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9198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解析版).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姓名: 县,市: 学校:_ 一、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欲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无毒香蕉苗,采集外植体最适宜的部位是( )。 A根尖组织 B茎尖组织 C光合作用旺盛的叶肉组织 D花芽分生区分裂较快,含有病毒较少;而茎尖生长较快且较容易获得。 2、线粒体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植物根尖组织中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还有( )。 A叶绿体 B质体 C核糖体 D染色体半自主性细胞器(semiautomous organelle)的概念: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

2、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围的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功能的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素和功能的不同,质体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色质体。 3、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含纤维素? A西瓜果肉 B玉米胚乳 C蕨类孢子 D细菌芽孢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 4、鸟类按其生活环境和体形特征可以分为六种或者七种生态类群。以下对其中4种类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脚趾特化为两前两后,此类型脚趾适于攀援树木,是为攀禽 B陆禽是指不能飞翔只能在陆地生活的鸟类,鸵鸟是其代表 C鸣禽善于鸣叫,是鸟类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 D

3、猛禽在食物链中均处于次级以上营养级的位置B 陆禽的定义错误。陆禽是指主要在地面营巢栖息的鸟类,大部分还是能飞的。在分类学上,陆禽包括鸡形目和鸠鸽目。根据鸟的生活方式和栖息习性,可将鸟类划分为8个生态类群:游禽类,涉禽类,陆禽类,猛禽类,攀禽类,鸣禽类。在我国没有分布的生态类群是:只会奔跑不会飞翔的走禽鸵鸟类,只会游泳不会飞翔的海洋性鸟类企鹅类。游禽类趾间具蹼(蹼有多种),善于游泳和潜水。尾脂腺发达,分泌大量油脂涂于全身羽毛,使之不被水浸湿。喙扁或尖,适于水中滤食和啄鱼。游禽类主要有:潜鸟目,雁形目,鸊鷉目,鹈形目等。涉禽类 涉禽类的外形特点是三长:喙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生活,因

4、其腿长可在较深水处捕食和活动。蹼多退化不适于游泳。涉禽类主要有:鹤形目,鹳形目,鸻形目等。陆禽类 后肢强壮适于地面行走。翅短圆退化,喙强壮多为弓形,适于啄食。陆禽类主要有:鸡形目,鸽形目等。猛禽类 喙与爪锐利带钩,视觉器官发达,飞行能力强,多以捕食动物为生。羽色暗淡。猛禽类主要有:隼形目,鸮形目等。攀禽类 趾足发生多种变化,适于在岩壁、土壁、树干等处攀援生活。攀禽类主要有:鹦形目,雨燕目,佛法僧目,夜鹰目等。鸣禽类 鸣禽种类繁多,鸣叫器官(鸣肌和鸣管)发达,善于鸣叫,巧于营巢,繁殖时有复杂多变的行为。雏鸟晚成,需在巢中由亲鸟哺育才能正常发育。雀形目中所有鸟类均属鸣禽。 5、下列样本不与菲林试剂

5、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 )。 A发芽小麦研磨液40恒温10min之后的上清液 B煮沸的苹果提取液 C煮沸的蔗糖溶液 D糖尿病人的尿液A含有麦芽糖;B含有葡萄糖和果糖;C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且煮沸不能使蔗糖分解;D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6、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之前用酒精擦拭皮肤,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酒精擦拭皮肤是为了杀灭细菌及其芽胞 B酒精浓度应达75%以上,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C酒精杀菌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D酒精能够使细菌细胞壁溶解而起杀菌作用酒精可使蛋白脱水、凝固变性. 酒精消毒的原理就是使蛋白质变性。酒精能杀灭常见致病病菌和病毒,对芽孢、肝炎病毒等常无效。对真菌的作用不稳定。

6、杀菌时浓度为75%最好,浓度太高会凝结细菌蛋白质表面,阻挡酒精继续进入。 7、蛋白质在生物的遗传中有下列哪一项作用?( ) A能够携带遗传信息 B完成遗传信息传递 C构成遗传信息载体 D进行遗传信息翻译 蛋白质为执行遗传信息的结构携带遗传信息:DNA;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mRNA;D进行翻译为核糖体。 8、某些杀虫剂在环境中难以分解,禁用近70年后仍能够在人体脂肪组织中发现。据此可判断这些杀虫剂的化学特性之一是( )。 A在酸性环境中难以分解 B在溶液中难以分解 C具有脂溶性 D属于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透过生物膜1.难以降解;2.在人体脂肪组织中发现,脂溶性 9、关于细胞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7、)。 A拟核相当于原始的细胞核,其染色体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结构相似 B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取决于细胞类型,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C核仁含有rRNA相关蛋白质以及rRNA的模板DNA D核基质是溶解了一些小分子有机物的无结构液体A、拟核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结构差异很大;拟核无蛋白质。B、核膜上有小孔,称核孔(nuclear pores),直径约50nm100nm,数目不定,一般均有几千个。在大的细胞,如两栖类卵母细胞,核孔可达百万。C、核仁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末期在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域重新形成。组成成分包括rRNA、rDNA和核糖体蛋白质等,是rDNA进行转录的场所。核仁的主要功能在于制造和合成核糖体核糖

