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1729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9加几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学习的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用“凑十法”进行口算的开始,为了学好本课时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在教案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1重视新课前的铺垫孕伏。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复习数的组成和10加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使新旧知识间的过渡更加顺畅。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出真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从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 小棒若干根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1填一填

2、。2在( )里填入适当的数。( )1013 105( )10( )12 111( )1410( ) 1710( )39和几能凑成10呢?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复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胜利小学在开运动会,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的同学每人发一盒饮料。(1)提问:箱子里面有几盒饮料?箱子外面有几盒饮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3)你会计算这道题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很快算出答案。(板书:9加几)动手操作,探究算法1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4,

3、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出来。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预设 生1: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1根1根地数,一共是13根,即9加4等于13。生2:我先摆9根小棒,然后接着往后数,数一个数摆1根小棒,数到13时正好摆了4根小棒,所以9加4等于13。生3:我先摆9根小棒,再摆4根小棒,然后从4根小棒里拿出1根,与前面的9根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其余3根是13根,所以9加4等于13。生4:从9数到13。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为什么?3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多,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其中生3的算法更快捷、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

4、的“凑十法”。4课件演示“凑十法”,学生仔细观看。5动手摆小棒,亲身体会“凑十”的过程,然后填写下面的思维图。6总结“凑十法”。(1)计算加法时,把其中的一个较小的加数分成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凑成“十”,再与另一部分相加,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2)顺口溜总结: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7反馈练习: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1题。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的直观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实践应用完成教材90页2、5题。全课总结在计算9加几时,用“凑十法”可使计算变得简便、快捷,希望同学们多加练

5、习,把“凑十法”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当中。布置作业教材90页1、3、4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6、”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板书设计9加几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