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9454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光学名解大题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单柱镜:如果镜面的一条子午线完全平直,而另一条子午线有曲率,该透镜为2. 球柱镜:如果两个主子午线镜面都存在屈光度,该透镜为3. 有效屈光度:如果忽略镜片的位置,任何镜片可在给定点产生一个焦点,这样的镜片虽然他们的顶点位置或镜片屈光度不相同,但他们的焦点位于相同的位置,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具有相同的有效屈光度4. 畸变像差:是由于方形物体周边各点离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不同,物象通过镜片时各点产生了不同的棱镜像移所致5. 斜散像差:当点光源以一个很细的光束从一个斜角穿过镜片而形成点光源的两条像线6. 简化眼:如果把模型眼简化为只有一个等效屈光面和单一屈光介质的光学结构7. 视网膜成像:将物体AB

2、置于眼前,由物体两端向结点N各引一直线并达到视网膜,形成ab缩小的倒像,即为,两线之间的夹角ABN即为视角8. 光瞳:瞳孔相当于光学仪器中的光栅,前面三十角膜,后面是晶状体,故会被这两个屈光结构分别成像,真实瞳孔经角膜晶状体结成的像分别为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9. 眼的光轴:为通过角膜中心和晶状体中心的连线,交于黄斑鼻侧视网膜,眼的旋转中心和结节都在此轴上10. 眼的视轴:为通过瞳孔中心与黄斑中心凹的连线,位于光轴的鼻侧11. 眼的角:为视轴和光轴的夹角,有正负之分,视轴在光轴鼻侧为正角,视轴在光轴颞侧为负角12. kappa角:为视轴和瞳孔的夹角,瞳孔轴为通过入瞳与角膜面垂直的连线,它有正负之分

3、,视轴在瞳孔轴鼻侧为kappa角,反之为负kappa角,由于瞳孔轴和光轴接近,临床上可以认为两者相重合,因此kappa角等于角13. 近视: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14. 散光: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进入眼内后不能形成焦点15. 规则性散光:眼球最强和最弱的两条光轴相互垂直,光线经过这两条主径线,形成相互垂直的前后两条焦线,这种散光称为16. 循规性散光,逆规性散光:如果散光眼的两条主径线分别位于垂直位和水平位(+、-20)垂直径线屈光力大于水平位,称为循规,反之称为逆规17. 不规则散光:眼球屈光系统的屈光面不光滑,各条径线的屈光力

4、不同,或者同一条径线上的屈光力也不相同,无规则可言,不能形成前后两条焦线,也不能用柱镜矫正18. 视像不等:视觉中枢感觉到视网膜像大小和形状的差异,称为19. 角膜衰竭综合征:长期(10年)佩戴不透气硬镜或厚型软镜,导致角膜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角膜内皮功能障碍甚至失代偿,临床表现为角膜屈光度突然发生变化,散光无端增加,基质层透明度下降,内皮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少数患者出现单眼复视,患者不能耐受戴镜,一旦确诊应严格缩短戴镜时间,或直接改用高DKL值软镜和透气硬镜,必要时停带接触镜20. 角膜纱幕状颗粒:配适不当的镜片存在散在气泡,气泡在角膜表面留下压痕,荧光素染色时荧光素积聚在颗粒中央,边缘呈

5、环形隆起,改善硬质镜片的配适后可消失21. 微囊和微泡:缺氧或镜片护理液毒性因子造成角膜上皮分化不全,分化不全的上皮细胞迁移于角膜浅表形成微囊和微泡,细胞间充满液体,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刺激感,嘱患者改日戴方式,停带初期可见一过性的微囊数量增多,以后逐渐消退22. LASIK: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它是结合了准分子激光与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手术,是一种新的改良手术它首先利用全自动微角膜板层切开刀在角膜上制成一圆形角膜瓣后在角膜基质床上行PPK,激光切削后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在角膜基质床上行PPK,激光切削后角膜瓣复位贴合,手术即告完成23. ICR:角膜基质环植入术:该手术通过在角膜周边区植

