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2079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一、实验目的:1. 让学生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2. 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运用“控制变量法”的 思想方法。二、情景引入:初中物理学习及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滑动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 们要增大摩擦加以利用,有时要减小摩擦,那如何增大减小摩擦呢?我们必须先来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三、方法引导:可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小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秤(或钩码)水平 拉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力平衡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秤的读 数(或钩码重力)。四、实验方案:(小组讨论,方案汇总)预测:(1)

2、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通过思考相互讨论,派代表发言,做出猜想: 有的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 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有(如粗糙程度、 材料)有关;有的同学认为可能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有关。(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讨论制定计划并确定实验方法一一控制变量法,并依据此绝大多数同 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小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 秤(或钩码)水平拉小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两力平衡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 簧秤的读数。(3)器材: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木块,弹簧秤或钩码(4)进行

3、实验、收集数据:每4人为一组操作实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下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教 师巡视教室,参与指导)。 在接触面积、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物体匀速运动速度摩擦力F/N结论快0.80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中0.78慢0.82 在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关系:木块放置(接触面积)摩擦力F/N结论平放(8cm*10cm)0.80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侧放(5cm*8cm)0.80立放(5cm*10cm)0.78 在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性

4、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 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关系:接触面间压力F/N(加钩码 数)摩擦力F/N结论2.0 (只有小木块无钩码)0.80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间 的压力成正比3.0(小木块上加2个钩码)1.214.0(小木块上加4个钩码)1.60在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间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性质(如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接触面性质摩擦力F/N结论木块一一较光滑木板0.80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性质有关木块较粗糙木板1.00木块一一玻璃1.20(5)分析与论证每个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公式:

5、F=FNF为滑动摩擦力,Fn为压力(对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为动摩擦因数(的 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6)评估要求学生把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新的问题反馈(如学生在拉木块时不是匀速运动, 弹簧秤的读数难读),并能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或采取其它措施(如多次测 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7)交流与合作完成实验后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 验报告。再叫几个小组代表报告实验的有关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听取其他同学 的提问并做出正确的解答。分析:教师在各小组成员对以上探究的课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以及进行实验等 阶段中进行及时地巡视和引导,必要时进行

6、指导,还要和学生一起交流、共同评 价,以体现新课程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教师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引导 者和促进者”。关于科学探究的程序、如何控制变量、规范操作等问题还是有必要让学生 注意,因为在高中这是第一次实验探究,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当然重 点还是放在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完善上,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和合作能力。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过程、注意事项、成果及存在问题写成实验报告并向全班汇报,目的有二:一是设计的实验方案一定要科学,这是科学实验探究的 基础;二是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其它小组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可强化学生的发散思 维,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五、课后延伸、加深理解多媒体屏幕投影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能否得出接触面越粗糙,动摩擦因数越大?问题2:有人认为摩擦力产生的起因是接触面间齿状不平,你以为如何?科学家 目前对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是如何中?以上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去通过实验研究或上网查找。分析:教师有针对性的整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而且 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将来有一天找出摩擦力的本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勇于探求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