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505452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10(附答案详解)(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案例题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融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往下沉,直到淹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驴子为何死于非命。(2)运用真理与谬误关系原理,说明驴子的错误。(3)运用日常生活中一例,说明人类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答案】答:(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a 感性认识有待于

2、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2. 多选题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问题1选项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答案】C;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 判断题在信息时代,网络关系、信息关系都是社会的基本关系(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社会的本质【

3、解析】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关系的关系,网络关系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重要的社会关系,但不能把网络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物质关系,所以它不能算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4. 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 )。问题1选项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 单选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问题1选项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C.保护生态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

4、】【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本题选A。6. 判断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重大成果(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并创新发展的

5、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个重大成果。故本题说法正确。7. 单选题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问题1选项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国两制8. 单选题2006年1月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问题1选项A.叶笃正和吴孟超B.丘成桐和陈省身C.王大衍和李四光D.周培源和谈家桢【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解析】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叶笃正与吴孟超两位科技工

6、作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故本题选A。9. 单选题社会经济基础是指( )。问题1选项A.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D.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属于经济基础的定义。故本题选A。【点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0. 单选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问题1选项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立党为公C.坚持从实际出

7、发D.坚持为人民服务【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解析】江泽民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其中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故本题选A。11. 单选题发展的实质是( )。问题1选项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场所的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解析】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故本题选D。【点拨】事物数量的增加、事物场所的变化属于量变的内容,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属于质变的内容。1

8、2. 论述题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请你谈谈如何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答案】答:(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对国家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析】

9、【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13. 单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问题1选项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4. 单选题作为整个认识过程起始环节的是( )。问题1选项A.实践B.理论C.感觉D.概念【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解析】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10、。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B项理论是人类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论题论据论证的逻辑推导过程来认识、把握世界的逻辑体系,包括知性认识阶段的理论和理性认识阶段的理论;C项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D项概念是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因此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点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5. 单选题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问题1选项A.联系B.从质变到量变C.发展

11、D.量变【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解析】发展是变化的基本趋势。故本题选C。【点拨】事物是运动、变化着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 单选题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问题1选项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17. 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特征有( )。问题1选项A.直接现实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阶段性【答案】

12、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特征【解析】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项阶段性不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ABC。【点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18. 单选题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 )。问题1选项A.自然环境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答案】C【解析】【考

13、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19. 单选题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问题1选项A.对立和统一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肯定和否定的观点D.绝对和相对的观点【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解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A项对立和统一的观点、C项肯定和否定的观点、D项绝对和相对的观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但不是总观点和总特征。故本题选B。【点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20. 单选题推进强军事业,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牢固树立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 )。问题1选项A.凝聚力标准B.攻击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战斗力标准【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解析】军队把战斗力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