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50651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人福利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通用5篇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通用5篇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1今天早上与几位校友拜访了泥城建国养老院,一开场到敬老院之后,我们都略微的显得有点为难,因为不知道要和老人们说点什么,但是学姐说要学会问候诸如老人的生活情况以及身体安康这些之后,我们才和老人们聊了起来,气氛才显得不那么为难。然后我和我的同学就开场给老人们唱一些民歌,红歌或者是山歌,这让老人们开心起来,待我们唱完他们还给我们鼓掌,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终于和老人们打成一片了。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出一份力,让敬老院的老人们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如今中国社会

2、正逐步走向老龄化的社会,老人的数量势必也会有所增多,所以我们应该给予老人们多一点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老人也是人,不能因为人老了就坐视不管,毫不关心,他们为培育新一代奉献了自己的光阴,为祖国的富强建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老人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释放自己的活力,使我们感到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别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心,有义务去关心他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所以,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呼吁更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通过实际

3、的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心,让老人们感受到我们广阔志愿者的爱心!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2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经济突飞开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院利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馨、爱的呵护。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亲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亲爱自己。会懂得孝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翻开心胸去接纳福利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慰问福利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经过这些年在福利院的工作生活,老人的经历及生活让我感动与震撼,使我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这些年,我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关爱,为他们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老人叠被子、擦桌子、清扫房间卫生、和老人聊天、搀扶老人下床走路、洗澡、洗碗筷、打水等等。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去关心这些需要临终关心的老人,因为他们曾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美妙生活。他们理应得到这种爱。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加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爱的力量不断的壮大!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3与老人交谈是一种阅读,从他们

5、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他们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书,同样是丰富的经历,却是不一样的经历。尽管老人的话常常是支离片语、罗嗦重复,甚至是语不达意,但假如你耐心地倾听,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会是一次宏大的收获旅程。该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矛盾,局部工作人员会对老人恶语相加、背后漫骂,外表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人手少、任务重,老人又常常因为身体安康问题,事情不断,比方老人失禁,工作人员不理解认为是老人与其作对成心所为。又比方老人身体疼痛不做下楼端饭等事,工作人员便认为是老人懒惰,老人很想自己动手却实在是有心无力。其实,除了双方缺乏交流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如全日护工蒋阿

6、姨,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轻的厨师“小胡”也有意要分开福利院。我想长期存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势必让老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和谐的关系也会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耐心和热情。该福利院的老人,虽然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但互相交流却很少,因此许多老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抑郁,是老人长期孤独的结果。所以老人应当主动地寻找自己的快乐,主动与朋友、别人沟通,克制自己的孤独感,这样情绪也会走向良性循环,也助于进步自身的免疫才能。仅仅在我们理论的6天里,我所见到的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心很多,他们送来了营养品,也送来了关心和温暖。在目前,老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已经令他们满意,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精

7、神上的关心。令人惊喜的是,中学生已主动走进福利院来关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很多同学和亲人愿意参加我们,因此希望社区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方便志愿者提供效劳。作志愿效劳者,虽然短暂,但我们的绵薄之力星火之暖仍然让老人倍感温暖。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4福利院,一个熟悉而又生疏的名字。熟悉是因为经常在电视上听到这个名字;生疏是因为我们条件的限制,从没有去过福利院看过。这次能和班级的同学们一起去,让我有了很多感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一位老人都需要一份关心。怀着这份心情,班级团支部组织局部团员前往良乡福利院慰问那里的老人,在这次活动中我感悟了很多。刚到敬老院一

8、开场,我们选择与老人增进感情,在与他们聊天的同时,我被他们淳朴节省的生活态度所感动,生活在这里的很多是患病老人,他们或许看不清、听不清,但脸上无一例外都洋溢着对生活知足的点点微笑,正是那笑令我感到他们那种历经沧桑的淡然与祥和。后来,有不少志愿者在庭院里与老人畅聊,他们或叙往事,或谈人生,或论趣事,慰问时间虽短,却饱含着我们对老人的深深祝福与敬意。在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细心的给我们讲述她所经历的人生,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分开时,老人们眼中流露出不舍与感动,我突然感悟到这里的老人就像是大树一样,在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在这里收获人生的安宁与淡泊。其实,生活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和一群同龄人聊聊天,没人打搅的

9、晒晒太阳,少了一份喧哗,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勾心斗角,多了一份坦诚相待;少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快乐。老人世界,不会因为失去老伴而形影孤单,也不会只有两位老人的相对无言,更不会因为儿女没来探望而焦躁不安,福利院的世界,是老人回归社会的世界,也是年轻儿辈奉献爱的世界。同时,我也对奉献精神获得了更加深入的领悟,我想:每一位志愿者都像一条溪流,清澈心田,汇入志愿者队伍的大海中,带来海阔天空的美妙;每一位志愿者都像是一米阳光,温暖别人,聚到志愿者队伍的光束里,带来普照大地的温暖。老人福利院社会理论心得体会5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场接触到“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了,只知道这是一个真理,值得让天下所有子女铭刻于

10、心并付诸行动。今天我们六个人一起去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看望那些老人,沿途还在紧张到底要怎么跟那些从没见过的老人交流,可是到了那里,发现根本就不需要紧张,他们只是一些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慈祥的得意的老人。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很快乐,脸上的笑容让人看了也会觉得这世界很美妙。他们的年纪应该都是在七八十岁了,在他们眼中我们也许就像他们的子孙似的,因此他们也很乐意跟我们交谈,对我们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也一一耐心的答复了。看到他们的笑容,我想即使他们没有家人环绕身边,但有像自己子孙一样的孩子陪他们聊天,至少如今他们也是幸福的。但假如没有我们的到来呢,他们就单独坐在走廊上发愣吗?想想很辛酸通过聊天我理解到有些老人

11、子孙满堂,但没有人会愿意来看他们,听到他们这样说,心里不是没有震惊的,但我想我根本无法体会到他们内心真真切切的悲伤,会觉得自己对于家人就是负担而感到悲哀吗?还是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些问题不敢问也不能问他们,太残忍了。我不想把这个问题延伸到整个社会或整个国家那么大,只是会想想以后我会对自己的父母怎么样,或是以后我的子女会对我怎么样以前总觉得是一家人就应该和和睦睦地住在一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吧,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牵绊。子女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父母就把父母送到了福利院,然后会很久很久不来看父母,我很疑心有什么工作可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忘记自己的父母,当然这也许是我还没被生活所累而产生的简单认知。生活真的需要抛弃掉被自己定义为包袱的老父母才能顺顺利利进展吗?或者会有很多人认为工作远比父母重要吗?对于如今的我,我可以想到的将来是跟日渐衰老的父母一起度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都不能抛弃。即使老人到福利院住是一种趋势,但我始终相信有家人陪在身边他们才能感受到平安,也只有对家人他们才敢大胆地提出生活上的需求。说到号召,永远都没有缺少过,我只想说每个人都应该将父母的恩情铭刻于心,不要在他们为了我们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劳累而衰老后把他们当成一种阻碍我们奔向更好生活的包袱,他们老了之后需要一个充满爱的肩膀来让他们依靠,而我们就应是他们可以信赖和依赖的对象。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