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问题学生”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9743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问题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走进“问题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问题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问题学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问题学生” 我们常常说到的“问题学生”,可能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提到的学业不好,品行也不好的双差生,这类学生往往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会给班级乃至学校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从班级的发展来看,“问题学生”往往是班级的一种隐患,我们只有认真对待才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使得他们也可以健康成长,确保他们不会影响身边的学生和班级的正常秩序。这里,我来谈谈自己对此类问题的浅见。 寻根:“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成为“问题学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旦家庭出现了问题,摇篮中的孩子难免不会受到波及。我们走进学生的家庭就会发现,家庭温暖的缺失恰恰会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孩子。从自己班级来

2、看,就能发现这样的情况。徐孝贤,男,15岁,父母亲常年在外工作,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他,所以他幼年时跟随爷爷长大,自小娇惯,小学后到父母工作地就读,但因父母较忙,平时仍然一人在家,闲暇时只能与过分活跃在学习之外的学生玩闹,从小养成了上网,说谎,偷窃的毛病。父母对其要求不高,也十分溺爱,所以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谷任峰,男,十五岁,家里早年经济拮据,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父母工作压力较大,夫妻关系紧张,对孩子也较为粗暴,后学生成绩较差,母亲回家陪读,对孩子管教更加严格,导致母子关系冲突不断。导致学生学习不专,“缺少目标和动力。袁欣汭,女,15岁,自小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父母早年工作也不稳定

3、,在经济上也未能对其进行照顾,自小随爷爷长大,自小养成对人缺乏信任,谈论别人是非的毛病。这类学生中有的因为父母离异,有的因为缺少父母监护成为了“留守儿童”,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上越来越普遍,而这恰恰给孩子的精神上带来了严重的创伤,这也是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学校应该是对学生情感缺失进行补充的地方,然而我们有时候并未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仅仅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抓住不放自然导致学生情感缺失,没有归属感。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信息化的社会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对不亚于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中暴力与色情泛滥,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

4、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最大享受,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问径:如何疏导“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问题学生”是特殊的教育对象,使得他们能够得到真正属于他们,适合他们的教育。我们可能会常常抱怨这样的学生不懂事、不争气、不好管,忽视他们,认为在他们身上花费的大量精力导致了对班级整体的忽视。我想,班主任应将“问题学生”分别开来,分散小组中去,让具有感染里的学生来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也要控制他们相互频繁接触,以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自己,并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环境氛围,让他们融合到其他普通学

5、生群体中,共同学习生活,并依靠群体合作的力量,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健全班级管理机制,是调动学生真正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保障。也是消除“问题学生”滋生问题的有力保障。可以建立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并制度化,对课堂常规、出勤、卫生、课间操、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分组量化考评,每月一次,评比出结果在班级公示;建立健全小组间竞争机制,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竞赛,如上课听讲,回答问题、考试成绩、进步情况等,竞赛每月公布;可以建立个人考评制,对全班学生进行跟踪考评,在期中期末制定自己的各科学习目标和措施,考试后对照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自己的进步,寻找差距之所在,扬长避短,人人向上。可以在学生之间,

6、师生之间组建对子,“结伴同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谈心、座谈,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纠正问题。总之,营造了良好的班风班貌,“问题学生”产生问题、蔓延问题的土壤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不以考试成绩排名次、论英雄,对“问题学生”不轻视,不排斥,不体罚和讽刺挖苦,不翻老帐,不搞秋后算帐,更不做有损“问题学生”人格的训斥,而应当给他们千倍的照顾,万倍的关心,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和爱心,使他们在友情和友爱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目标是走向成功的方向,让“问题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目标,并且可以自己实现的目标,在进步的喜悦中逐渐成长。帮助“问题学生”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

7、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旦有人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痛点,便会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此时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遭受挫折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也”而撒手不管,那他们则会破罐破摔,所以转化问题学生除了有良好

8、的愿望和有效的方法之外,还要正确认识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认清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按可行的方法教育他们,抓反复,反复抓。在不断的教育和等待中求得转化的进度。遵循制度,掌握好尺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奖励和惩罚是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管理学生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但对问题学生实施奖罚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过多的奖励和惩罚对问题学生的转化都是不利的。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违纪行为较多,因此受惩罚的次数也比较多,但过多的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为逃避惩罚而学会说谎、欺骗,以此来保护自己,在行为上造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养成虚伪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这些对转化问题学生都是不利的。如果为了转化问题学生,对他们的一点点好的表现就不切实际地夸大表扬,而对他们的违纪行为置之不理,同样也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关键在于掌握奖罚的度,给问题学生以足够的耐心。教育的目的是唤醒。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出错,只有这样,教育者拥有的就不仅是锦上添花喜悦,而更是雪中送炭的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初衷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