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50305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遗传与育种复习笔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1 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2 变异:亲子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总是存在这种或那种差异,绝不会完全相同,这种有差异的现象就叫变异。3 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4 联会:减数分裂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纵向间的配对。5 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染色体复制而来的两条染色单体。6 非姐妹染色单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各自产生的染色单体之间互称非姐妹染色单体。7 单位性状: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8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上的相对差异。9 基因型: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生物性状表现必需的内在因素。10 表现型:指生物某一性状的外在表现,简称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11 同源染色体: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且形态、大小相同,在减数分裂前期相互配对的染色体。12 非同源染色体:不属于同一对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不能互补配对。13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控制同一单位性状的成对基因。14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点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15 完全显性:F1只表现出亲本之一的性状。16 不完全显性:F1表现性状为双亲的中间型。17 共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18 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19 完全连锁:若F2只有亲本表现型。20 不完全连锁:若F2四种表现型中两种亲本类型多

3、,两种重组类型少。21 交换值:重组型配子数所占分数比,又称重组率。22 三联体:DNA上由三个连锁碱基构成一个功能单位,决定一种氨基酸,这三个碱基就叫三联体。23 遗传密码:核苷酸序列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编码20种氨基酸和多肽链起始及终止的一套64个三联体密码子。24 简(兼)并:两种或多种氨基酸三联体决定同一种氨基酸。25 转录:DNA的遗传信息被拷贝成RNA的遗传信息的过程。26 移码突变:基因编码内缺失或增加的核苷酸数目不足是3的倍数而造成读框的移动。27 错义突变:突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28 同义突变: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的核苷酸改变但不改变编码的氨基酸,既不改变基因产物的突

4、变。29 染色体组:能维持胚子正常功能的,树木最低的一套染色体。30 单倍体:具有和该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31 非整倍体:染色体组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若干条完整的染色体的细胞或二倍体生物。32 同源多倍体: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所组成的多倍体。33 异源多倍体:由种间杂种染色体加倍而来。有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杂交形成的多倍体或远缘杂交加倍形成的多倍体。34 单体:少1条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1.35 缺体:少一对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2.36 三体:多一条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1.37 四体:多一对染色体的个体,表示为2n+2.38 基因频率:某基因占该位点基因总数的比率

5、。39 基因型频率:各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群体中个体总数的比率。40 基因迁移:由于不同群体花粉、种子或苗木的引入,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41 遗传漂移:又称遗传漂变,指在小群体中,由于抽样误差影响随机交配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的偏差。42 数量性状:分离世代性状表现连续的变异,不能明确分组,一般成正态分布的一类性状。43 加性效应:在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中,各基因独自产生的效应。44 非加性效应:由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影响表型值的作用。二、问答1经核型分析,已知杨树的染色体基数为19,即2n=2x=38。写出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1)叶38 (2)根38 (3)胚乳57 (4)胚囊母细胞38(5

6、)胚38 (6)卵19 (7)花药壁38 (8)精细胞192某树种基因型为AaBbCcddEeFF,图示可能产生的配子种类,计算雌雄配子可能的组合数。16种配子,组合数2565花生种皮紫色R对红色r显性,厚壳T对薄壳t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指出下列杂交组合的(1)亲本表现型、配子种类和比例。(2)F1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 ttRrTtrr TtRr ttRr 配子1TR:1Tr:1tR:1tr 1tR:1tr TRTrtRtrtRTtRRTtRrttRRttRrtrTtRrTtrrttRrttrrF1基因型比例:1 T

7、tRR:2 TtRr:1 ttRR:2 ttRr:1 Ttrr:1 ttrrF1表现型比例:3厚紫:3薄紫:1厚红:1薄红6控制蕃茄红果与黄果、二室与多室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写出下表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亲本表现型亲本基因型后代表现及个数红二红多黄二黄多红二黄二AaBbaaBb312101310107红二红多AaBbAabb2192096471红二黄二AABbaaBb72223100红二黄多AaBBaabb40403870红多黄二AabbaaBb709186777. 在金鱼草中,花色、叶型是分别由二对独立遗传基因决定的:R为红色,r为白色;N为狭叶,n为阔叶。用纯种红花阔叶与白花狭叶品种杂交,

