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9030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管理思想史,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程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家们的作用,揭示了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管理思想随着管理实践而发展的,管理理论也相应地丰富为国家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和企业管理三大领域的高度提炼和集中概括。中式的管理思想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中国管理思想史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里记载着中国无数杰出的

2、思想家主张的国家管理、军事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法律管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根据内容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的管理思想,另一类是兵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管理,其核心思想是“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这些中国古代的统治着和思想家非常清楚,只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才能达到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目的。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想人们灌输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见好就收的价值观念,让人们学会听天由命、中庸的处事行为方式。这些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儒家思想有封闭、

3、保守、僵化的一面,但其思想中也有合理的成分,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的思想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对中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三国演义中德刘备三顾茅庐、汉高祖刘邦任用韩信等将才夺天下的故事等都是中国古代任人唯贤思想的典型反映。周礼是写于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部论述国家政权职能的专著,是封建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理想化设计。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和工程等各个方面,是反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兵家的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的战略和战术,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

4、,古时又称“十三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正合,以奇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策也”,这些闪耀着无穷智慧的名句就是兵家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强调了军事战争中,要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并要分析客观规律才能克敌制胜;没有常胜的军队,胜败要以平常心对待;要克敌制胜,就要在战略、战术上出奇制胜等这样的辩证策略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管理上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商场如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中,日本的企业家们创造性的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应用到商战之中,在日本和美国掀起了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潮,一直持续至今。在日本

5、、新加坡,一些大公司甚至把孙子兵法列为培训经理的必读书籍,美国的管理学家斯图尔特克雷纳还将孙子兵法收录到其著作管理必读50种之中。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此外,我国古代许多宏大的建筑工程的管理实践也提供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跨河北、背景、山西、内蒙、罅隙、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绵延起伏,长达6700多公里,堪称世界奇迹。长城的建造曾经动用人力数十万,历史100年,它的施工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工程质量也相当不错。据春秋中记载,当时的工作计划很周密,不仅计算了城墙的土石方总量,而且连所需的人力和材料,以及应从何地调拨人

6、力,他们往返的路程,人员所需的口粮,各地区负担的任务,都分配得十分明确,这样周密的计划工作令人赞叹。再如,北宋宋真宗时期,皇宫因遭雷击而起火。为了修复好损坏的宫殿,宋真宗命丁渭进行修复工作。丁渭经过仔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修复方案。先把皇宫前的大街挖成沟渠,利用挖出来的土做原材料,烧制砖瓦;再把京城附近的河水引入宫前的沟渠中,利用这一运河把大批所需将才运到皇宫;新皇宫建成后,用废墟杂土甜品沟渠,就地处理废墟,在修复原来的大街。丁渭的修复方案一举解决了工程中三个很棘手的问题:取土烧砖、建材运输、废墟处理。即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皇宫的修复速度。这不是纯粹的工

7、程技术问题,它包含了如何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问题。所以说中式的管理思想,比较偏向于对人的管理和对物力财力分配的合理性研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主。西式的管理思想历史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阶段主要是指西方产业革命之后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常胜之前这段时间的管理思想。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场革命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开始,是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向以机器为主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转变的革命。1769年,英国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此以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种大机器纷纷产生,手工业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产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对手工业

8、作坊的管理主要依靠资本家个人的主观经验进行,随意而盲目,这显然不能适应对以机器为主的大规模工厂的管理。因此,人们开始了对管理的积极探索。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与哲学家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1776年发表了其代表作国富论,该著作不但对经济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他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并分析了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他认为,专业分工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一个人专门做一种工作(分工),节省了转换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发明了许多高效率的机器,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以使一个人能够做

9、许多人的工作。劳动分工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最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资本主义大工业就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劳动分工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查尔斯巴贝奇是英国科学家,1832年他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该书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他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有五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可以缩短胜任工作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把工作分成许多不同的工序,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会大量节约学习掌握工作技能所用的时间。第二,有利于减少学习期间的材料浪费,因为工人只会在学习一项或少数几项工

10、序时浪费材料。第三,能够节省转换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在许多工序中,工具极为精密,在每一次使用中,都要精确的给以调整,这就浪费工人的时间。第四,有利于劳动工具的改进。但一个人只从事一道工序时,他的全部精力都会放在一个简单的操作上,这样他就有机会考虑改进工具或工作方法。第五,有利于人与工作的合理配合。除劳动分工外,巴贝奇还研究企业的分配制度和对工人的奖励的管理办法,为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詹姆斯斯图亚特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工资与工作效率的研究:“如果给一个人每天的劳动定额规定一个固定的量,他就会只去完成这些工作,永远不想怎样改进他的工作;如果采用计件支付工资,他就会想出一千种办法来改进他的工作,增加自己的产量”。在产业革命的早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中大部分实行计时工资制度,在产业革命浪潮中,这种等时不等量、效率低下的单一工资制度已阻碍了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工资制度、分配制度也成为许多早期管理思想家们研究的一个重点。所以说西方的管理思想,更重视对工作的分配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追求在此基础上的工作效率最大化。以上是我对中外管理思想史的一些浅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