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1943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生物复习提纲 完全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无机盐是调节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 检测蛋白质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吲哚酚试剂,呈现褪色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植物性食物不

2、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性食物含维生素A。 4、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角炎、皮炎-缺维生素B2;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6、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用是把食物的大块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7、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

3、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9、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一段,环行皱襞、小肠绒毛可增大

4、消化和吸收的面积2)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肠腺 胰腺 肝脏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肠液 胰液 胆汁 消化液排出入的器官 口腔 胃 小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蛋白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10、 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口腔、咽、食管:无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的水和酒精 小肠: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11、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12、青少年应多吃

5、含蛋白质和钙丰富的食物。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1、 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 。食物中各成分贮存的能量的大小: 脂肪38KJ/g, 蛋白质23 KJ/g, 糖类17KJ/g。 2、 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3、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呼吸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肺的作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

6、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 5、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具有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 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所以很适合进行气体交换。 6、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使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7、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8

7、、肋间外肌收缩 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 胸廓的横径加大 膈肌收缩 隔顶下降 胸廓的纵径加长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9、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 呼气与吸气 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 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8、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10、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 加了抗凝剂(柠檬酸钠)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浆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数量 功能 相关病症 红细胞 男:5.01012个/L(血红蛋白120160g /L) 女:4.21012个/L(血红蛋白110150g/L) 运输氧和 部分二氧化碳 过

9、少:贫血病 白细胞 (410)109个/L 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 过多:炎症 血小板 (13)个1011个/L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过少:流血不止 2、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蛋白质,呈红色,决定了血液的颜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3、 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营养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铁,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5、 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

10、,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6、 血液的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2)防御保护作用3)体温调节 7、 ABO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8、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护理?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功能 分布 出血状态 止血方法 动脉 较厚 大 快 离心输血 分布较深 喷射状 (鲜红色) 近心端止血 静脉 较薄 小 慢 向心输血 有的分布较浅,有的与动脉伴行 平静缓流(暗红色) 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最薄(只由一层细

11、胞扁平细胞构成) 最小 最慢 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最广,全身都有 慢慢渗出 (红色) 消毒后包扎 9、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广4)数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四腔的关系是:同侧心房心室相通,异侧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脏由心肌构成,当心肌收缩时,血液送到全身,当心肌舒张时,血液回心脏,此时心脏处于休息状态。 11、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见书38页图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12、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流的方向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 心室 动

12、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 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 心房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动脉中没有任何瓣膜。 13、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心动周期=60秒(一分钟)心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14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收缩期长的好处在于: 1) 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 2)使心肌有充分的时间休息 15、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 主动脉 全

13、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 氧 二氧化碳 肺 泡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 体循环流出的是动脉血,流回的是静脉血;肺循环流出的是静脉血,流回的是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4) 在全身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心脏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16、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它的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

14、得。其数值通常用千帕(千帕斯卡)来表示。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叫舒张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是:1218.7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 17、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青筋”指的是静脉。 18、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失血达1200ML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不会影响健康。提倡无偿献血。一次献血200-300ML。 19、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

15、程 2、 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 3、 人体排泄的途径: 1)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要的排泄途径)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3)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排粪便是排食物残渣,不算是排泄。 5、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有形成尿液的功能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储存尿液的功能 尿道:排出尿液的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脏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小球主要分布在髓质。书61、62页图 6、尿的形成 1) 肾小球滤过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球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