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08716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秸杆养牛项目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县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1.2项目建设性质扩建1.3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申报单位:*县庄户奶牛场法人代表:翟1.4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项目申报单位:*县庄户奶牛场法人代表:翟1.5项目建设单位企业性质个人独资企业1.6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6.1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在*县全县范围内,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庄乡的西李、曹庄、西小、西杨、平头楼、贾村,神乡的夏神、菜园,寨镇的董夏、郎屯、南阳、桃圆,*镇的大贾、南赵、前保,流乡的西流、苏田、苏章、故现等28个村。项目建设单位*县庄户奶牛场位于寨镇邢秋村东。1.6.2建设规模:建设*县庄户奶

2、牛场品种改良总站,规模达到存栏奶牛1210头,年产良种犊牛968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奶牛1400头,总产鲜奶7381吨(305天)。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年增加良种犊牛184头,年增加鲜奶2897.5吨(包括新增加奶牛存拦230头的产奶量,也包括原存栏奶牛经改良后新增加的产奶量)。在全县5个乡镇建设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每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奶牛存拦300头,产良种犊牛240头,产鲜奶2287.5吨。5个奶牛品种改良站(点)共计奶牛存拦1500头,产良种犊牛1200头,产鲜奶9150吨。1.6.3建设期限:三年(2007年2009年)1.6.4建设内容1.6.4.1秸秆处理体系建设1.

3、6.4.2秸秆养牛示范场品种改良总站建设1.6.4.3品种改良体系建设1.6.4.4技术培训体系建设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为1140万元,其中建设资金34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在建设资金中用于建筑工程投资245.5万元,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77.5万元,技术培训费10万元,前期工作费5万元,其它费2万元。1.8资金筹措1.8.1建设资金340万元1.8.1.1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50万元;1.8.1.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5万元;1.8.1.3项目建设单位自筹80万元;1.8.1.4项目建设的5个小区受益群众自筹35万元1.8.2流动资金8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建设的5个

4、小区受益群众自筹解决。1.9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县地处*省中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海河平原产粮区,辖二镇四乡,169个行政村,有居民4.65万户,其中农业户3.6万户,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8万亩。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1.7万吨。农业总产值597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0315万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4。全县肉类达到2.8万头,出栏0.9万头,其中奶牛5000头。2005年完成秸秆青贮8.5万吨(鲜重),完成秸秆微贮氨化1.1万吨,秸秆处理利用率33.6,农户户均养牛1.03头。几年来,*县畜牧水

5、产局先后承担了“*省草业基地建设”、“*省奶牛小区建设”等项目,使养牛业成了该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了解决该县在养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展该产业,同时,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秸秆资源,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该县建设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是十分必要,一是可以改变该县传统养牛方式,提高养牛科技含量,使农民更快富起来;二是可以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测算,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2970.9万元,新增利税255.1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5.86,投资回收期6.72年(含建设期3年)。由此表明,该项目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

6、十分理想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理由充足,生产技术有保证,项目承办单位可靠,当地群众积极性高,项目设计合理,管理方案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同时该项目的建设避免和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项目通过秸秆的开发利用,通过过腹还田,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附表1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产业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以优化品种、提

7、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业,推广节粮型草食牲畜技术,作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中更提出了“养殖业要主攻草食型饲料”,因此秸秆养牛项目是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肉、蛋及养殖水产品产量已连续十多年名列世界第一,年增速度达10,近年奶业也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2003年我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933、2607和1849万吨,肉类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蛋为2倍,但奶人均占有量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很远。我国畜牧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是:饲料资源短缺,特别是

8、粮食数量将长期困扰养殖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近年粮食产量一直只有4.3亿吨,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38,饲料粮缺口仍在4000万吨以上。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的比重将分别达到40、45和50,饲料粮问题将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约有73的肉类由草转化而来,澳大利亚为90,而我国仅有6-8的肉食由牧草、秸秆转化而来。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年出栏生猪达5亿头以上。养猪业主要消耗粮食等饲料,粮猪比高达4:1到6:1,这成为饲料用粮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养禽业为世界第二,也是以消耗饲料为主的。而作为节粮型

