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50493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陇上江南璀璨明珠 天水市市情简介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处,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万,有汉、回、满等27个民族。天水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交汇处,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写到:“甘肃人说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饶,人物秀丽的地方。” 天水的基本市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大优势: 一是区位条件相对优越。天水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之

2、一,自古以来就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陇海铁路横贯全境,国家重点工程天水?宝鸡高速公路投入建设,天水机场正在改扩建。310、316国道连接东西,和西安、成都、兰州、银川四个省会城市的直接距离大体相等,是沟通陕西、四川、宁夏、甘肃四省区的交通枢纽。具有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带动能力。 二是旅游资源丰富。天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694年的建城史。1992年,江泽民同志题词“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构成了天水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吸引着海内外众多

3、宾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伏羲文化、大地湾原始部落文化、秦国早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构成了天水文化的主脉络,也赋予天水分布广泛、特色显著、异彩纷呈的旅游资源,使天水成为中国西部著名的旅游胜地。 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风景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处。包括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古石窟6处,伏羲庙、兴国寺、南郭寺等古建筑50处,原始部落及秦汉古遗址86处,诸葛军垒、天水关、街亭等古战场遗址10余处等。位于市区西关的伏羲庙,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场所。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距今8300年至4800年。麦积山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

4、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素有“东方雕塑馆”美誉,现存194个洞窟,保存了十六国后秦至清代的泥塑和石雕78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向联合国申请世界历史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天水已被列入国家“丝绸之路”专线游、“麦积山石窟一日游”和甘肃省“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三大石窟专线游、“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访古及祭祀活动”寻根访祖游等重点旅游线路。 三是加工工业基础较强。天水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是全国六大中低压电器生产基地之一。有国家大型工业企业甘肃长城电器工业公司等700多家工业企业,已形

5、成机械、电子、电器、轻工、建材五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化工、皮革、烟草、塑料、工艺美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400多个系列3200多个品种,有200多种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和部、省优称号,60多种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与周边地区以能源为主的工业格局形成较强的互补性,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西部微电子航母?华微电子集团、年产10万辆电动车的天水大陆鸽高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恒兴浓缩果汁厂、杭州娃哈哈天水集团、中德合资甘肃莱茵饮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对天水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农林土特产品质优品繁。天水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

6、济作物达20多种,是我国北方的最佳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市内有林木资源2500多种,林副产品百余种,众多的农林土特产品资源,为发展种植业和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天水农业紧跟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产业,形成了规模大、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利用航空育种等高科技手段,兴建农业高科技园区,走高效优质发展模式,发展无公害生态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推出了花牛牌苹果、大地湾牌蜜桃、麦积牌葡萄、莱茵牌浓缩胡萝卜汁、禾蕊牌面粉、伊味思牌牛肉、全录王牌辣椒、甘谷月季等一批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五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天水市人口占甘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强

7、,居全省第一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8人,城乡富余劳动力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劳务输出和兴办第三产业,劳动力供给具有可靠保证。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天水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建设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东接西联、特色鲜明的大城市;建设西部重要的现代制造业聚集中心城市;建设国家重点旅游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西北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建设甘、陕、川、宁毗邻地区经济圈现代物流城市;建设甘肃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城市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特色创新、开发开放”的发展原则,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挥五大优势,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放带动战略;调整产

8、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商贸活市战略,朝着陇东南经济实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区域特色明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方向发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

9、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

10、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至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

11、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 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公里,沿河接纳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丰沛。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

12、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中华民族之根天水 天水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早在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就诞生在天水,史有“羲皇故里”、“中华之源”之称。 远古时

13、代的天水,自然环境良好,森林广布,草原遍野,气候温润,是原始人类生息繁衍的好去处。距今38000年前的“武山人”头骨化石的出土,证明这里当时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进入新石器时代,在秦安大地湾、秦州区西山坪和师赵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展示了天水远古先民们已经取得辉煌的文明成就。大地湾一期文化距今8300年,西山坪一期文化距今8200年,它们都是黄河文化区渭水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师赵村一期文化与西山坪二期文化同时,大约距今7300?6900年。这一文化正是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又是仰韶文化的直接源头。上述遗址及其文化遗存,以大量的实物清楚地反映了远古天水悠久辉煌的文明历史

14、。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该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为了进一步探索甘肃仰韶文化的渊源,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现墓葬79座,窑38座,灰坑328座,房址238处,壕沟6条,出土文物达8000多件,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在该址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和农作物黍(糜子),标志着当地农牧经济相当发达,这里也成为我国旱作物农业的的起源地。其次,三个遗址中有大量陶器出土,这是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陶器,表明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制陶工艺,且有相当比例的彩陶出土,比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屈腹彩陶盆等,这则表明天水一带

15、是我国彩陶文化的起源地。第三,大地湾等遗址陶器中陶塑的出现包括彩陶是我国原始艺术兴起的标志。第四,在彩陶中彩绘和刻画符号的发现,则是我国文字的雏形。第五,大地湾半地穴式房屋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房屋建筑。大地湾遗址被考古学家称为“原始殿堂”。该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传说中的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始祖。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就诞生在古之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以北)。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辑述的三皇本纪中说:“太昊庖牺(伏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毕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有故事说,在一个漆黑的夜

16、晚,突如其来的洪水湮灭了整个世界,伏羲女娲兄妹赤着脚板跑上高高的昆仑山巅,才算幸免于难。为使人类不至于绝种,兄妹二人结为夫妻,繁衍人类,成了华夏民族的亚当、夏娃。伏羲观天地之象,制定历法,始画八卦,创造了文字,教人民知礼,从事渔畜牧生产,还造出琴、瑟等乐器,一切开化都起源于他,从唐尧、虞舜以来,伏羲就被列为三皇之首而被人尊崇。大地湾文化的发现正好佐证了伏羲时代的存在。全国最大的公祭伏羲场所?伏羲庙,就坐落在天水市区西关。 伏羲庙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历经多次地震,清朝曾几次修复,但基本上保持着明代建筑风格。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今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朝觐祖先的圣地。天水也因为伏羲文化历史遗存的存在,素有“龙城”之称,是中华龙文化的发源地。据史书记载,伏羲祭祀始于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