6、入不同厚度的PMMA环来增加周边角膜厚度,减小角膜前表面曲率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仅能矫正中低度近视24. 棱镜度:光线穿过棱镜面,在距1m处偏移1cm为1个棱镜度(1),表达式为1cm1m,是棱镜作用的大小的计量单位25. LASEK:是一种先制作一个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与角膜前弹力层分离的游离片(角膜上皮瓣),再行激光激光切削角膜基质,最后将上皮游离片复位的屈光手术。1,豹纹眼底:眼轴延长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变细变长,色素上皮层营养障碍,浅层色素消失,暴露出脉络膜血管2,近视弧形斑:后级部巩膜牵张使视炉头旁的脉络膜脱开,后面巩膜暴露形成白色弧形斑3,黄斑部病变:近视眼变性特发部位,影响视力

7、,主要有色素紊乱,变性,萎缩,出血,新生血管,裂孔,Fuchs斑等,4,后巩膜葡萄肿:由眼球后级部扩张所致5,周边眼底改变:可致视网膜脱离,常见色素变性,铺路石样变性,格子样变性,不加压苍白,裂空6.PRK并发症:角膜上皮下容状混浊(Haze)7老视形成学说:helmholtz理论(最经典) Doder理论 Hess-Gullstrand学说 Schachar学说8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固定位置分类可分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分衍射型MIOL和折射型MIOL9镜片材料的折射率以及两镜面的曲率决定了主焦点的位置10镜片像差有5种:球面像差,慧形像差,像弯像差,畸变,斜散

8、像差11隐形眼镜的验配目标是送配的镜片在配戴后具有良好的矫正视力,最佳的舒适度,和能维持眼部的正常的生理功能12临床上常用的MIOL是折射型MIOL和衍射型MIOL13助视器可分为光学性非光学性助视器,电子助视器,非视觉性助视器1.如何选用睫状肌麻痹剂(1)被测者的年龄:一般而言,十四岁以下者验光选用睫状肌麻痹剂7岁以下儿童选用强烈的睫状肌麻痹剂,阿托品是客观法测定婴儿和儿童屈光状态的首选药物。7到14岁被检者验光时选用较弱的睫状肌麻痹剂,如托品酰胺(2)虹膜色素:虹膜色素浅者用较弱的睫状肌麻痹剂(3)斜视:检查斜视通常用强效的睫状肌麻痹剂(4)时效:其他因素相同时,优先选用短时效药,可以避免

9、药效持续带来的近读不便(5)给药方法:通常选用滴剂,使用方便且不影响视力。儿童适用眼膏幼儿给药时压迫泪囊5分钟(6)不良反应:睫状肌麻痹剂可以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还可以引起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夹持或移位。所以用药前应询问病史及相关眼前和眼压检查。2.综合验光仪的检查步骤分为单眼主觉验光和双眼调节平衡(1)单眼主觉验光1,首次MPMVA(最正球镜时的最佳视力),在检影和电脑验光的基础上进行,目地是找到初步有效的球镜2,首次红绿实验3,交叉柱镜确定散光(先确定需矫正柱镜的轴向后确定需矫正柱镜的度数)4,单眼再次MPMVA最后确定球镜度数,在精确散光调整的基

10、础上进行。5,二次红绿测试(2)双眼调节平衡(3)双眼调节平衡后进行双眼MPMVA,步骤与单眼相同 ,只是双眼同步同时进行。3.隐形眼镜验配目标:是送配的镜片在配戴后有良好的矫正视力,最佳舒适度和能维持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4.接触镜配戴后并发症的原因(1)镜片阻止氧气到达角膜,造成镜片下缺氧和二氧化碳的蓄积的微环境是诱发眼部疾病的主要原因(2)镜片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但镜片中沉淀物和代谢产物的几句以及护理液防腐剂可诱发免疫反应,该类反应伴有眼痒症状和角膜浸润的体征。(3)镜片的存在破坏了泪膜的的稳定,尤其是配适不当时。镜片的存在也影响泪液的渗透压,后者对维持角膜透明度和厚度起着不可低估的