9、的草食动物饲料养殖业在我国相对较为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而市场上对牛肉、羊肉及奶牛产品的需求很大,价格也较高。我国虽然拥有天然草原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但牧区畜牧业对我国畜产品贡献率仅为10-15。据FAO公布资料,我国黄牛存栏1.04亿头,居世界第三位,山羊1.27亿只,绵羊1.43亿只,均居世界第一,另外水牛2200万头,还有骆驼、鹿、兔、马等草食动物。通过科学利用秸秆饲料,加工处理形成反刍动物的主要口粮,必将加速肉牛、肉羊、奶牛等反刍动物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肉类结构不合理状况和乳制品人均偏低的现象,对草原生态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质量

10、意识、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特别是有机食品的需求将直线攀升。牛、羊、兔等肉食和奶,营养全面、品质好,特别是对安全卫生非常关注的今天,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安全意识直接引导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决定消费的数量。猪、鸡等高耗粮、高脂肪的食品消费会越来越少,节粮型草食牲畜、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消费会越来越多。2.1.2在*县实施畜牧养牛项目的现实意义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土地沙化、水资源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威胁着人类生存条件和质量,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

11、了极大影响。在跨入21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围绕京津风沙源头进行治理、21世纪水源工程、一退双还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并将生态环境的治理列入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禁牧舍饲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禁牧舍饲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必要手段。*县是一个农业县,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畜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有利用秸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条件。通过秸秆养牛示范县建设,发展舍饲饲养,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能促进我国秸秆养畜业的发展,提高秸秆利用率。我国秸秆

12、资源量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其数量相当于北方草原打草量的50多倍,但其利用率仅有20-30,而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掉。若秸秆通过加工处理过腹还田,利用率将达40以上。2.2.2是保证向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牛奶的迫切需要。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耗牛奶量为300到400公斤,而我国仅为18公斤左右,从牛奶消耗水平来看,我国和我省的人均年消耗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2.2.3能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大力发展草食牲畜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气候、地理、水资源、天然草山草坡资源和退耕还草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二是有效利用牛屠宰加工的副产品资源来

13、发展与之相关的行业,如制革、制药、工艺、添加剂等的发展,另外带动了与之相关的运输、饲料机械业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三是利用牛粪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用于无公害作物和花卉栽培、改良土壤。因此,本项目实行农牧业产业化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对于综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保护和净化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3.1国内市场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膳食营养结构逐步向高蛋白、低脂肪及营养丰富的无公害或绿色食品方向转变,牛奶将逐步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加之学生用奶计划的实施和全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牛奶占有量将大幅度提高,牛

14、奶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发展奶牛养殖具有广阔前景。3.2国际市场预测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欧美暴发了疯牛病、口蹄疫等疫病,欧盟牛肉销售量下降27,疯牛病潜在的蔓延趋势使得欧美牛肉及奶制品市场受到威胁,生产者和消费者已经遭受严重损失。奶类的世界市场实际价格高于趋势价格,趋势价格也是上升趋势,且上升的势头比较强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习惯将会发生变化,奶的消费将会日益增长。因此,秸秆养牛项目实施后,草食牲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是完全可能的。3.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本项目的主导产品有如下优势:一是生产成本低,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该县秸秆资源丰富,如玉米秆、稻草等在11.7万吨

15、以上。二是该县周遍秸秆资源丰富,价格很低。三是劳动力供应十分充分,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四是科技含量高,广泛应用秸秆氨化,粉碎制粒,青贮等技术、奶牛冷配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等,生产的产品优质、高产、高效、安全。3.4区域优势分析*市*县位居京、津、石家庄、济南四大城市腹心地域,通讯发达,交通便利,石家庄青岛308线国道东西横穿,*天津公路南北贯通,东临106国道,西连107国道,青银高速从该县经过,为养牛生产的加工和产品的销售提供了运输保障。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4.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在*县全县范围内,涉及5个乡镇,主要分布在荆庄乡的西李、曹庄、西小、西杨、平头楼、贾村,白神乡的夏神、菜园,寻寨镇的董夏、郎屯、南阳、桃圆,*镇的大贾、南赵、前保,西流乡的西流、苏田、苏章、故现等28个村。项目建设单位*县庄户奶牛场位于寻寨镇邢秋村东。4.2建设条件4.2.1项目建设区基本情况*县地处*省中南部,属黑龙港流域海河平原产粮区,辖二镇四乡,169个行政村,有居民4.65万户,其中农业户3.6万户,总人口1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万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8万亩。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7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1.7万吨。农业总产值59750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0315万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34。全县肉类达到2.8万头,出栏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