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9285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对联创作的六项基本原则对联以独特别致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存在发展和显耀于世,已有千年以上历史的对联,是由文、赋、诗、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变异而成。因而它兼有各种文体的优点和特点,具备了:新鲜优美,整齐雅观,格调多变,灵活自由,短小精悍,音韵和谐,艺术性强,适应性广等,是我国文化艺术芳园中极为别致的一朵奇葩。所以它一直受到历代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在民间广泛传播应用。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项基本原则:对仗工整、文气相当、措辞妥帖、立意明确、风格别致、修辞奇巧。一副好的对子往往因其大致符合此六项基本原则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 对仗工整:所谓对仗就是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对偶句表达相

2、反或相关的意思,其中字数对仗是一切对仗的基础。上下联相同位置要用相同词性的词来对仗。例如: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柏白梅兰。数词与数词相仗,名词与名词相仗,形容词与形容词对仗此种词词对仗是最为简单普遍的。对于双音节或多音节词,除词性相同外构词方式也应相同,而在对仗中海特别讲究表颜色、方位和数量的词的对仗。例如:半弯新月,一抹残霞。仅“半”、“一”两字,把晚霞的落照的昏暗和朦胧新月表现得淋漓尽致。 字词词性对仗外,句式也要求严格对仗。在句式对仗中,既要语意相关,也要节奏强弱相当。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上联说明了江南的一个时令现象,而下联则是一种酒,语意毫无关联,但此联是特殊目的

3、的表达,可视为字词严格对仗而内容不相关的无情对。 对仗还有多种形式,有从不同侧面表相近意思的正对及与之相对的反对和上下联共同说完一个整体意思,语序不能颠倒的串对。通过对仗我们可以分别虚实字及应用,分别平仄声,加强知识面和用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对“孙行者,胡适之”这个对联,增加了解,明白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胡对孙,取猢狲之意,.“行”对“适”,都是进退动词,“者”对“之”都是虚字,既有借对,又有流水对,联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孙子行着走,到那里去呢?”所以对联及诗歌的对仗,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有极大的自由,对仗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过于的讲究工整,就成了纤细,大工反拙。二、文气相当:

4、“文气”主要是指文章的气势,上下联的内在力量,对联上下联的文气强弱要相当,内容要协调。例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上联表现了一幅烟雾弥漫下静谧的初春晨景,而下联显然节奏感较强,上下联不协调。三、措词妥帖:在表述语意、词性强弱或特定效果中,妥帖的措词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乾隆皇帝曾以“两碟豆”为难纪大才子,而纪钧以“一壶油”相对,乾隆以为他中招了,就笑道“两碟豆”怎能以“一壶油”相对,而纪晓岚稳定自若,“一鹄游”非“一壶油”也。妥帖的措词能不变应万变。四、立意明确:再好的对子,都有一个能与大家心理上产生共鸣的立意,要达到这种情感上的交流,得有一个明确的立意。“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5、”,咋眼看去,说自身已处高位,一览纵山小,可往上看去,自己原来还处于较低层。鼓励那些稍有成就的人不要妄自尊大,放低姿态,追求更高更远。明确的立意让人容易理解,情感交流直接顺畅。五、风格别致:大家的行事风格迥异,但好的风格总被大家所接纳,对联风格也如此,别致独特的风格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台上莫谩夸,纵做到厚爵高官,得意无非须臾事;眼前何足道,且看他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此联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情感的含蓄,就是论理,风格别致为大家所认同赞赏。六、修辞奇巧:华丽中蕴含哲理,朴实中寓意深刻,修辞之手将对联雕琢得出神入化。“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明接的手法描述了松下围棋的动态,柳边垂钓的静态,一动一静,奇妙无比。“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雪非有意他年又是白来”,以竹有节示过节应送礼,以雪为白明不送礼,表意含蓄幽默,寓意双关。此六项基本原则,规范了、清晰了对联的创作。对联的创作本身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它来源于对生活本身的思考,一个对生活充满情趣且善于思考的人,基于以上六项基本原则,是不难创作出一幅好对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