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1426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蹴鞠运动源考及历史进路分析(张树军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淄博 255049)文章摘要: 关于蹴鞠运动的研究,学界大多注重史料的挖掘与整理,而对起源于中国齐地(今山东临淄)之蹴鞠文化的现代阐释以及该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总体进路缺乏清晰且有价值的分析。本文首先从“蹴术”与“鞠术”的考证入手,探寻了女子蹴鞠运动与冰上蹴鞠运动的发展脉络,在对蹴鞠演化进路的宏观进行分析之后,指出蹴鞠国际传播的三条路径,最后指出中国传统的蹴鞠运动没有发展成为现代足球的原因并阐释了三种足球起源学说。关键词:蹴鞠运动 历史进路 源考作者简介:张树军(1968-)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理论和方

2、法论 蹴鞠,在战国策齐策一中作“蹋鞠”;在史记中作“蹹鞠”;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作“躢鞠”;汉书艺文志载,兵家技巧著录蹵鞠二十五篇,又作“蹵鞠”。汉书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载枚乘之子枚皋赋辞曰:“弋猎射,驭狗马,蹴鞠刻镂,上有所感,辄使赋之。”后汉书梁冀列传载:“(冀)性嗜酒,能六博、蹴鞠之戏”。张守节正义曰:“蹴踘,谓打球也。”可见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脚踢球的运动。颜师古在汉书枚乘传注解中云:“蹴,足蹴也;鞠,以韦(皮)为之,中实以物;蹴鞠为戏乐也。”关于蹴鞠运动的研究,学界大多注重史料的挖掘与整理,而对起源于中国齐地(今山东临淄)之蹴鞠文化的现代阐释以及该运动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总体进路缺乏清晰

3、且有价值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将先从“蹴术”与“鞠术”的考证入手。一、 “蹴术”、“鞠术”考:汉刘向在别录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由此可见,蹴鞠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种古老的踢球文化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而我们对这种艺术的认识和研究仍存不足之处。本文将从“蹴术”即踢球的技术和“鞠术”即有关制鞠的技艺入手进行研究。1、 蹴术。关于“蹴”字,孟子告子上:“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赵歧注:“蹴,蹋也。”唐齐人(临淄)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有人)扣门求籴,怒其不应,因蹴其户。”可见“蹴”者,踢也;“鞠”者,亦作“踘”,球也。虽然中国古代的“蹴”术与今天现代足球的规则自无完全相同之

4、处,但在以下的具体方法和规则上仍存在惊人的相通之处: 双队竞技法。双队竞技法又分为“跃打法”、“七人制法”、“十二人制法”、“三十二人制法”。“跃打法”是指不用球网、球门,两队相互追逐奔走,以踢球次数多且高者为胜。“七人制法”是指在球场上设一个球门,球门两根立柱设在场地中央,高约三丈。每队七人,规定只站在自己球位上踢,不准跑动换位。由一个队的“球头”将球抛踢过门,而另一队球员用规定姿势接住球,若能将球回踢过门则为胜,双方交替进行。“十二人制法”来源于东汉李尤在鞠城铭中的记载:方形的蹴鞠场,形制为为两边各六个蹴鞠门;比赛双方共有两队参加,每队只允许十二人上场;比赛有裁判,裁判要秉公执法,纠正误差

5、,不循私情;双方都要遵守裁判的裁决;如双方不服裁决,则由本地执事来最终判决。1“三十二人制法”来源于武林旧事卷四:“乾淳教坊乐部”,其中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法。竞赛时两队分工与名单:“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 跷球王怜 正挟朱选 头挟施泽 左竿网丁诠 右竿网张林 散立胡椿等 ;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 跷球朱珍 正挟朱选 副挟张宁 左竿网徐宾 右竿网王用 散立陈俊等”。从上面的史实记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的蹴鞠比赛,不论场地有多大,不论球门有多少,不论上场人数有多寡,最终都表现为双队竞赛,这和现代足球的“双队竞技”规则是相同的。 “单人白打法”。宋元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踢法,即两队分

