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0650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阅读之我见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阅读;问题;对策移动互联网阅读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现阶段使用移动阅读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规模性增长态势,商业模式愈来愈成熟。移动互联网阅读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大众性。我国手机用户数冲破13 亿,每百人有 95.5 部手机。2015年我国 4G 手机用户总数达3.86 亿户,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 29.6%。二是 ?S 身性。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比传统阅读方式更有优势。三是可推送。移动阅读的获取相比传统出版获取更方便快捷。四是成本低。移动阅读免去了纸张、印刷、物流等成本,相比传统出版更具价格优势。 移动互联网终端具有随地、 随时、任意人群的特点,比报纸更互动,比广

2、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互联网更普及。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2015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 30794.6 亿元,增幅达到 129.2%。综合阅读类月均渗透率达 6.4%。新闻资讯类应用普及率和渗透率处在较高水平,达47.4%。现代生活节奏快速。人们接受信息的时间趋向于碎片化,资讯 /阅读类的应用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获取资讯和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需求。中国内地传统出版在稳定增长的同时,数字出版得到快速增长。数字出版内容和产业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进一步增强,随着 4G 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中国数字出版业快速增长。出版社是传统阅读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移动互

3、联网发行平台和内容格式将成为产业链的中心。也是标准化价值最大化的核心所在。先来看一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以便对两种出版形式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对比。纸质出版产业链分为 “作者 -出版社 -印刷 -批发 -零售 -读者”。盈利模式为内容收费为主。现在出版社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直至目前民营书商还无法获得出版书号资质。发行方面,非教材发行已经放开,教材发行权仍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系统手中。数字出版产业链分为“作者 -出版社 -数字发行平台 -运营商(支付) -终端商 -读者”,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参与厂商更多(包括运营商和技术厂商等) 。数字出版流程的组织方式更为丰富,互动性更强,

4、如个人出版图书更方便,未必要通过出版社,如博客;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更畅通,读者可以参与到作者的创作中,甚至影响作品的最终结局。通过对传统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产业链的介绍,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移动互联网阅读时代,产业链融合趋势明显,发行平台(即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平台)将成为产业链的核心,因为平台是与各方发生关系的核心关键点,行业监管和标准化重点是从传统出版社向移动互联网发行平台转移:国家工信部和出版总署对于移动互联网阅读的监管和标准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版的监管和标准化重点在于出版社(书号管理),移动互联网阅读的监管重心在于移动互联网发行平台(传播通道)和阅读终端客户端;移动互联网阅读的黏性

5、在于内容。内容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和内容发行平台的开放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本需求,内容格式标准化的需求非常明显。一、移动互联网阅读突出存在的问题1.随着电子书等数字产品的网络传播,很多作品被恶意篡改,其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无法保障。产业链开放性影响了内容的安全。国内80%用户终端是通过开放性市场获得数字出版物的,整个传递过程面临着非授权访问服务、内容安全和完整性威胁、网络病毒泛滥、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缺少整体安全管理系统,制约了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2.数字出版标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内容集成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互联网领域,中文标准严重缺失,4000 项国

6、际标准中只有 3 项由中国制定,导致对包括中文在内的多语言支持不足,且文字、音乐、图像、视频的整合能力较弱。二、移动互联网阅读持续发展的基础1.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但目前我国内地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仅为 49.3%,61.2%的国民对自己阅读的情况很不满意。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呼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提升全民阅读率,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市场用户的需要。调研发现, 95%手机上网用户,愿意用碎片时间进行手机阅读,手机上网已成为主流的网络接入方式。在手机上网人群中,移动阅读已成为最近半年使用最多的应用之一,使用比率均在50%以上,更有超过 85%的手机上

7、网用户愿意试用手机阅读功能、超过一半的人愿意付费阅读,尤其是一些热门小说和名家新作。三、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移动互联网阅读,出版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版权保护。版权保护环境决定产业规模,模式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虽然政府加强了保护版权的立法(例如新著作权法的出台)、技术能力(数字版权保护 DRM )在进步,但若使国内数字出版的版权环境良性发展,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2.移动互联网阅读依然是以内容为王的时代。平台自有运营商来完善,出版社则需要以内容为主,针对目标人群,开发出适宜移动互联网阅读的选题。目前的移动阅读大多是文艺类的图书,以小说为主,阅读面狭窄。应开发移动教育资源,多方位扩展

8、移动阅读面。3.加强移动互联网阅读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及手机出版产业内容格式标准化的书库建设。4.利用移动运营商发展。出版社(版权代理公司)拥有优质图书资源和图书版权,可以利用运营商和优秀的手机阅读运营团队和丰富的增值业务运营经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由出版社(版权代理公司)授权运营商使用其图书资源,接入手机阅读基地,打造出版社(版权代理公司)全新的图书发行渠道。无论是快餐式移动互联网阅读还是高端的移动互联网阅读,都是社会不同人群根据自己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行为,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服务的成熟,移动互联网阅读必将极大满足全社会各个社会群体各种个性化阅读需求。出版社应对适于移动互联网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从而使出版业的利润获取最大化,也为提高全民阅读和国民素质尽出版人的一份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