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498730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范例第29课马保和二中:李勤礽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了解作者布封。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二)能力培养点1、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提高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三)情感体验点1、体会作者对野生马的由衷赞美之情。2、感受家马供人驱使的悲哀。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重点: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疑点:文章是写马的,为何还要写其他一些动物。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

2、型:阅读探讨型基本教学思路:阅读全文,画出有关对两种境况下马的描写语句,在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布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博物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宣传者,阅读课文时应注意理解他广博仁爱的胸怀。媒体平台挂图、字词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基础部分补充部分(一) 本课目标同上“素质教育目标”(二) 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悬挂马的图片,导入新课: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

3、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2.课前热身(1)读准下列字音并能正确书写剽悍 pio hn 窥伺 kus 羁绊 jbn 疮痍chungy 阔绰 kuchu 项鬣 li 观瞻zhan 遒劲 q

4、i 妒忌 dj 庇荫 byn 犷野 gung 眷恋 jun 妍丽 yn 畸形 j 颚骨 面面相觑 q 相得益彰 zhng 鞍辔 pi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并能运用剽悍 疮痍阔绰 遒劲 庇荫 犷野 眷恋 妍丽面面相觑 相得益彰3.合作探究(1)学生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家马:“驯良”、野马:“自由奔放”)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2)四边互动互动1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5、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互动2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

6、态互动3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明确: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互动4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

7、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互动5作者用“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已接受束缚而告终”这一句话概括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对此有何感想?明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在让学生谈感想时,可引导他们谈及一些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情况。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诸如有些学生被僵化的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头脑,死搬教条,不能学以致用;有些学生成了分数的奴隶,空有

8、理论,没有实际本领等,但那知识教育上一时的偏差,我们的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这与人对马的奴性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互动6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明确: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互动7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

9、享你的赏读感受。) 4、达标反馈(1)马一文选自 ,作者是法国 家,作家布封。他的主要著作是36卷的 。(2)第二段中,“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句中的“这一切”是指什么?为什么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5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方法归纳作者采用人格化的描写方法,将两种状态下的马作鲜明的对比,表达出自己仁爱的胸怀。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三)拓展延伸1、 连接生活除了马,你还了解到哪些像马一样被人类驯服的动物 ?你对它们有什么样的感情?试举一例说明2、实践探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四)板书: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