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500102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孙连义《沟通与理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微课题研究报告案例 沟通与理解一、发现问题 班级曾经有一位学生叫王某,该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或与他人相处不密切。有时会发脾气,脸上很少有笑容,如果与人说话就会很大声,像打架一样同时。一次,我问他:“别人很正常的和你说话,你为什么不和别人好好说话?”他回答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控制不住。”同时,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学生很聪明,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没有不良习惯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但就是不能集中精力来学习,注意力涣散,成绩也成了班级里的倒数第一、第二。甚至因为学习不想来上学。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

2、帮助,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我作为班主任心里也美滋滋的。 二、了解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了解和学生沟通,我发现他的心理原因占很大一部分,由于父母离异,对他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他与爸爸生活在一起,男同志很粗心,对孩子关心也少。 孩子的爸爸,经常上夜班,只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承担了太多与他不符的事情与经历,有时甚至吃不上饭,他觉得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很快乐,而自己不快乐,因此心理上产生问题。同时心理影响学习,妈妈不在,爸爸关心不够,孩子自然对学习没有兴趣

3、,也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三、 采取措施 父母的关爱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更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与孩子爸爸的沟通迫在眉睫,先从家庭方面转化他的思想,慢慢消除他的心理阴影。(一) 与家长沟通。我找到了孩子爸爸,告诉了他这个情况,希望孩子爸爸能够更多的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陪他玩耍,陪他说话,陪他学习,让他知道身边的人是爱他的,他不孤独,即使时间再少,要给他准备早餐,如果可以的话,调整工作时间,尽量不要上夜班,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家里那么安静,即使想说话,也没人啊!着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二)引导他多与他人沟通告诉周围的同学真诚地尊重、理解和体谅他,尊重他,理解他的心情,不要一味地

4、批评指责他,尤其是不要当众讽刺挖苦他,多理解他,与他多接触,宽容的看待他和他为人处事的方法。我让班级里一部分孩子下课就去和他玩,与他聊天,谈谈每天的新鲜事,让他多笑笑,孩子就应该阳光快乐,逐渐地,他找到了好朋友,还相谈甚欢,甚至相约放学一起写作业,这就是进步啊!(三) 给他空间 不要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和他的行为动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投入感情,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他接纳别人,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你给他一点空间和自由,他就更努力。就像这个学生,你若只盯着他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他的成绩,让他尽情地

5、玩耍,尽可能多地让他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他的心情变好了,也喜欢讲话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四)教师要与他多沟通 对这样的孩子的教育最好采用个别方式,用教师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使其真正从内心感到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教育的主动权。例如:如果没吃早饭,给他准备一些吃的;如果没写作业,耐心的了解情况,找到问题,不会的与他一起研究;和他多聊天,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即使找到问题所在,即使与家长沟通并解决。有时间我就找他谈心,我俩坐在地上,聊聊昨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写作业时有没有不会的,今天和那些好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他的脸上带着笑容跟我说这快乐的事,我能感受他敞开了心扉。 (五)

6、给他信心 对于这类学生,应多给他以鼓励和表扬。每当他取得一点成绩时,应归功于他的主观努力,并且在班集体内大力表扬,以激起他内心深处希望与进取的火花。即使这样的他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也可以适当调整评价标准,然后再表扬,使他们没有“退路”。 例如:有一次,他的生字听写,字迹特别工整,即使错的也很多,但是相对于上次,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因此我在全班面前大力表扬他,他偷偷的笑了一下,这天也给了我很大鼓励,因为努力终于有效果了,所以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表扬他,慢慢的他就进步了,对学习也不讨厌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少了。 四、转变 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了解,我发现他改变了,脸上有笑容,也愿意和别人交流了,原

7、来下课不愿意出去,也可以出去玩了,和同学也能和睦相处,同学们也愿意帮助他,他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有共同话题,爸爸也取消了夜班,晚上能和他在家,走啊上也有热腾腾的早饭,他真的改变了很多。五、 反思 我们面对哪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以心换心,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自己的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 改变一个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爱心、耐心、真心;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要以正面的形象引导和感染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尊重他、爱护他唤起他们的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