8、核酸。D、核基质(nuclear matrix) 亦称核骨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认为核基质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核孔复合体结构体系;狭义概念是指真核细胞核内除去核膜、核纤层、染色质、核仁以外存在的一个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架体系。目前较多使用狭义概念。呈网络状的核基质纤维充满核空间,与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相连,核仁被网络在核基质纤维的网架中。核基质、核纤层和中等纤维形成一个贯穿于核质间的统一网架结构体系。 10、凝血过程是一个级联反应过程,可分为3个基本步骤,其中每一步骤都要经历多步骤化学反应。级联反应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其意义主要在于( )。 A使反应过程可控 B使反应过程缓慢 C使信号

9、传送目标准确 D使信号传输逐级放大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个基本步骤。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生化反应过程,多处存在正反馈作用,一旦启动就会迅速连续进行,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凝血止血效应。 11、轮作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与此相关的生物学原理是( )。 A有利于矿质营养的充分利用 B有利于阳光的充分利用 C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利用 D使种群数量易于控制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肥效,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如稻、麦等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的消耗量相对较多,而

10、对钙的吸收量少;烟草、薯类作物则对钾的消耗量较多;豆类作物对钙和磷吸收量较大,对氮的吸收也不少。以上作物对不同元素的需求不同与根部细胞的载体蛋白有关.不同的载体蛋白能转运不同的离子.导致不同作物吸收元素的不同.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营养元素,提高肥效,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营养元素有不同的要求和吸收能力 12、镶嵌在生物膜中的膜蛋白分子一定具有下列哪一项特性?( ) A分子两端都亲水(带极性) B分子至少有一端亲水 C分子中有斥水部分 D整个分子都具有斥水特性磷脂双分子层外部亲水、内部斥水;所以蛋白质分子中有斥水部分,保证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13、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不可能发生( )。

11、A有氧呼吸加强而积累较多ATP B无氧呼吸加强而积累乳酸 C肌糖原分解加快 D磷酸肌酸分解加快ATP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运动加强会使ATP消耗增加,机体通过加强无氧呼吸消耗更多的肌糖元来保持ATP的平衡,但会导致磷酸的积累。在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磷酸肌酸水解时,每摩尔化合物释放10.3千卡的自由能,比ATP释放的能量(每摩尔7.3千卡)多些。磷酸肌酸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其磷酸基转移到ADP分子中。当一些ATP用于肌肉收缩,就会产生ADP。这时,通过肌酸激酶的作用,磷酸肌酸很快供给ADP以磷酸基,从而恢复正常的ATP高水平。由于

12、肌肉细胞的磷酸肌酸含量是其ATP含量的34倍,前者可贮存供短期活动用的、足够的磷酸基团。在活动后的恢复期中,积累的肌酸又可被ATP磷酸化,重新生成磷酸肌酸,这是同一个酶催化的相反的反应。因为细胞中没有其他合成和分解磷酸肌酸的代谢途径,此化合物很适合完成这种暂时贮存的功能。在许多无脊椎动物中,磷酸精氨酸代替磷酸肌酸为能的贮存形式。可用人的短跑为例说明磷酸肌酸的功能。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为17微摩尔/克,全速短跑可消耗磷酸肌酸13微摩尔/克,故它仅可作为最初4秒钟的能量来源,但它可提供时间来调节糖酵解酶的活性,使肌肉通过酵解得到能量。 14、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占全球光合作用量的20%,但氧气产量对

13、生物圈的贡献极小。 以下对此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物质循环速度最高。消耗大量氧气 B热带雨林多数植物进行光呼吸而消耗大量氧气 C热带雨林较多C4植物,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量少于C3植物 D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相对弱,但呼吸作用相对强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

14、物物种的栖息居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B:热带植物C4植物多,光呼吸较少C:C4可利用少量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在中午高温气孔关闭的情况下释放氧气更多D:其他生物群落,要视情况而定,如寒带针叶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若 15、如果一个小面积淡水鱼养殖池出现水华,以下治理方法哪一种最无效?( ) A堵截农田水排入 B加投植食性鱼类 C减少鱼苗投放 D加大池塘通气系统运作水华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水草大量生长,导致鱼类大量死亡。A:堵截营养物质来源;C:减少鱼苗可减少对氧气的损耗;D:通气增加氧气。B:植食性鱼类投入会很快因缺氧死亡,无实际效果。16、某种化合物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假如该化合物水解产生的小分子混合物全部再重新脱水缩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原化合物相同,理论上,反应容器中的物质种类有A1种 B16种 C24种 D256种有四种不同氨基酸,其分解成小分子,再全部排列组合(包含所有氨基酸);所有的结果即为:4!=1*2*3*4=2417、落叶阔叶树在秋末的代谢特点不包括( )。A脱落酸的分泌增加 B乙烯的分泌增加C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Mg2+增加 D细胞吸收的自由水量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