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520947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语文四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大庆油田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3.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4.认识“废、痪、胁”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橡、胶、舰”等12个生字。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1.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2.查阅有关石油工业发展情况以及王进喜的

2、事迹。教 学 过 程课前调整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石油有哪些用途么?石油的用途这么大,汽车、轮船、飞机、工厂的机器等等都离不开石油。可是在40多年前,要想让汽车行驶在我国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石油工业到底有着怎样的一段发展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整理,理清文章的思路。(石油的用途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状况开发大庆油田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落后的状况,哪几个自然段写摘掉了石油工

3、业落后的帽子? 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巧设问,直奔文章中心。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石油究竟有哪些用途,从哪能看出来我国石油工业十分落后?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看法。学生汇报。(抓住文中第一句话“石油是种宝贵的能源”,什么是“能源”?为什么说石油是宝贵的能源?) 培养学生在汇报时抓住重点词句,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2原来石油有这么多的用途,所以出示引读: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一个国家缺少石油,就像是得了贫血症的病人,不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会瘫痪,而且国家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什么写法?(拟人)可见石油确实非常重要。石油这么重要,那么在旧中国

4、石油工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落后)从哪看出来的?学生汇报,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中国幅员辽阔,缺少石油,每个中国人心情怎样?(心酸、沉重)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2、3自然段。(1)试读。(2)指名读。(3)评读。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中国幅员辽阔,难道就真的没有石油吗?(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内容。)出示我国油田分布图,让学生看大庆油田所在的位置。我国的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考察研究,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正逢建国10周年大庆,因此命名为“大庆”。发现大油田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人们马上投入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战斗中去。(看开发大庆油田的片段)在这当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值得我们来认识

5、,那就是(学生齐说:王进喜)。 (图片出示王进喜)你对他都有哪些了解?生说一说。(1)同学们都说他是“铁人”,为什么说他是“铁人”?默读课文的5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抓住精彩部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重要途径,也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汇报。(抓住重点词句谈理解)他们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困难没有压倒他们。(播放录像片)(2)谈谈看完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在摘掉石油工业落后帽子的开发与建设活动中,贡献最大的是我们可敬的石油工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石油建设事业。(3)带着你的感

6、受读一读第6自然段。(4)他们的奋不顾身为的是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的是祖国的建设快马加鞭,从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铁人精神就是(学生接)不怕困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5.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许多。他们用“铁人”的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高质量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第7自然段。6.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建成了许多油田。(课件出示)这些油田的出现让我们的国家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那么摘掉这顶帽子究竟靠的是什么呢?揭示主题,鼓励学生抒发个人感悟,畅所欲言。四、总结正是这些石油工人让我们摘掉了石油工业

7、落后的帽子,他们为了祖国的富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奋不顾身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可敬的石油工人吧!板 书设计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 石油重要性(打比方)旧中国石油工业落后 石油工业落后(列数字) 生产生活不便(举例子) 发现:命名大庆的原因 赞“铁人”及“铁”人精神大庆油田建成 开发建设:奋战创业 建成:实现实现石油自给 成为世界石油大国:油田多、产油量大(列数字)课后反思第2课时一、通读全文,加深理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铁人”精神在我国石油工业建设中的作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夯实基础,积累内化1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液、症、滋、幅、欺、辱“等字。2.选择填

8、空。果然竟然(1)(),地质工作者很快在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发现了一个大油田。(2)没想到,一向默默无闻的小军()在作文报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汇集汇聚(1)昔日荒凉的大草原上,()了几万人的石油大军。(2)正月十五的晚上,赏灯的人们()成了海洋。 3.准确理解特定词语。“铁人”指的是;“铁人”精神指的是。 4.摘一摘自选词语,填在课后练习中。 5.从课文中找出运用了列数字说明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夯实字词句基础,注重积累内化,形成能力,同时加深对具体的说明方法的认识,体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便于今后在习作中运用。三、拓展阅读,掌握方法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铁人王

9、进喜一文,谈谈读后的收获。2.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的特点。四、小结:正是这些伟大的石油工人让我们摘掉了这顶落后的帽子,他们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你我的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可敬的石油工人吧!课题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目标1. 认识课后1个认读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2. 正确理解“渺茫、遨游、边陲”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读懂诗歌每一部分的内容,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4.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5.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感。6.感悟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读懂诗歌每一部分的内容,感悟诗

10、歌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感悟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课时安排( 2 课时 ) 课前准备:教 学 过 程课前调整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谁去过深圳?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互相补充。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深圳,一座繁华的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的经济特区。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交流资料。看图片。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二、学生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指名读课文。4.思考:这儿的昨天什么样?今天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课文。认真听,纠错。

11、思考回答(4的问题)。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自由读3-8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通过“呵、超出、只不过、奇迹般”等词语,体会诗人对村庄变化的惊喜、赞叹之情。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什

12、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7.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 8.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小村庄的变化。四、总结、拓展与延伸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歌中唱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深圳甚至其他城市,还停留在贫穷落后阶段呢。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 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节奏。2.分组读,男女生分读,师生接力读。3.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方面说。(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4.咱们居住的

13、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二、巩固生字1.区分形近字。2.听写生字。A、抽两名学生上台写,其余学生练习本上写。B、互相交换,对照黑板一起检查。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1.自由练背。可以与别人结合,也可以小组一起背。2.背诵展示。3.作业布置:(1)不会背的同学继续练习背。(2)收集赞颂家乡,歌颂祖国的诗歌,读一 板 书 设 计 8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昨天现在 改革开放 课 后 反 思课题 大漠升起蘑菇云教学目标 1.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3.认识7个生字,读写“矗立、凝结、凝固、黯然失色、晴天霹雳、欢呼雀跃、讹诈”等词语。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科研成果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蘑菇云吗?45年前的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