11、作用。(4)配戴者不正确的镜片操作技术和不良卫生习惯造成角膜结膜组织的损伤。5.接触镜角膜常见并发症 角膜缘充血,角膜新生血管,假性翼状胬肉,角膜畸变,角膜上皮皱褶,角膜衰竭综合症,角膜水肿,角膜上皮损伤,角膜沙幕状颗粒,上缘型角结膜炎,微囊和微泡,角膜出血,角膜知觉减退,护理液过敏反应,护理液毒性反应,角膜内皮病变,角膜感染6.LASIK术后并发症(1)角膜方面:角膜瓣脱落移位皱褶,角膜感染,角膜层间炎性反应,层间异物和出血,上皮植入和内生,周边变性或瘢痕,角膜中心色素沉着,上皮剥脱,糜烂,知觉改变(2)屈光方面:欠矫或过矫,散光,失中心,中央岛(3)视功能方面:眩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4)

12、眼内和其他方面: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高眼压7.人眼像差产生的原因人眼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各屈光面固有的成像缺陷,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各屈光面的相互影响(1)角膜角膜表面不是理想 球面,确切是非球面,中央4mm近似球形产生球差,角膜顶点并不总是角膜几何中心往往向下偏颞侧2mm以上,角膜各部分厚度,曲率半径在各测量点上并不一致。角膜是不对称性和表面不规则,调节时屈光力增加0.6到0.7D(2)晶状体:表面较平坦,可抵消百分之八十的球差,但晶状体表面并不光滑,且随年龄增长,晶状体厚度增加,核硬化,各部位屈光指数不一致,调节变化除屈光力变化外XYZ轴变化,存在不对称性和表面不规则(3)其他:玻璃体

13、变性混浊,液化,后脱离。泪膜不均匀和不稳定。房水改变。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形态变化(4)角膜和晶状体的光化学中心不一致,与入瞳中心不一致(5)光轴与视轴的偏差(6)瞳孔的影响:瞳孔除随光线强弱发生改变外人群中存在相当大的生理差异,瞳孔增大,像差明显增加。入瞳中心不再角膜的几何中心对应点上(7)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以球差为主,慧形像差增加8.近视眼的临床表现(1)视功能减退:主要是远视力降低,度数越高,视力越差,光敏感度多降低,病理性近视生理盲点可扩大,周边视野也可出现差异,对比敏感度降低,常表现为低常形ERG(2)视疲劳:表现畏光眼干,异物感,眼皮沉重,眼痛,头痛等(3)眼位偏斜:由于近视时

14、调节与集还协调,表现为外隐斜和外斜视(4)眼球改变:主要是前后径延长和眼球突出,高度近视者明显,眼轴长度变化包括赤道部及整个眼球,主要是赤道部(5)眼底改变:部位是后极部,基础是眼轴延长,病理改变是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变薄和萎缩以及视炉头的倾斜变形9近视的并发症 玻璃体异常:玻璃体液化,混浊及后极部玻璃体的后脱离,混浊多为点状,可能导致明显的飞蚊症,因为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可以出现光感 视网膜脱离: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其他人群的8-10倍,基本的病变为裂孔形成,多见于赤道部,周围部的视网膜,尤以颞上象限为多,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流入视网膜下,是视网膜脱离隆起 青光眼:高度近视眼患者开角型青光眼的

15、比例为正常人群的5-6倍,但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 白内障:近视眼晶状体混浊一般多为后极型,也可为核性混浊多为棕黄色,进展缓慢,而且白内障手术中,术后并发症较非近视者多10远视的临床表现视力障碍 轻度远视:青少年期眼调节代偿作用,远近视力均可正常,中年人因为调节力下降,远视力尚佳,也可能远近视力均下降中度远视:年龄小时远视力可能影响不大,近视力多发生障碍,年龄大时,眼调节不足,远近视力均下降高度远视:患者远近视力皆下降,而且模糊的视像会影响视网膜发育,在儿童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弱视年轻患者可能因为调节痉挛,使远视眼呈正视或近视状态视疲劳 患者看近时会出现视疲劳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球沉重,酸胀感,局部胀痛,甚至恶心呕吐息后缓解或消失 内斜视 远视眼看远时使用调节,常发生调节性内斜视远视眼的病变: 度数高的远视眼眼球较小,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前方相对较浅,容易发生青光眼远视眼还因为经常调节紧张,会出现结膜充血,引起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睑腺炎眼底常常表现为视乳头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血管充盈,类似视神经炎或视乳头水肿,但是矫正视力尚好,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情况无变化,称为假性视乳头炎,视乳头下方可有先天性缺损,呈新月弧形斑,并不影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