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50137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心智技能-培养智能人才.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心智技能 培养智能人才【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劳动者的技术能力的组成要素中,心智技能已愈来愈居主导地位。技工学校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纯传授操作技能,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尤其要重视思维能力、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有革新能力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智能人才;创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用人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用人观念也在不断化。智能型人才成为他们的抢手货。作为面向企业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技工学校,应摒弃老一套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要求,使

2、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承担工作的能力、有革新能力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动作技能,还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心智技能。一、心智技能区别与动作技能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所谓动技能,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的。在运动中,身体的肌肉骨骼运动起主导作用,而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是次要的。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从直观感觉上清楚“做什么”、“怎样做”;例如:钳工的锉削、锯割;车工的车外圆、车沟槽。而心智技能主要是指认识活动,以思维为核心。是在人的大脑内部借助于语言对事物的映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指观察、分析、判断、决策能力,是操作技能的调节者

3、。就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心智技能主要体现在实习任务完成的独立性;实习过程中的发明创造性;技巧的灵活运用性等方面。二、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模式定向,模式操作和模式内化笔者认为时勘博士提出的三阶段理论更接近于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工的实际,可以在技校生产实习教学中借鉴使用。下面以笔者拟定的心智技能专门训练课题模拟车削三角外螺纹活动的心理诊断的教案为例,尝试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应完成的教学任务。1.模式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教师对课题项目的讲解示范,使学生熟悉整个课题项目的活动结构,了解活动的实际意义,知道正确的活动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象,为下一步操作提供内

4、部控制条件。在上述课题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复习车削三角螺纹的结构,了解分析研究车削加工中产生各种毛病原因的意义,知道如何分析研究车削三角螺纹中产生毛病原因的方式方法。模式操作阶段。可由教师事先在工艺系统人为在设置故障,然后让学生运用在定向阶段讲解示范的活动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先必须将思维活动方式中的每一个智力动作结合客观动作对象逐一全面展开,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循智力动作系列逐一执行。学生可边执行,边中语报告,使智力活动向语言的执行水平转化。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重视而不见学生个别差异,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允许学生提出多种变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3.模式内

5、化阶段。模式内化阶段是指智力活动要离开书面言语形式井在口语水平上逐渐缩短,使外部言语逐渐转向内部言语,使动作在概念水平上形成,从而完成内化的全部过程。到这个阶段完成后,学生不需要用书面和口头言语将分析研究时思维活动的每一步骤一一报出,一看到某种毛病,马上就能找出根源。这时,我们可以说学生已掌握了在分析研究车削三角外螺纹活动方面的正确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获得了这方面的心智技能。三、实习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具体措施1.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实习中,学生只学会动手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用脑,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每一项基本操作,每个工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要知其然

6、,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么干能行,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多想,就能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促使技巧的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增强。这样就为心智技能的提高奠定好基础。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实习指老师应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老师本身要创新意识,决不用因循守旧,死板教条,不能许学生有出格的行为,奇异的想法。学生在实习中,采用了不同于教材上的或老师要求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作为老师应充分肯定他的创新意识,对于不生出现的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要及时给予指正,对于能够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就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不能总是依靠老师这根“拐棍”行走,独立的

7、操作能力应当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因此,老师不能老怕学生做不好,因而总是在一个工件加工前,苦口婆心地讲,面面俱到的谈,惟恐漏掉每一个环节。这样做,在实习刚开始时是好的,但时间长了,就会适得其反,抹煞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了实习中后期,老师就应该放手,逐渐让学生自己制定加工工艺确定加工方法,合理选用工夹量具。老师少参与,只是提一些建议或一些注意的问题就够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学生在机械加工生产实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想。工艺路线和加工步骤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加工途径,在讲解讨论选择路线时,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选择最佳工艺路(下接第48页) 线,以培养学生独立

8、思考问题的能力。技能比武也是极为有效的手段。在严格考试的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考件,对各种能力是一种考验,当然也是极好的锻炼机会。多组织几次严格的考试对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是非常有利的。6.经常让学生走出学校,在本地或者外地企业,特别是在一些知名企业实习、观摩参观,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让学生感受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触发灵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路。让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将来走上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培养和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心智技能,对学生、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实习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决不能忽略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技能全面发展,成为智能型技术人才,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技术革新的能力,发明创造的本领,成为企业的行家里手,技术尖子。【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