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51591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草原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草原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草原教学设计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原教学设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技能目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草原的?(景美、人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二、学习

2、景美部分,渗透学习方法。 草原景色美丽,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草原的景色写的如此美丽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生汇报:(出示课件)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小结:天空为草原涂抹了明朗的色彩,小丘渲染了草原柔美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的活力。草原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齐读这段感受草原的美吧!、渗透学习方法:画句子、谈体会、看画面、读课文。三、自学段,体会人美。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热情好客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下面我们利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组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划出来。(出示课件)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

4、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体会蒙汉人民心灵相通。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蒙汉情深让学生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师总结: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四、拓展延伸。、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这片奇丽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族人民,可以说一说、唱一唱,吟首小诗也可以!、搜集有关少数民族风土民情的资料,了解少数民族的新发展。板书:景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草原人美:热情好客蒙汉情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