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0903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信息技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 性、先导性产业,也是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全力布局的竞 争高地。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 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当前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存 在整体大而不强、龙头企业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产业大升级、行 业大融合的态势,加快电子元器件及配套材料和设备仪器等基 础电子产业发展,对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 代化,乃至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 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提升保障能

2、力和产业化 水平,支持电子元器件领域关键短板产品及技术攻关,特制定 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 一 )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做强电子元器件产业、夯实信息技1术产业基础为目标,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支持重点行 业市场应用,建立健全产业链配套体系,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 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安全。(二) 总体目标到 2023 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 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

3、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 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 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 21000 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 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 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 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 善。企业发展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 子元器件企业,力争 15 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 100 亿元,龙头 企业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

4、增强。二、重点工作( 一 )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面向电2路类元器件等重点产品,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专利、技术壁垒,补足电子元器件发展短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专栏 1 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电路类元器件。重点发展微型化、片式化阻容感元件, 高频率、高精度频率元器件,耐高温、耐高压、低损耗、高 可靠半导体分立器件及模块,小型化、高可靠、高灵敏度电 子防护器件,高性能、多功能、高密度混合集成电路。连接类元器件。重点发展高频高速、低损耗、小型化的 光电连接器,超高速、超低损耗、低成本的光纤光缆,耐高 压、耐高温、高抗拉强度电气装备线缆,高频高速、高层高 密

5、度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封装基板、特种印制电路板。机电类元器件。重点发展高压、大电流、小型化、低功 耗控制继电器,小型化、高可靠开关按钮,小型化、集成化、 高精密、高效节能微特电机。传感类元器件。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 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 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新型 MEMS 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微 型化、智能化的电声器件。功能材料类元件。重点发展高磁能积、高矫顽力永磁元件,高磁导率、低磁损耗软磁元件,高导热、 电绝缘、低损 耗、无铅环保的电子陶瓷元件。光通信器件。重点发展高速光通信芯片、高速高精度光3探测器、高速直调和外调制激光器、高速调制器芯片、高

6、功 率激光器、光传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高速驱动器和跨阻抗放大器芯片。构建多层次联合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 所加强合作,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探索成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加 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 研发力度,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 台。鼓励各地围绕特色或细分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 化,形成差异化发展。完善知识产权布局。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开展国内外知识 产权布局。探索建立专利池,围绕电子元器件开展专利分析和 预警。开展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工作。(二) 强化市场应用推广支持重点行

7、业市场应用。实施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在 智能终端、5G 、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 行业推动电子元器件差异化应用,加速产品吸引社会资源,迭代升级。专栏 2 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智能终端市场。 瞄准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无人机、 VR/AR 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推动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微型大电流电感器、微型射频滤波器、微型传感4器、微特电机、高端锂电等片式化、微型化、轻型化、柔性 化、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应用。5G 、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市场。抢抓全球 5G 和工业 互联网契机,围绕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建设, 重点推进射频阻容元件、 中高频元器件、特种印

8、制电路板、 高速传输线缆及连接组件、光通信器件等影响通信设备高速 传输的电子元器件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把握传统汽车向电动 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 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电容器 (含超级电容器) 、 电阻器、频率元器件、连接器与线缆组件、微特电机、控制 继电器、新型化学和物理电池等电子元器件应用。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利用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智能 化升级的机遇,面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重 点推进伺服电机、控制继电器、传感器、光纤光缆、光通信 器件等工业级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高端装备制造市场。面向我国蓬勃发展的高铁列车、民 用航空航天、

9、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能源装备等高端 装备制造领域,推动海底光电缆、水下连接器、功率器件、高压直流继电器等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强化产业链深层次合作。推动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材料和 设备仪器企业、整机企业加强联动,共同开展产品研制,加快5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应用。 引导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 盟、资本合作、技术联动等方式,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加速创新型产品应用推广。面向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物 联网、新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需求,开发重点应用领域急需的 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电子元器件,推动整机企业 积极应用创新型产品,加速元器件产品迭代升级。( 三 ) 夯实配套产业基础突破关键材料技术。

10、支持电子元器件上游电子陶瓷材料、 磁性材料、电池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等工艺与辅助 材料,高端印制电路板材料等封装与装联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提升配套能力,推动关键环节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产业化。提升设备仪器配套能力。支持技术难度大、应用价值高、 通用性强、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带动大的配套电子专用设备与仪 器,如刻蚀显影设备等工艺设备、显微 CT 等检测分析仪器的 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设备仪器质量和可靠性水平。健全产业配套体系。鼓励和引导化工、有色金属、轻工机 械、设备仪器等企业进入电子元器件领域,开展关键材料、设 备的研发和生产,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发展,增强试验验证能力,提

11、升关键环节配套水平。( 四 )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搭建数字化设计平台、全环境 仿真平台和材料、工艺、失效分析数据库,基于机器学习与人6工智能技术,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系统,开展智能工厂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专栏 3 智能制造推进行动推广智能化设计。引导国内软件企业开发各类电子元器 件仿真设计软件,鼓励使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 开展工业设计,提高企业设计水平。加快智能化改造。围绕连接器与线缆组件、电子变压器、 电声器件、微特电机等用工量大且以小批量、多批次订单为 主的分支行业,探索和推广模块化、数字化生产方式,加快 智能化升级。培

12、育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和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的分支 行业,探索工业互联网建设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行业开 放共享业务系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推广绿色制造。推进全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快应用 清洁高效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 度,实现绿色生产。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结构设计,开发高附 加值、低消耗、低排放产品。制定电子元器件行业绿色制造相关标准,完善绿色制造体系。专栏 4 绿色制造提升行动建设绿色工厂。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引导电子元器件企业建7设绿色工厂,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提升工 程,鼓

13、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处理污染物并实时监 控,将企业的环保执行措施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生产绿色产品。严格执行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 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骨干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 的绿色化设计,加快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高可靠、长 寿命、易回收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应用。发展绿色园区。加强电子元器件相关产业园区企业与其 他企业的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展循环经济,加 强余热余压废热资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搭建绿色供应链。支持骨干企业实施可持续的绿色供应 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加强对上游供应 商的环保考核,优先将绿色工厂发展成供应商,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培育优质企业

14、。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 方式整合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合规履 责和抗风险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 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五 ) 促进行业质量提升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标 准研制,持续提升标准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引导社会团体加快 制定发布具有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和8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质量品牌效益。优化产品设计、改造技术设备、完善 检验检测,推广先进质量文化与技术。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 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

15、象和影响力。 开展质量兴业、 品牌培育等活动,定期发布质量品牌报告。优化市场环境。引导终端企业优化电子元器件产品采购模式,倡导优质廉价,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肆意炒作 等非理性市场行为,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开放、有序的市场 竞争环境。( 六 ) 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建设分析评价公共平台。支持有能力、有资质的企事业单 位建设国家级电子元器件分析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质量品 质和技术等级分类标准建设,围绕电子元器件各领域开展产品 检测分析、评级、可靠性、应用验证等服务,为电子系统整机 设计、物料选型提供依据。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地方、园区、企事业单位建设一 批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与交易、科技成果评价、 市场战略研究等服务。鼓励建设专用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为 MEMS 传感器、滤波器、光通信模块驱动芯片等提供流片服务。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领域众创、众包、 众扶、众筹等创业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建立一批基础电子元器 件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鼓励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9市场应用及推广等扶持。( 七 ) 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等院校优化相 关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院士和博 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