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965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第3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3节课可作业31强化训拣叵)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解析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 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2.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 L清水及饮1 L生理盐水

2、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O 0.5 1.0 1.5 2.0 2.5 ),0 3.5 时间偏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 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解析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素降低,尿量增加。据图可知,A、C两项正确。因为饮清水 0.5 h后尿量开始大量增加,所以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B项正确。3 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D项错误。3.(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

3、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解析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但是只有甲状腺细胞的受体能识别,故该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A错误;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多产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假设人在20 C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 ai,散热速率为bi,进入0 C环

4、境20 min后的 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下列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ai = bi, a2 = b2B. a2ai, bibi, a2b2D. A、B 两项均对解析不论在20 c还是0 c的环境中,人体体温都能维持相对恒定,所以产热量与 散热量相等,即 ai = bi, a2 = b2o 20 c时的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都小于0 c时,即aia2,bib2。5.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C )郑下丘脑第确.;一T邮一闻一甲驮院彘障肾脏A.图中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

5、激素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能促进激素的分泌,激素能抑制激素的分泌,所以说具有拮抗作 用解析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A项错误;寒冷环境中增加,由于皮肤排汗减少,肾脏排尿增多,减少,B项错误;与无拮抗作用。6. (20i9福建福州十三中期中)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 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8 .环境温度为28 C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解析由图示可

6、知,冷觉、温觉感受器均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如冷觉感受器敏感温度范围在 10 C38 C之间,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将降低。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是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值的点,即 28 C。当温度接近大鼠体温时,冷觉和温觉感受器的兴奋性均较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也较低,故大鼠的正常体 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9 .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 中正确的是(D )忸轴=O匕升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10 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

7、分泌解析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过程。由图可知,器官甲是胰腺中的胰岛, 器官乙是肝脏。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合成肝糖原。除胰高血糖素外,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血糖升高后,反过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8. (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8 .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A错: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

8、分泌,而是分泌量减少。B错: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C对: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D错: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9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10 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A-B一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解析

9、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可由胰岛 A、B细胞直接感受血浆中血糖含量的变化,调节激素分泌,对应 A-C-D-E,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当人的手被针扎时作出的反应是非条件反射,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涉及 A-B-C-D-E,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C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正确。11 .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 Z的细胞,Y是Z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B )A . 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 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C. 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D. X是甲状腺

10、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解析传入神经元通过反射弧与肌细胞联系,不是通过血管,A错误;下丘脑细胞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B正确;肌细胞内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D错误。11. (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段考)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 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c、B. 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

11、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C. 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a为生长激解析由于d、e为拮抗作用,其余直接相邻激素之间都是协同作用,故 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其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控,所以切除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影响较大。12 .(全国卷m, 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12、的量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和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项、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 .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

13、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 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神经递质一 引起皮肤血管_收缩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 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肝糖原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 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 的_pH(或酸碱度)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解析(1)冷水刺激使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中枢处理后,发出指令,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

14、递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下降,皮肤散热量减少;同时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代谢,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胰高血糖素可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升高血糖,以对抗冷水刺激。(3)HCO3可中和H+, HCO3减少,H +浓度增加,从而导致胃黏膜组织液pH下降,引起胃黏膜损伤。14 .将室温(25 C)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C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 放入41 C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 (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 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

15、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舒弓一 汗液分泌会 增加一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J!M_o(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_排除41_C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讦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 C引起的。(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C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 耗氧量会一增加,分解代谢会_埴理_。解析(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可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汗液分泌量,使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 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