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练习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52027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练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筝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嫌恶( ) 苦心孤诣( ) 玩腻( )了 提防( )祷告( )虐杀 ( )c( )不及防 宽sh ( )2、文学常识填空:风筝选自散文诗集 ,作者 ,原名 ,字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家, 家 家。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解释词语:(1)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 )(2)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 ,心里难过。 ( )(3)苦心孤诣:( )二、问题探究:1课文开头写见到空中的风筝“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并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答:_2“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_ 3课文末段的语句

2、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答:_4本文在写“我”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时,写到“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请你发挥合理的想像,结合小兄弟的性格特点,续写一段小兄弟留在屋里的情景。70字左右。答:_祖父后园和我一、基础知识1.给加面加点的字注音。 手杖( ) 家雀儿( ) 嘴馋( ) 哆嗦( )垄上( ) 红彤彤( ) 衣襟( ) 袖口( )2、祖父、后园和我选自 ,作者是 ,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代表作还有 二、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来了风,这榆树先啸

3、,来了雨,大榆树就冒烟了”?2、本文语言朴素自然。试品读这一句话: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3、试品味景物描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4.文中表现出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着怎样的性格5. “祖父、后园和我”有什么关系?冬夜的灯光一、问题探究:题目实际上交代了哪些因素?如何理解题目?2如何理解“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上的地方辽阔无垠,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3.文中多次写了环境的恶劣。试从文中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4.结尾的小诗有什么作用?散步一、问题探究:文章通过散步这件小事,反映了什

4、么样的主题?2.一家人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我”慎重考虑后,为什么决定走大路?体现了怎样的情怀?3.品味下列语言的含义: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我的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诗两首一、问题探究:纸船属于 诗,作者 ,原名 ,我国 代 家,代表作有 如何理解纸船的写法及纸船的象征意义?从诗的副题看诗的主题是什么?体会形容词、副词“从来不肯”“妄”“总是”“一只一只”的含义。3.纸船的结局是令人心碎的,但为什么“我仍是不灰

5、心的每天的叠着”?金色花 1.这首诗的写作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抒发的?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当母亲呼喊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什么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后,为母亲做了哪些事?如何理解母亲喊“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时的感情?世说新语两则:一、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

6、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1)与友期约_ (2)去后乃至_(3)撒盐空中差可拟_(4)俄而雪骤_5.翻译下列句子:(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5)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6)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为什么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不如兄女的“柳絮因风起”?7.谢公虽“大笑乐”,不加褒贬,但补笔却交代了兄女的身份,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11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12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13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