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9928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 文秘写作人员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 文秘写作人员除了接受和完成领导安排的公文起草任务外,还要根据领导决策的需要,适时地自选题目,撰写各类信息调研文稿。因此,如何从调查掌握的大量情况中提取鲜活素材和选择写作角度,是文秘写作人员必须过好的第一关。文秘写作的实践表明,文稿质量要高,贵在选题准、角度新、内容精,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贵在对写作素材多角度的分析和对决策需求深层次的把握.在写作选题上应做到四求. 一、大题小作要求精 由于领导机关工作的宏观性和社会调查活动的广泛性,使得文秘写作人员经常会面对一些较大的写作题材和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这些题材是必要的,但

2、不能以此来写大文章.如果文稿选题大而无当,内容包罗万象,其结果必然陷入一般化、表面化的境地,一些新的观点和好的做法就会被庞杂的素材所淹没,从而使文稿失去使用价值.因此,面对较大的题材和丰富的素材,文秘人员必须抑制贪大求多的欲望,放弃写大块文章的念头,而应设法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切入,从小处着手,实处着笔,这样写出的文稿才会有较高的含金量,才会给人以新鲜感和启示性。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文稿,这个题目就比较大。如果从正面选题,全面地、综合地去写,写起来就容易一般化、表面化,面面俱到,面面不突出。但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农民中兴起的科技热去写,或者抓住几

3、位农村妇女在自家院子里跳迪斯科舞的小事去写,就能够反映出富裕起来的当代农民求知、求美、求乐的新观念和新趋向.这样写虽然题材单一,文稿短小,但由于文稿角度新,内容精,开掘深,文稿的份量就比较重,使用价值就比较大。 二、小题大做要求通 这里所说的通,是指对一种看似较小的选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些事情单独看并没有什么写头,写出来也价值不大.但是如能顺着小题材发挥联想,由此及彼向大处去想,由表及里向深处去想,就能够从对其外表和内在的认识中,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分析中,从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中得到新的认识;就能从对同类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分析比较中发现新大陆,冒出一些新的写作题材. 比如九十年代初我曾看到

4、一份反映某村组织村民义务巡逻,使全村三年没有发生治安案件的简报材料。这件事内容比较简单,办法也不新奇,写成典型材料后可能失之单薄、肤浅。后来我想,此村使用此办法取得治理成效,是由于这种办法适应了该村的特点,如果将这种经验推广开来,肯定不能完全适应其它一些村庄的情况。因此,我带着了解掌握各类村庄综合治理情况的欲望,随政法委的同志重点调查了三类村庄的综合治理情况,一类是老先进村,一类是新富裕起来的村,一类是工矿企业相对集中的村。果然,各类村庄都有适应自己特点的综合治理绝招,于是我总结撰写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五种模式一文,在省、地有关报刊发表,很快引起省、地、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旧题重作

5、要求新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日常性工作往往呈现出周而复始推进的态势.尽管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千差万别,工作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但工作的方法方式却多有雷同,许多新的东西往往以旧的形式出现。如果缺乏强烈的信息意识和写作敏感,往往看不到、找不到新的东西。文稿求新的关键就在于文秘写作人员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题目。 比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几乎是年年要摘,什么平田整地,修河垒坝,挖渠打井等等,每年都是那么多事情,这方面可用的情况和素材很多,各地的秀才们早把它写滥了,似乎没有多少写头了。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心正在逐渐变化.比如挖渠打井变化就大得惊人。不

6、少农户把过去用来打井的投资,买了地下水管,搞起了节水工程,一眼水井可以顶过去两眼井使用.过去的挖渠现在已经变成了填渠.如果我们抓住这个题目去写,就不会是老调重弹,就能够反映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正在由过去的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这样的文稿就有了新意. 四、平题巧作要求深 有些素材看起来比较平淡,没有什么写头。但是如果能多换几个角度或者从反面加以分析,就可能小中见大,平中出奇,发掘出较大的写作价值。比如有位乡党委书记同我闲聊时,无意中说出了自己一天接待了五个检查组的事。言者无心,但听者有意。我由此联想到各个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巡视,五花八门的剪彩、庆功活动,无实质性内容的各种会议,填写不完的统计报表等等,使基层干部不堪重负,根本没有时间抓工作、搞调查、抓落实.于是,我在有目的地调查补充一些素材之后,写出了转变干部作风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和形式主义害死人等文稿,很快被省级报刊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