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51598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新人教版2020121825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测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 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 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D 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2.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 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C 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

2、因重组D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倍体较二倍体茎秆粗大,果实种子大B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C 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D 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 75%B 50%C 42%D 21%5.某小岛原有老鼠20000只

3、,基因型AA、Aa和aa的老鼠分别是15%、55%和30%,若从岛外入侵2000只基因型AA的老鼠,且所有老鼠自由交配,则F1中a的基因频率是()A 43%B 48%C 26%D 57%6.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 B C D 7.某水稻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杆的基因A和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培育矮杆抗病(aaBB)的水稻新品种的方法。下列说法

4、不正确的是()A 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B 过程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进行处理C 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50%D 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 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 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9.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B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C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 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有害10.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2000、2000、6000.他们迁移

5、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在初始时A基因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A 0.2和0.3B 0.3和0.3C 0.2和0.5D 0.3和0.511.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红色的变异果,且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A 环境改变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染色体变异12.某生物兴趣小组,搜集到两则有关生物变异的案例: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三年内核辐射导致附近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了1.06%;某医院接收了一名智力低下的患儿,经检测发现患儿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案例中的变异类型依次是()基因突

6、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A B C D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B 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 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14.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D、d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图乙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 图甲所示的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三对等位基因D 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

7、裂中发生了自由组合15.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失败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B 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 二倍体植物经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形成四倍体植物D 测定四倍体植物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时只需测4条染色体16.20世纪初,美国从印度引进大陆棉,由于检疫存在问题,使印度棉铃虫流入美国,下列关于这一问题的预测,不正确的是()A 短时间内,印度棉铃虫和美国棉铃虫是两个种群B 长时间后,美国棉铃虫可形成一个新物种C 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自由交配D 现在的美国棉铃虫和印度棉铃虫可能交配成功,但不一定能繁

8、殖第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3.0分,共52分) 17.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

9、方案步骤: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2、3。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3号培养皿中加入_。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1号放在室温下,2号放在_中,3号放在_下,培养一定时间。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制作根尖临时装片前要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若1号与2号结果相同,则_。若_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18.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

10、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几种育种方法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注: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1)通过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时用到的试剂1是_。(2)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_;通过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与通过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其区别是_。(3)若甲、乙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相互受粉得到F2,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_。(4)通过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中拥有的染色体数是_。(5)若将四倍体西瓜(gggg)和二倍体西瓜(GG)

11、间行种植,结果发现四倍体西瓜植株上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中既有四倍体又有三倍体。那么,能否从这些植株所结西瓜的果皮颜色直接判断出这些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三倍体呢?请用遗传图解解释,并作简要说明_。19.(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条。(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和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RY)杂交,F1

12、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结果预测:.若_,则是环境改变;.若_,则是基因突变;.若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2

13、0.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_幼苗。(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获得纯合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杂交,如果 _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_。

14、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错误;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因基因突变等内因而发生变化,C错误;地理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错误。2.【答案】B【解析】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3种;B正确;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C错误;三对基因只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