩宽,右脚尖微外摆向前,右腿屈膝松胯,右膝正对右脚尖但不可过,左脚尖微内扣向前,左腿伸但不僵直,左膝与左脚尖关照,左膝不可有跪地之意。上身自然正直,身体重量右腿承载约七分,左腿承载约三分。右手成掌顺右大腿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手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手心对镜面,手腕不高于肩不低于肘。左手叉腰,四指在前,大指在后。从右手中指起,过腕,顺臂,绕后背到左臂,左肘尖成一空间曲线。头自然正直,眼正平视,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13、。要点:体会身体的中正,头的中正,眼神的中正。体会身体重量顺应地球重力落于两脚的脚心处。体会身体各关节的放松与支撑。体会两腿的虚与实、伸与屈。体会两臂的开与合、伸与屈。体会身体重心的高度与步伐大小的关系。3.开立步转腰要求: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比肩宽,屈膝松胯,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两臂夹肘,两手握拳于胸前,拳心朝下。身体以脊柱为轴左右旋转。要点:体会立身中正。体会身体中轴定于两脚之间,垂直于地面左右旋转。体会身体中轴旋转时上下同步,中轴不要扭曲。体会在旋转中头与身合、肩与胯合,膝与脚合。体会在旋转中腿的屈伸。误区:转腰不是拧腰,拧腰出现腰脊扭曲,容易出现运动伤害。转腰是蹬劲起于脚,催于胯,

14、带动腰左右旋转,手领身随,手随身转,这样才能保证上下相合、上下相随。第一课 桩法(三)左弓步桩(斜行桩)要求:身体正对镜面,右脚向外撇约45度朝前,左脚向左前45度迈出,脚尖朝前微内扣,两脚之间距离约两肩宽,左腿屈膝松胯,左膝正对左脚尖,但不可过脚尖,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左小腿肚以不超过脚跟为界,右腿伸但不可僵直,膝盖后窝即委中穴不可软,右膝不可有跪地之意,应与右脚尖关照,上身立身中正,左肩与左胯上下垂直于地面,上身正对于左大腿方向,头自然正直,眼正平视,左手成勾手向身前45度方向伸出,松肩沉肘松腕,勾尖自然下垂,右手成掌向身右前45度方向伸出,松肩沉肘坐腕,指尖斜朝前、斜朝上,掌心朝前。以右手

15、中指起,过臂,绕背到左臂、左勾尖成一空间曲线,两手腕与肩同高但不可高于肩低于肘。呼吸自然,心平气和。要点:体会立身中正,体会身体大部分重量落于左脚脚心处,体会右腿撑劲撑在右脚脚心处,体会左右两腿的松与紧、屈与伸、虚与实,体会两臂的伸与屈、开与合,第一课 桩法(四)左虚步桩(白鹤亮翅桩)要求:身体正对镜面,右脚向外撇约45度朝前,右腿屈膝松胯,身体重量几乎落于右脚脚心处,保持右胯、右膝、右踝、右脚尖有同一面上,左脚尖点在右脚内侧垂直平分线上,距右脚内侧约一脚远,左脚尖与左膝对皆朝正前,左膝有意上提,这样使左踝关节放松,左脚掌如踏在一个空火柴盒上,不使之踩扁。左手成掌按于左膝上方,手心向下,手指尖方向于右前约45度左右。右手成掌亮于右额角上方,手心朝外,手指尖斜朝左、斜朝上。从左手中指起经左臂、后背、到右臂、右手中指成一条空间圆滑曲线,两手指尖有上下斜抱相合之意。上身立身中正,含胸塌腰,腰腹充实,头正目平,头顶百会穴与裆内会阴穴上下一线有对拉拔长之意,呼吸自然,心平气和。要点:进一步体会立身中正,腿的虚实、松紧,双臂的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误区:并不是所有姿式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