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00217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外业勘界勾图1 准备工作1.1 地形图的识读能否正确熟练的识读地形图,关系到整个林改外业勘界是否可以顺利进行。1.1.1 相关标注内容的识读在拿到地形图后,我们必须对与图纸上的相关内容做一详尽的识读,其中包括图名、图号、接图表和密级、比例尺、注记符号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初步明确所持图幅的基本内容,为接下来正确的勘界构图奠定良好的基础。1.1.2 地形图的识读林改外业勘界构图运用等高线图。等高线是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在同一幅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地势的陡缓,地势愈陡,等高线愈密,反之等高线愈稀疏,地势愈平缓。自然界中地表通常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形

2、态,每一种地貌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线闭合或基本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心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地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由低地处向高处凸出。陡崖:几条高度不同的等高线相交,常用“符号表示”。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较低的部分。这样我就能够将眼前立体的山与地形图一一对应起来,进而可以很好的进行勘界构图工作。1.2 村组干部熟悉林地情况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并且高效率的完成勘界构图工作,各村组相关人员必须提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对所辖村组林地组成情况、依次接

3、界农户姓名及四至界限情况等的了解,以便实地勘界勾图能够顺利进行。2 勘界勾图2.1 确定基点要正确的进行勾图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基点的确定,倘若对于基点位置判断有误,那么接下来的所有工作均是徒劳。基点最好选择具有明显地物或愈明显地物相对或相近处,便于快速准确的在图上确定基点。2.2 指界对单宗林地进行确界勾绘前,要求指界人员对林权权利人所占有的宗地界址进行指证,得到林权权利人、相临林权权利人的认同,勾绘技术人员方可进行勾绘。指界人员必须公正、公平,熟悉当地森林、林权分配状况。2.3 勾图要求勾图技术人员在地形图上对应指界情况准确勾图。根据有关规定,林权外业勘界勾图的基本方法有3种,

4、即:分户勾图分户发证;联户勾图分户发证;联户勾图联户发证。分户勾图分户发证是将各户宗地界线直接勾绘在比例尺11万的地形图上。对于宗地界线有明显或较明显的地形地物,如山脊、河流、沟渠、耕地、水库、湖泊、房屋、道路等,或者宗地界线虽不明显,但宗地面积在1 hm2以上,且视野开阔,借助等高线能够准确判定地界线时一般应采用分户勾图分户发证。采用此方法可以将宗地界线准确反映在地形图上,宗地面积能准确求算,其他各项因子也均能准确填记,真正做到了产权明晰。但花费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大,林权纠纷难以回避,需现场调处并且对勾图技术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联户勾图分户发证是将宗地界线不明显的若干宗地合并勾绘成一个

5、图班,图班界线有明显的地形地物控制,图班内各宗地界线用比例尺11万的地形图放大后作底图的平面示意图表示。联户勾图联户发证是将面积小、宗地界线不明显的基本宗地合并成一宗地勾绘登记发证,宗地界线有明显的地形地物控制。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宗地面积在1 hm2以下,且宗地界线不明显,或宗地面积在1 hm2以上,但宗地界线不明显,且视野狭窄,很难判定宗地界线,即使用GPS也难以接收到信号的情况。图班界线能准确反映在地形图上,图班内宗地四至接界较清楚,其他各项因子均能准确填写,基本做到了产权明晰;花费时间较短,人力、物力消耗也不大;图班内林权纠纷可以暂时回避;对勾图技术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也不高。但由于山林三定时分山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20多年来地类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各宗地面积很难准确分摊,需召开相关农户会议反复协商方能确定,且各宗地分摊面积与其实际经营管理面积很难一致。3 林权勘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林权勘界过程中一般会遇到工作量大、林权纠纷不断出现、对技术要求较高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强化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对于纠纷问题村组相关人员应当予以及时调解,保证林改工作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