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0975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铁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蚌埠铁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 三 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完成了他对伦理学的探讨。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渡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罗素从来就不是为了建立伦理学体系而谈伦理学的。他的伦理视野并不像一般伦理学家那样限于个人、他人、社会的范围,而是扩展到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在本书中对政治学的思考,也不是意欲研究政治学的理论问题,而是着重探讨了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具有紧迫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罗素首先回顾了

2、自文明开始以来有组织的激情冲突,讨论了这种冲突造成的人类幸福的损失,力图找到冲突的原因,为苦难中的人类指出一条道路。罗素看到,迄今为止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这样一个可悲的世界: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而大多数人却过着比野生动物还悲惨得多的生活;人类心灵的构成目前仅仅适应以狩猎为生的阶段;人类的智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甚至无法使它保持在人猿相揖别时的程度;人类用远见缔造了政府和军队,而它们的建立却旨在保护掌权者的财产权,使他们能够骄奢淫逸地生活,大多数人则以更艰苦的劳作换取比原始状态下还少的报酬。天灾人祸频频向人们袭来,各种可怕的战争威胁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不幸超过了以

3、往历史上全部苦难的总和。罗素认为,人类命运多舛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情(即冲动和愿望)的冲突。除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外,人在政治上的愿望主要有四种;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和权力欲。占有欲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或者说是对财富的权利。它是无穷无尽的动机之一,不管你可能获得多少,你总是希望获得更多。满足是一种永远逃避着你的梦想。竞争心是更为有力的动机,它使人们宁愿忍受贫困也要把竞争对手搞垮。虚荣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动机,它随着受到的滋养而增长,但权力欲是压倒一切的,这种欲望随着权力的体验而迅速地膨胀。人类的这些愿望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也会因此而不得安宁。然而,人类不应因此就对自身悲观失望,把自己看

4、成是黑暗的、野蛮的,看作恶魔力量的化身,看作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孔上的一个污点是很容易的,但却不是全部的真理。人,正如俄尔甫斯教派所言,也是星罗棋布的苍天之子,人的躯体尽管同天体世界的伟岸身躯相比是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的,但人类却具有一经产生就惊天动地和辉煌无比的巨大能量,她能够映照出整个宇宙世界,以想象和科学知识跨越时空的千山万壑。人类的激情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材料,它能够为环境、教育和机遇所影响。政治上的各种愿望既可以引向有益的行为,也可以引向有害的行为,倘若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为各种激情找到无害的出路。人类,不仅要把大自然看作自身的敌人,把人生看成一场制服大自然的斗争,而且要以体现自身特质的精神去

5、超越现实世界,构造新的幸福的世界,人类的出路就在于改变激情,改造自身。这是罗素伦理思想的真谛。(节选自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前言)1对第一段画线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素不是为建立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而是在为人类寻找出路,因此由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B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他人和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C在罗素看来,从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是合乎情理的,因此,罗素不想为了建立封闭的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D罗素之所以不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伦理学体系,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过渡到对政治学的研究,

6、就无从为人类寻找出路。2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概括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特点和政治学关系密切,突出罗素伦理学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征与其伦理研究的目的。B第二、三两段介绍罗素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二段陈述其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反思,第三段陈述对人类苦难根源的分析。C最后三段批评罗素对人类前途的看法:人类如果不能为激情找到出路,就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充满了悲观主义的色彩。D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一总”结构;正文部分则采用了层进结构,基本上吻合于“是什么为什么一怎么样”这一思路。3下列对罗素伦理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平等的现象,现行的政治制度只是旨在保护

7、少数人的特权,这一切都是人类用知识创造的,所以知识即罪恶。B人类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具有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与权力欲这四种基本愿望,只要它们不会消失,人类就不得安宁。C人类要追求“全部的真理”,不要盲目妄自尊大,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软弱无力和满是污点的。D人类要建设一个幸福的世界,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样要征服自己,其核心就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将自身的激情引向有益的行为。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秦 士 录 (节选)宋 濂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

8、辱。” 一日独饮,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酒酣,解衣箕踞。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四库书从君问。”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

9、千言,袖谒之。阍卒不为通,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弼环视四体,叹曰:“

10、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注释秦:地名,今陕西一带。阍(hn)卒:守门的兵士。槊(shu):长矛。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贱:轻视。B两生素负多才艺 负:依仗C阴戒善槊者五十人 阴:阴险。 D两生相顾惨沮 顾: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然则何时而乐耶B君等伏乎未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阍卒不为通,连击踣数人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D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11、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选取了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生动地刻画出邓弼英勇雄壮、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个性。B邓弼强迫两位儒生喝酒,并让两位儒生拿七经来考问他。他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痛骂了两位儒生,显示了邓弼博学而又傲慢的性格。C文章描写了邓弼空怀文经武略,最终老死尘埃而不为时用的经历,以此来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叹和对社会的讽喻。D宋濂散文,素以简洁质朴见长,而这篇文章却别具一格。叙事曲折生动,不时穿插几笔描写,略作点染,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7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译文: (2)王自临

12、观,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8.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形象。(4分)_9.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_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_,(2)_。(3)_, (

13、4)_。(5)_,(6)_。 (杜甫蜀相) 乙:(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辛弃疾水龙吟)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