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512785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进料加工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一、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科目的设置由于企业必须单独核算外销收入,以便计算退税和进行企业管理等需要,所以必须单独设置外销收入的二级科目,以区分外销和内销收入。例如某企业即出口A产品也内销A产品,则需要在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下分别设置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外销收入和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内销收入。如果企业的出口形式分别为自营出口、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和间接出口四种模式,则需要分别按出口形式设置明细核算科目,按上例,则科目设置如下:1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外销收入自营出口(人民币金额+外币金额+数量核算)2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外销收入进料加工

2、(人民币金额+外币金额+数量核算)3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外销收入来料加工(人民币金额+外币金额+数量核算)4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外销收入间接出口(人民币金额+外币金额+数量核算)5 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内销收入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科目设置和主营业务收入的科目设置一致。二、原材料科目的设置由于按海关要求进料加工的原材料必须专门用于加工出口产品,专料专用、专料专放、专料专账,不能与国产料混放、调换顶替。所以必须单独设置进口原材料的二级科目,例如某企业除了在国内外购原材料B外,还通过自营进口、进料加工和间接进口三种方式进口原材料,其科目原材料科目设置如下:1 原材料B进口原材料自营

3、进口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2 原材料B进口原材料进料加工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3 原材料B进口原材料间接进口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4 原材料B国内原材料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包装物、辅料等科目的设置可以比照原材料科目的设置,对部分免费获得的辅料可以不记金额账只记数量备查账。三、产成品科目的设置产成品科目和原材料设置是有差异的,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内销和自营出口这两种业务行式,在实际出口以前,除非是非常单纯的订单式生产,否则一般很难判定具体那个产品会出口还是会内销,所以在产成品科目可以不按内外销进行二级科目的核算,除非你能认定这批产品确实是出口。但是如果企业还从事进料加工业务则情况就

4、复杂了,由于进料加工的原材料制成的产成品必须出口,所以产成品中必须单独核算进料加工形成的产成品,则具体科目设置如下:1 产成品P进料加工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2 产成品P非加工贸易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3 产成品P来料加工 (人民币金额+数量核算)四、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由于外资企业可以保税进口设备,这种设备一定期限(一般是5年)内不经海关批准不得转让,所以这种设备必须这设置会计科目时考虑到。一般这样设置科目固定资产XX分类XX设备保税设备、固定资产XX分类XX设备非保税设备。如果这种设备比较少也可以不通过设置科目而设置备查账模式来管理。在手工账条件下这种科目设置对统计数据是比较麻烦的,

5、例如我想查所有自营出口的收入就比较麻烦了,一般可以通过多栏账的模式来解决,但是还是很麻烦。如果使用财务软件就简单多了,将出口和进口的模式作成辅助核算(oracle可以用弹性域)就可以很方便的解决多口径统计的问题。五、外币科目的设置有出口业务一般要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设置外币账户,如果有外币贷款,则需要设置外币核算。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工贸易分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分别按财务核算方式、海关监管程序和税收征管办法的不同确定。结语:总而言之,税务筹划做为企业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财务人员所认可并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远不止本文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我们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税务筹划观念,深入研究税法规定,充分领会税法精神,做到合理筹划并纳税,以达到合理运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措施,为税收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