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49535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设题:江苏 吴应海一积累和运用 28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题。书藉是我们的终身伴侣和导师,它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它为我们提供奋斗的动力;它让我们告别tu唐,抛弃嫉妒,变得坚韧而勇敢,高雅而圣洁沐浴在知识的阳光里,你的生命也会绽放异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嫉妒 tu唐 2分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订正: 改为 1分3仿照加点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再补上一句: 3分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针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态势,监管部门郑重其事,如临大敌。B经过半天的拉练,同学们个个精疲力

2、竭,步履蹒跚。C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她就是一个低眉顺眼的学生。D大海啸发生后,许多细小繁多的琐屑之事等着他去处理。5填空 4分信客一文的作者是 。谁言寸草心, 。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6名著阅读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叫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

3、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上述片段中的“他”是 ,这个片段出自鲁迅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这个题目的意思是 。 4分 透过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 7综合实践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背影中描绘的父亲形象曾经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但最近却有中学生提出了文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不潇洒”,应从课本中删除的看法。知名学者丁启阵在其博客中以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为题,力挺这种观点。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而近代文学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一时间,

4、议论声声。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朱自清的背影在同学们心目中到底如何呢?郑明明同学准备对此举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帮他设计两个问题。4分问题一: 问题二: 对于材料中的观点你有何感想,请写一段简短的话参与讨论。3分 二阅读与理解 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15分一两面条成运芬十一点半刚到,营养部配餐员又照例把餐车推到了病区的走廊上,当班护士赵晓亚赶紧帮她招呼订餐的病人和家属出来打饭打菜。“加1床的王大明,一两面条两份。”赵晓亚朝着坐在走廊加床床沿上的王大明父亲王大叔招呼着,话刚喊出口,赵晓亚心里就开始嘀咕起来:“一两面条?两份一两面条?两个大男人的中餐?”旁边的病人

5、和家属也都带着几分诧异说开了,“吃这么少,怎么够?你儿子就要动手术了,一定要给他加点营养呀!”加1床是早上刚入院的小伙子,赵晓亚还记得早上父子俩走进病区的情形:儿子的双腋下拄着一对歪歪扭扭的树棍拐杖,父亲的肩上则一前一后搭着两个脏兮兮的大蛇皮袋。护士长安排他们住在38床,可做父亲的说他们打呼噜厉害,吵着同病房的病人不好,执意要睡走廊加床。一两面条让赵晓亚立即想到加床费比病房床费便宜一半,她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便从配餐员手里拿过一双长木筷,从不锈钢搁盆里夹起两大挑面条,放进王大叔的瓷盆里,王大叔手端着瓷盆迟疑地伸了过来,可面条接了一半又想把手缩回去,一边缩还一边小声地说:“够了,够了,一两够了。”

6、可晓亚还是伸长胳膊就势把面条全放了进去。第二天,他们订的还是一两面条。中午,配餐员推来了餐车,护士长今天当班,她喊过“加1床王大叔”,便对走过来的王大叔说:“今天早上37床宋教授出院了,他多订的一份鱼汤、一份排骨来不及退了,让你帮帮忙吃掉,不然浪费就可惜了。”王大叔没有吱声,脸上却涌上一晕红潮,便默默地接受了护士长打给他的那份鱼汤和排骨。以后的几天,每到开饭的时候,当班护士总会告诉王大叔,今天床出院了,他订的菜你帮忙给吃了,别浪费就好。王大叔每次红着脸说“谢谢”的时候,护士就大大咧咧地说:谢什么,人家都出院了,浪费了多可惜。王大明的手术做得非常成功,身体恢复得也很好,一个星期后,王大明可以出院

7、了,王大叔为儿子办完出院手续,手里捏着找剩的一些零票子来到了护士站,“我的饭菜钱是多少?我可以给你们了。”大家都说:“奇怪了,王大叔,订餐的钱你不是早交了吗?”王大叔的脸又一次红了,“我知道,我全都知道,你们是好人,那些饭菜都是你们给我和儿子订的”王大叔的眼眶里盈满了泪,话语竟有些哽咽护士们谁也没有接王大叔递过来的钱,最后,王大叔只好捏着钱向着护士长和护士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扬子晚报2011-0214)8阅读文中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说说你从这几个问句中读到了什么?3分9阅读文中第段中画线句子,赵晓亚明白了什么?3分10大家是如何巧妙帮助王大叔儿子增加营养的?为什么不直接帮助王大叔?3分11文章

