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1748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计划通知 专家点评 在线评课 | 繁體中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 首页 | 新闻频道 | 学校频道 | 教师频道 | 学生频道 | 家长频道 | 德育频道 | 校园相册 | 喜讯 祝贺我校的蒋明儿老师在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 祝贺我校的方海红、顾玲玲、蒋明儿老师在定海区优质课评选中获区一等奖;唐来燕、刘伟苏老师获区二等奖。 jmw0580 2009年4月20日 喜讯 祝贺我校在定海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七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jmw0580 2009年4月20日 喜讯 祝贺我校工会女职委被评为市

2、级首批“五星级”工会女职工之家。 jmw0580 2009年4月3日 喜讯 祝贺我校在舟山市第八届教育科技艺术节暨青少年艺术技能大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在舟山市第八届教育科技艺术节暨青少年艺术技能大赛中被评为“优秀集体艺术作品奖”。 jmw0580 2009年3月30日 喜讯 祝贺我校在0607学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单位”。 jmw0580 2009年3月16日 | 教师频道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科研 | 教改先锋 | 教工之家 | 白小党建 | 专业指导 | | 教师风采 | 继续教育 | 发展性督导 |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 热 反思一年级孩子的朗读 作者:郑华君

3、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1 更新时间:2009-3-29 综观我校各年级段的朗读水平,数我们一年级段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差。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再加上自己的原因,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拖音拖调。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棉鞋里的阳光”,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如“棉鞋里的阳光”。总体上后者比较多。这类孩子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有时会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如“春雷”。 二、轻声不轻。像“着、的、了、吗”等助词、语气词,往往需要读得又轻又短,但孩子们不但不轻不短,反而读得又长又重,特别是遇到“的”、“地”、“得”、“着”字时,有的

4、声调还会上扬。 三、停顿不当。因句子成分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关系不同,词与词之间一般都有或短或长的停顿,可是有的孩子每个词都停顿,停顿的时间一样长,而有的孩子又字字拖音,还有的孩子则一字一顿。因为停顿不当,造成朗读课文时读破句现象比较多。 四、音量不适。朗读的音量通常要适中,既需要让大家听得清楚,又不能大声喊叫,有时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的情感适当调整读音的高低。但是现在,有的孩子要么太轻,别人听不清,要么则音量高八度地大声喊叫,不但破坏了文章语言的美感,还对自己的嗓子造成了伤害。 五、读音不准。由于是农村学校,大多数孩子发言不准,平、翘舌音不分或前、后鼻音不分,再加上家长对朗读不重视。 且不说学生

5、和家长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平时只抓学生的识字量、作业情况、听写、背诵等。自以为一年级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就行,而感情朗读应该不是我们这个学期的主要朗读目标。当然,在平常教学中也不排斥感情朗读,对有余力的孩子还是进行适当提高要求的。 下一阶段,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身直、头正、肩平、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

6、。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教师要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一年级的教材中,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1、加强朗读指导,采取多种朗读方式。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老师必须对每篇课文都加强指导,让学生对朗读发生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开始老

7、师先范读,在反复听读中掌握生字的读音,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地去读,在朗读中,对添字、掉字、重复、断句及音调语气等错误及时纠正。最后变化花样读,如指名读、四人小组读、同桌轮换读、男女生转换读、分角色读、朗读比赛、一人读大家评等方式,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朗读情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朗读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创设合理的情景,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读过的东西,如:讲讲、

8、唱唱、演演、画画等。 讲讲:是故事演讲。根据教材特点,如美丽的小路、夏夜多美等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运用故事演讲形式进行课堂训练,不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而且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唱唱:是歌曲演唱,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唱歌表演形式,创设音乐情境,借助音乐旋律,诱发学生兴趣。如在指导朗读乌鸦喝水后,边让学生跟乌鸦喝水的录音歌曲唱,边随着老师的示范动作翩翩起舞,一下子把他们带到了美丽的森林,学生的表演和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融合在一起,好像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自己想办法喝到了水。 演演: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后,让学生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表演,不光能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对话

9、,掌握课文中“摇”、“甩”、“摆”等动词,而且学生在“演戏”和“看戏”中对课文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争着举手表演。 画画: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堂素描。如学习松鼠和松果一课后,让学生想象小松鼠和其他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并动手画下来。不但使学生巩固理解课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多样化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训练朗读,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 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且注重了词、句、段、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指导,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必

10、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对于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速度应先慢后快。 其次,朗读还应注意流利。流利的朗读速度要接近平常说话的速度。要做到流利朗读,必须要多读,熟能生巧,还要注意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能看到的字数。一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出现拖腔拖调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经常提醒学生词语连读。如果学生一眼能看到一个词语或词组,把一个句子分成几个单位连续地读出来,朗读就会比较顺利。在刚开始教学生朗读课文时,应把一些较长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然后划上停顿线,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能把句子读通读好了。此外,在朗读时,注意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对于改善学生拖腔拖调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再则,在把课文读准确的基础上,再引导孩子有感情地读课文,从而体现朗读训练的层递性。当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容易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本规范语言的内化。那么如何做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