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讲义.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882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森林资源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森林资源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森林资源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森林资源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讲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森林资源概况1.森林资源定义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2.世界森林资源概况全球可提供木材的天然林面积约32亿公顷,其中52%位于热带,可供木材的森林蓄积量约1820亿立方米。1996年原木生产量3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原木15亿立方米。80-95年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约1.8亿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100万公顷,其中南美洲减少最多,为477万公顷,亚洲减少333万公顷,非洲减少375万公顷,而北美洲增加6万公顷,欧洲增加39

2、万公顷,俄罗斯增加56万公顷。木材的主要出口国温带国家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瑞典、芬兰、德国、新西兰等;热带国家有巴西、智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 几内亚、缅甸、加蓬、喀麦隆、科特迪瓦等。其中,加拿大、印尼、喀麦隆、科特迪瓦等都 限制原木出口。 木材进口国,主要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这五个国家进口林产品占了全世界进口量的49%,其中美国、日本两国便占全世界进口量的30%,他们的经济发展变化,将直接 影响世界木材供应量和价格的变化3.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中国资源匮乏,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在建国初期拥有112亿立方米,因为人口膨胀,毁林造田而砍伐了100亿立方米,剩余的12

3、亿仅够维持6年。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3.9928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1.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84亿亩)2.林木总蓄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3.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4.森林覆盖率16.55,排世界第142位5.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5,排世界第120位6.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7.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我国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差距十分明显。4.我国森林资源类型

4、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不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在陡坡、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5、。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南方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好,具有林业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林和多种经济林木,能提供大宗竹木材料和多种林产品,既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种工业原料,又可用做人民生产生活资料。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有重要作用。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 . 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本区需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6、。华南热带季雨林. 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 中国的树林种类丰富,珍贵经济林木繁多。中国共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乔木树种约2800种,其中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将近1000种。中国有许多特有的树种,如著名的“活化石”水杉和银杏,以及银杉、珙桐等。 但是,中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地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南方林区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林区。 总的来看,中国林林面积小,覆盖率低,在世界上属于少林国家。 5.我国森林资源的五大特点: (1)森林类型多样,物种资源丰富。(2)绝对量大相对量小,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中国

7、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位居全世界第五位和第七位。但因为中国人口多,占到世界总人口的约22,从而使人均占有量小,而且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 (3)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各林种比例现状与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林龄结构不够协调,林分低龄化问题突出。 (4)林地利用率低,单位面积蓄积量小。我国的林业用地利用率仅为50左右,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美国、德国、芬兰等国都超过90;全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世界平均的68.5。而且各省林业用地占土地面积比重差异大,残次林的比重也较大。 (5)人工面积大,但质量有待提高。建国以来我国人工造林成绩显著,人

8、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保存的人工林(不包括进行了采伐利用部分)面积达4667万平方米,约占现有有林地面积的30;人工林蓄积10.13亿m3,仅占森林总蓄积的10。全国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还不到整个林分平均水平的一半,质量有待提高。二 .森林资源的作用 物质资源 能够提供大量木材,用于建筑、家俱、造纸、造船等等,能提供大量果实作为食品、饲料等等,所以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 环境资源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5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

9、化为水蒸汽。 森林资源的具体功能(1)环境保护功能森林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功能,在风沙严重的地区,天然林或农田防护林可减低风速,稳定沙流,从而保护农田,改善气候。森林是一个庞大的大气净化器,是天然的制氧机,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可供1000人正常呼吸之用。而且,森林还有过滤降尘、杀死病菌、减弱噪声等功能。工矿和交通车辆不断向大气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通过森林的吸收、阻滞和过滤,可以净化空气,例如每公顷云杉林可吸滞粉尘105吨。另外,森林还分泌杀菌素,杀死某些有害微生物。森林还有很好的消音和隔音作用,如营造40米宽的林带,能使噪音降低1015分贝。此

10、外,森林还会使环境优美,成为娱乐和有益于健康的旅游场所。(2)调节气候功能森林对大气水的循环有重要作用,以热带雨林为例,每亩热带雨林每年蒸腾500多吨水,大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形成降水,一般在这些地区大约1/41/3的降水来自蒸腾作用。地区性的森林大面积消长对该地区气候影响很大。四川西昌地区,解放前是荒土秃岭,从1958年起,进行大面积云南松飞机播种,现已绿化100多万亩,从而使该地区气候明显变化。西昌气象站资料表明:1958年相对湿度为58%,70年代为62.4%,50年代平均每年有大风11次,70年代减到46次,西昌逐渐由干热地区向湿润地区转化。(3)涵养水源功能从水文资料分析证明,森林破坏后

11、河川的洪枯变幅增大。以四川大邑县斜江河为例,1957年前,上游森林茂密,洪峰期最大流量为295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为0.83m3/s,1958年后森林被破坏,1979年洪峰期最大流量为763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为0.25m3/s。由此可见,森林遭破坏后,汛期洪峰增大,枯水期水量减少,加重灾害。(4)保持水土功能河川泥沙的增减与森林的消长有极大的关系。据嘉陵江域西河水文站的资料记载:西河流域50年代中期,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35%,年平均输沙量为14.2万t/a,19581969年期间,由于滥砍滥伐,森林覆盖率急剧减少,输沙量猛增至400万t/a。70年代后,由于注意了植树造林和制止了

12、滥砍滥伐,森林覆盖率恢复到15%,输沙量减至99.9万t/a。(5)保护物种多样性功能森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区,它孕育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它保存着世界上珍惜特有的野生动物。森林作为大量的多样性物种的保存地,成为人类的基因库资源,森林的破坏将使地球物种的多样性受到威胁。森林的锐减已使全球物种减少的速度增加,因此,保护森林也就为保护全球物种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三森林资源的破坏最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砍伐达到很惊人的程度,人类文明初期,地球森林约为76亿公顷,占陆地的三分之二。到20世纪末期为34.4亿公顷,80%的原始森林被破坏。1981-1990年间全世界每年损失森林平均达1690万公顷

13、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就减少940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4%。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90年代初所进行的评估来看,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1990年期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韩国的面积。 我国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1950年以来每年以25万亩的速度消失,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和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各地的沙尘暴大量袭击,现有沙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人民币。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

14、水将流入大海,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1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1)砍伐林木温带森林的砍伐历史很长,在工业化过程中,欧洲、北美等地的温带森林有1/3被砍伐掉了。热带森林的大规模开发只有30多年的历史。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日本进入东南亚,寻求热带林木资源。在这一期间,各发达国家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达到世界木材和纸浆供给量的10左右。但近年来,为了保护热带森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禁止出口原木。2)开垦林地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在发展中国家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刀耕火种,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据估计,热带地区半数以上的森林采伐是烧荒开垦造成的。在人口稀少时,农民

15、在耕作一段时间后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开垦,原来耕作过的林地肥力和森林都能比较快地恢复,刀耕火种尚不对森林构成多大危害。但是,随着人口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3)采集薪材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年有1亿多立方米的林木从热带森林中运出用作燃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4)大规模放牧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对牛肉的需求,中南美地区,特别是南美亚马逊地区,砍伐和烧毁了大量森林,使之变为大规模的牧场。5)空气污染在欧美等国,空气污染对森林退化也产生了显著影响。据1994年欧洲委员会对32个国家的调查,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欧洲大陆有26.4的森林有中等或严重的落叶。 6).森林火灾199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年,森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仅给其本国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邻国许多新加坡市民不得不配戴防毒面具来停止烟雾的危害例 一次性木筷的危害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亿双木筷。有资料显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