6、列在球门的两边,球门的网上有一个进球洞,比赛时双方队员用自己认为有效地方法将球踢进洞内。据汪云程蹴鞠图谱的记载,球门是在两根竖起的高约三丈多的木竿上结一网,网上部留一直径为一尺左右的“风流眼”;比赛时双方各有六人共十二人参加,按照一定的位置分工列于球门两边,将球踢过风流眼,以踢过球的多少决定比赛的胜负。这种技术叫“单人白打法”。这种比赛方法与现代足球的定点练球的规制有相似之处。 三线出球法。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中国古代蹴鞠很早就形成了中线开球、边线发球、底线罚球的规制,这与现代足球的开球、发球与角球的的规则有相似之处。2 “筑球法”。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载: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丈许,杂

7、彩结络,留门尺许。左军毬头苏述长脚朴头红锦袄,皆卷脚 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毬头盂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衣,乐部哨笛杖鼓断。左军先以毬团转众小筑数遭,有一对次数 头,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即供毬与毬头,打大月兼过毬门,右军承得毬,复团转众小筑数遭。次毬头依前供毬与毬头,以大月兼打过,或有即便复过者胜。胜者赐以银蛊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球头吃鞭,便加抹枪。这里边谈到的“筑球法”很类似今天足球的传球法,而且中国古代的“筑球”也讲究科学性和及时性。宋代蹴鞠家把这些“筑球法”归结为“十踢法”即肩法(肩如手中持重物),背法(用背慢下快回头),拐法(拐要控膝蹲腰取),搭法(用伸腰不起头),控

8、法(控时须用双眼顾),捺法(用肩尖微指高),拽法(时且用身先倒),膝法(右膝左手略微高),拍法(胸拍使了低头觑),月兼法(何必频频问绿杨)。这样的踢球技术,已接近于现代足球运动技术了。3“六蹴法”。蹴鞠运动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到西汉时期已相当发达,唐代的蹴鞠能手把踢球的方法归结为六种,即筑、拐、蹑、搭、蹬、捻。此“六蹴法”中“筑”者,助也,乃传球、送球之技法;“拐”者,身形之变化也;“蹑”者,脚法之灵动也;“搭”者,给队友创造进球之胜机也;“蹬”者,乃现代足球之“铲法”也;“捻”者,带球之高超技艺也。古人还把“六蹴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十二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转乾坤”、“燕归巢”、“斜插

9、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海底捞月”、“阴阳分手”、“五行轮转”的十二蹴球法。4 2、 鞠术。“鞠”,或作“踘”也。李善注引郭璞三苍解诂云:“鞠,毛丸,可蹋戏。”毛丸,即以足踢的毛球。扬雄法言吾子卷第二:或问:“公孙龙诡辞数万以为法,法与?”曰:“断木为棋,捖革为鞠,亦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杨雄注解曰:“大匠之诲人也,必以规矩;君子之训物也,必以仁义。”此处表面上是指为人处事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和规范,实际上是强调“制鞠术”。下面就制鞠术的沿革来探讨中国古代鞠术变化的规律和特征。“气球”术。吹气的球,我国在世界上也是

10、第一个发明。据世界体育史记载,英国发明吹气的球是在十一世纪,较我国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气球”术是指将原填满毛发的球改用八片皮子继成球壳,内装动物胆,灌气用口吹,由于很费力,后改为“打揎法”。明代汪云程在(蹴鞠图谱)里曾对 “打揎法”加以介绍:“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 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力,乃为 适中。”健色指的是球,打揎是用一种鼓风箱来打气。 说明当时对球的气压已有规定。但对球的体积并无记 载。改用“气球”有利于腾跃,能增加比赛的精彩。“毛球”术。是指用毛发或各色布料充塞以为鞠。由于布料、毛发等的柔软性和伸展性,使得用布废

