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49663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税会实务】出纳人员对货币资金处理的实例某出纳2008年6月8日和10日两天的现金业务结束后例行的现金清查中,分别发现现金短缺50元和现金溢余20元的情况,对此他经过反复思考也弄不明白原因。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同时又考虑到两次账实不符的金额又很小,他决定采取下列办法进行处理:现金短缺50元。自掏腰包补齐;现金溢余20元,暂时收起。同时,公司经常对其银行存款的实有额心中无数,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公司日常业务的结算,公司经理因此指派有关人员检查一下出纳的工作,结果发现他每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只根据公司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

2、加或减对账单中企业的未人账款项来确定公司银行存款的实有数而且每次做完此项工作以后,出纳就立即将这些未入账的款项登记入账。 【案例分析】该公司出纳对其在2008年6月8日和10日两天的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都是错误的。他的处理方法的直接后果可能会掩盖公司在现金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时可能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因此,凡是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必须按照有关的会计规定进行处理。按照规定,对于现金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即现金溢缺情况,首先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现金清查中发现短缺的现金,应按短缺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

3、目;在现金清查中发现溢余的现金,应按溢余的金额,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按如下要求进行处理:一是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处理,借记“管理费用现金短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二是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

4、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惜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营业外收人现金溢余”科目。 银行存款实有数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并不总是一致,原因一般有两个方面,第一存在未达账项,第二企业或银行双方可能存在记账错误。出纳在确定企业银行存款实有数时,只考虑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第二个方面的因素。如果企业或银行没有记账错误的话,该出纳的方法可能会确定出银行存款的实有数,但如果未达账项确定不全面或错误的话,也不会确定出银行存款实有数的。银行存款实有数的确定方法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根据

5、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同时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和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实有数;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准,将对账单余额调整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第三种方法是根据错记金额和未达账项,以对账单余额为准,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调整到对账单余额。另外,该出纳以对账单为依据将企业未人账的未达账项记人账内也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银行的对账单并不能作为记账的原始凭证,企业收款或付款必须取得收款或付款的原始凭证才能记账。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