8、F1为红花中宽叶。若F1自交,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如何?RRnnrrNNRrNnF2基因型:1RRNN:2RRNn:2RrNN:4RrNn:1RRnn:2Rrnn:1rrNN:2rrNn:1rrnnRNRnrNr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F2表现型:3红狭:6红中宽:3红阔:1白狭:2白中宽:1白阔RNRnrNr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rnRrNnRrnnrrNnRrnn8豌豆高株(D)

9、对矮株(d)、圆粒(R)对皱粒(r)、黄子叶(Y)对绿子叶(y)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试分析下列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基因型及比例(1)DdRRYyDdRrYy (2)DDRRYyddRryy(1)基因型比例1DD2Dddd1RR1Rr1RR1Rr1RR1Rr1YY1DDRRYY1DDRrYY2DdRRYY2DdRrYY1ddRRYY1ddRrYY2Yy2DDRRYy2DDRrYy4DdRRYy4DdRrYy2ddRRYy2ddRrYy1yy1DDRRyy1DDRryy2DdRRyy2DdRryy1ddRRyy1ddRryy 表现型比例:9高圆黄:3高圆绿:3矮圆黄:1矮圆绿(2)基因型

10、比例:1DdRRYy:1DdRRyy:1DdRrYy:1DdRryy 表现型比例:1高圆黄:1高圆绿9A与D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25%。基因型为Ad/ad的植株自交后,后代有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如何?若杂合体基因型为AD/ad,后代基因型及表型比例又如何?(1)Ad/adAdadAdAAddAaddadAaddaadd基因型 1 AAdd:2 Aadd:1 aadd表现型 3A_dd:1aadd(2) AD/ad配子3AD:3ad:1Ad:1aD 或3/8AD:3/8ad:1/8Ad:1/8aD基因型:9AADD: (213)AaDD: (213)AADd: (21+233)AaDd: (21

11、3)aaDd: 1aaDD: (213)Aadd: 1AAdd: 9aadd表现型41A_D_:7A_dd:7aaD_:9aadd三、计算1无芒白颖小麦与有芒红颖小麦杂交,F1表现无芒红颖,F2出现无芒白颖199株、有芒红颖204株、无芒红颖299株、有芒白颖38株。问控制芒颖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若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解:有芒白颖植株比例:38/(199+204+299+38)=0.051 双隐性配子比例:0.051 = 0.226 交换值:0.2262 = 0.452 = 45.2% 答:两对基因连锁,因F2四种表现型不符合9 :3 :3 :1的比例,且亲本类型多于重组类型。交换值为46。

12、2. 秋海棠红花(R)对粉花(r)、单瓣(M)对重瓣(m)为显性。今以红花单瓣与粉花重瓣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 红花单瓣80株 粉花单瓣7株 红花重瓣8株 粉花重瓣81株问这二对基因是否连锁?若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红花重瓣20株,至少应种多少株?解 交换值:7+8/80+7+8+81= 8.5% 配子Rm比例:8.5%/2=4.25% F2中RRmm个体比例:0.04252 =0.0018 F2应种株数:20/0.0018 11111株3. 已知某树种的二个连锁群如图所示,分别求出基因型为AaBb、BbCc、AaBbCc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

13、子类型与比例。 f 0 g 0 a 23 d 15 b 35 c 27AB间交换值为:35-23=12%88AB:12Ab:12aB:88ab1BC:1Bc:1bC:1bc88ABC:88ABc:12AbC:12Abc:12aBC:12aBc:88abC:88abc4已知茶花苗木群体中感病植株(rr)占9%,抗病植株(RR、Rr)占91%。感病植株死于苗期,抗病植株正常生长结实。计算经三代随机交配后,感病基因频率及感病植株比率。已知:R0=0.09 n=3求qn=? Rn=?解:q0=R=0.09=0.35设某人群三种血型的比例为:M型49% MN型42% N型9%问该人群在这一对基因上是否已达平衡状态?为什么? 已知:D=0.49 H=0.42 R=0.09解: 在平衡群体中有D=p2 H=2pq R=q2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等,说明群体已达平衡状态。6设亲本植株AA的冠幅为8米,aa冠幅为4米,F1平均冠幅为7米。求F2植株的平均冠幅。解:7 某优树半同胞实生苗高生长标准差为62cm,同龄并栽的优树无性系苗高生长标准差为4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