11、料、丝绸、棉花等充塞的圆球富有弹性和易掷性,并且在用脚踢球时不至于伤及身体,因而“毛球”在宋代和三国时期广为流行。昭明文选载曹植名都篇有“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句,即是说明毛球的流行程度和技法的多变性。“皮球”术。中国汉代创造了熟皮制鞠的工艺,此时期牛、羊、猪、虎、鹿等动物的皮革被广泛用于制作轻盈而富有弹性的鞠。唐人归氏子在答日休皮字诗中曰:“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燖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中休。”此处指明两点:首先,鞠是用八片尖皮缝制而成的。其次,制鞠用的皮子经过了必要的加工,即“火中燖”和“水中揉”。唐中期还出现了用动物膀胱吹气作“内胎”的气球,外部用动物皮革缝制,结构比较圆整

12、,较汉代足球有了较大进步。“肉球”术。中国古代的蹴鞠法工艺最早起源于对待战争俘虏的方法上。据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一件帛书十六经正乱记载:“黄帝身禺(遇)之(蚩)尤,因而擒之。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5由是观之,早在公元前2697年的黄帝时代用动物的内脏制鞠的技术就已出现了,而且最早是作为一种射箭训练法而存在的。此处“充其胃以为鞠”是指用人的胃作为鞠胆,里面塞进肉类的东西,缝好之后,让人拿着,用箭射击,既解战场之恨,又能训练射击技术。肉球术持续一千年后,在战国时逐渐式微。石球术。1954年到1955年间,我国考古工作者曾经两次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挖出了一种稀奇古怪的“石球”,数

13、量很多。这种“石球”表面光滑浑圆,最大的直径有6厘米,最小的有1.5厘米。经考古学家考证,这些“石球”是一种儿童玩具可踢戏的圆球。它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弹子游戏中的“弹子”,也不同于在今天中国农村仍较为流行的“毽子”,而是一种供人踢耍的石质球体。这说明在约公元前3000多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以前中国就出现了球类运动,这一点比欧洲要早三千多年。此时的石球是用坚硬的花岗岩打磨而成的,质地浑圆,适合于儿童闲暇玩耍。石球术在公元前1500年的殷代,发展成为“足球舞”或叫“鞠舞”。当时主要是在祈祷、祭祀或巫术仪式上使用,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了。二、 女子蹴鞠运动与冰上蹴鞠运动的

14、发展脉络:(一)、女子蹴鞠运动的发展与演变。现代女子足球作为一种正式的比赛起源于十六世纪的英格兰。而在中国,女子足球早在汉代就已出现了,而且还很普遍。 西汉初年,贵族与平民都喜爱蹴鞠运动。据桓宽盐铁论刺权载,西汉社会承平日久,权贵人家以“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斗鸡”为乐;而平民百姓也是“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国疾)。据清野史记载:“汉代有女子者,蹴球而溺”。这是说有一女子到水中救球而亡的事例。唐代吸收少数民族遗风,妇女解放,以健壮为美,当时尚无缠足之风,这给妇女蹴鞠创造了条件。唐代是女子足球逐渐兴盛的时期。主要表现有:女子蹴球赛。唐代不仅有了民间的蹴鞠活动,而

15、且有了官方规制的正式蹴球比赛。此时女子蹴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以踢得高、踢出花样为能事。比赛规则也很严格,裁判(女子担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要秉公执法,不循私情。军中女子蹴球戏。据唐康骈的剧谈录载:京兆府的小吏王超,一天走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见一三鬟女子,年十六七,衣装褴缕,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看渐众。”这个“三鬟女子”穿着木屐,能够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一脚把球踢了数丈高,真可谓技术水平之高!由此可见唐代女子蹴球活动之一斑。伎女蹴鞠出现,宫女蹴球发达。唐王建有一首宫词,写在寒食清明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蹴球为乐。蹴球不仅在伎院等

16、场合出现,而且在宫中大肆流行。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十六曰:“斗鸡金宫里,蹴踘瑶台边。”王建在宫词中亦说:“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庄长安清明诗曰:“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均为写宫中的女子蹴鞠活动,并为此而得赏钱。皇帝酷爱女子足球运动。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内人踢球赋的描写惟妙惟肖:“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把球、人、技艺写活了。宋代的女子蹴鞠与宋徽宗和高俅有关。公元1105-1120年的某一天,宋徽宗在宫廷外的一片空地上与一群宫女嬉戏。此时有一男子身着布衣,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