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9036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会计实操经验】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对企业营运资金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高低。其常用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净额 / 平均应收账款 (公式一)在这个公式里面,分子反映的是从“存货”到“应收账款”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然而,仔细剖析该比率的内在含义,不难发现,其真实含义是衡量应收账款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转换现金的次数。也即是说,该比率应该是“已经转换为现金的应收账款”与“未转换为现

2、金继续持有的应收账款余额”之间的比率,因此,改进后的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收回的应收账款总额 / 平均应收账款(公式二)在这个公式里,分子真实反映了从“应收账款”到“现金”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不难看出,两个公式不同之处在于分子,但公式一所反映的营运资金是从“存货”到“应收账款”,与该比率的真实含义风马牛不相及。许多外部使用者采用公式二,是由于无法收集公式一中所要求的数据,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而言,只需从总账“应收账款”科目贷方发生额采集数据即可,从而得出更为恰当的财务分析比率。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

3、合性指标,反映了存货变为现金及应收账款的速度。其常用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存货 (公式三)在这个公式里,分子所反映的是“产成品”到“销售成本”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其矛盾在于:存货所反映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随着经营环节的进行,人工成本和相关制造费用不断投入,各环节的存货价值也不断增大,所体现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产成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值,由产成品转移到销售成本的价值也始终是最大的;而分母则是材料、在成品、产成品三者平均之和,其体现的存货不是最大值。因此,在分子分母所代表经济含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分子始终代表最大值,而分母代表是一个均值,其计算结果,

4、必将是夸大的。作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由于掌握了相关信息,应该对存货的结构及影响存货周转速度的重要项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改进公式如下:材料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耗用的材料成本 / 平均材料 (公式三)在产品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耗用的制造成本 / 平均在产品 (公式四)产成品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结转的销售成本 / 平均产成品 (公式五)存货周转率 = 材料周转率 + 在产品周转率 + 产成品周转率 (公式六)如上述公式三至六,把存货周转率分解为三个周转率之和,其结果非常科学合理,而且数据采集也十分方便,耗用的材料成本取数于总账中“原材料”科目的贷

5、方发生额,耗用的制造成本取数于总账中“生产成本”贷方发生额,结转的销售成本取数于损益表中的“销售成本”即可。按此改进,存货周转率所揭示的问题更加明晰、透彻。3.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购进原材料开始,到付款完毕止,所经历的速度,反映企业免费使用供货企业资金的能力。通常来说,在债权人的允许范围内,管理者应该充分运用这样一笔资金在本单位的占用。其常用计算公式为:应付账款周转率 = (主营业务成本 +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 平均应付账款 (公式七)上述公式中,其分子的设计方法,至少把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常用公式所具有的弊端都暴露出来了。一是主营业务成本是由产成品结转的,存

6、货中包括了部分产成品,其所代表的价值必然会大于原材料所对应的应付账款,计算结果将被夸大;二是主营业务成本和本期存货增加额,并不反映应付账款周转率的内在本质,即由“现金”至“应付账款”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因此,不管从哪方面分析,常用的计算公式在夸大计算结果和违背营运资金实质周转过程两方面,共同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改进公式如下:应付账款周转率 = 某一会计期间支付的应付账款 / 平均应付账款 (公式八)在上述公式的分子中,企业内部管理者可以直接从总账“应付账款”科目的借方发生额采集数据即可,所计算结果更加符合该比率的内在财务含义。在上述三个比率指标讨论中,共同关键点在于:一、分子分母要代表同一经济含义;二、分子分母要反映相同类似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否则,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南辕北辙。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