8、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2文章为什么要以“一两面条”为题?你能再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吗?4分(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7题。那些悬殊至极的爱一路开花每当听到有人说孩子所付出的爱,永远不会有母亲赐予的多时,心中总是充满了怨愤。母亲除了孩子之外,可以有另外一些自由的生活,她心里所要容纳的,其实不仅仅是孩子。不论丈夫、父母,还是兄弟,她都必须把他们装进心里。如此一来,爱便被逐一瓜分了去。 我想,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们心里,除了父母之外,便再无其他。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必须得牵着母亲的手,跟在母亲的身后。他们对母亲的信任,是一种无法更改的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在幼年时期,孩子已经把全

9、部的爱,不动声色地全然倾注给了自己的母亲。只是幼小的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依恋。 如此对比,似乎孩子的爱,要来得更为厚实些。于是,我少年时的叛逆,均被这样的一种个人理论所宽容了。每当我的老师严厉斥责我对不起我的母亲、辜负我的母亲时,我就会大声告诉他:“我爱我母亲远远超过她爱我!” 就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启蒙老师发生了极大的争执。我们谁也不愿服输,在郊外的小路上辩得唾沫横飞,面红耳赤。最后,各自拂袖离去,不理对方。 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再不去听他的文学课,更不去他的书房里练字了。我们的冷战,持续了整整一个秋季。后来,到底是他想通了,不与我这块顽石计较,主动打来电话邀我上课。 我像是受了极大

10、的恩惠,心中自豪不已。想想,自己到底还是把授业恩师给击败了。然而,就在那天,我做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测试。 那天,他突然变得极为温和,对于我的荒唐行为,不但不予斥责,还将我调到了前排。他说:“今天,我们大家要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他说话总是不够干脆,枯燥极了,倒是最后一句吸引了我:“如果你有足够力气的话,请问,在地震中安全通道被堵的情况下,你会将你的母亲放在哪儿?” 台下乱成一团。我的聪明已经成了习惯,我知道在这个时候一定得保持镇定和沉默,尤其是不能抢先回答问题。在你不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最好让别人优先。这样一来,你便在无形中多了一次排除错误答案的机会。别人答对了,也不气馁,毕竟自己增长了知识

11、。 “桌子下面!”许多人如此嚷嚷。 “桌子下面?要是顶梁的石块掉下来怎么办?那不是要活活将你的母亲砸死?”他瞪大眼睛说话的样子,看起来有些狰狞。 “柜子里吧,柜子里好些,比较结实!”这是个女生给出的答案。这答案显然太过于天真。 “柜子里?地震常常伴有火灾,要是着火了怎么办?你想活活烧死你母亲?”他将所有人的答案一个个驳回。 最后,兴许大伙儿都讨论得累了,绞尽脑汁了,便相继沉默了。众人以为他会公布答案,不料,他却卖了一回关子:“晚上召开家长会。务必把你们的母亲叫来,到时候,你们一定会知道正确答案的!” 他把同样的问题扔在了这群文化程度不均等的母亲面前。我没想到,大部分答案竟会如此一致。她们几乎是

12、毫不犹豫地选了同一种方式将孩子抱在怀里。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里,她们相信,只有她们的身躯,才能拼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我终于懂得他的良苦用心。原来,两代人之间的爱,永远都是那么悬殊至极。 (幸福悦读2010年第12期)13“我”为什么对“孩子所付出的爱永远不会有母亲赐予的多”这一说法充满怨愤?3分14阅读文章第段,说说你从段描写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师?4分15阅读文章第段,结合下文回答:为什么这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测试”?3分16阅读文章第段,老师为什么不马上公布答案,而是要召开家长会,并且一定要同学们把母亲带来?3分17为什么说我们对母亲的爱与母亲对我们的爱悬殊至极?4分三写作 40分18请

13、以“这也是爱”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j 颓2“书藉”改为“书籍”3你的灵魂也会散发奇香4D(“琐屑”就是细小繁多的意思)5余秋雨 报得三春晖 攀 缩 微倾 努力6藤野先生 童年的故事,中晚年时把它写出来。 尊敬、怀念7朱自清的背景惹争议 示例:你喜欢朱自清的背景吗?为什么? 你怎么看待背景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件事的? 示例:名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应该说,这种争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导学生参与争论,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并能对名家作品提出与“主流观点”针锋相对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