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8796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复习资料“对环境的察觉”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2.皮肤有冷觉、热觉、痛觉等感觉功能。3.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4.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神经,嗅觉神经末梢将香味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了嗅觉。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6.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15度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7.声波通过耳廓外耳道

2、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脑。8.感觉到的声音高低叫做音调。9.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10.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11.噪声就是由于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可从声源、介质、感受器处控制。居民居住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12.通常我们把本身能够

3、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13.太阳光在大气中的传播路线是弯曲的,这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导致的。14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达到每秒3*10的5次方千米。光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为真空中的的3/4。15.色彩光带中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从而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的光叫做复色光。16.颜色中的三原色:品红、黄、青。17.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4、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光路是可逆的。1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为对称。19.凸面镜使平行光束发散,利用它可以扩大视野;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利用凹面镜可以聚光。20.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1.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间的距离叫做焦距。物距用u表示,像距用v表示。光圈22.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眼睛照相机角膜、晶状体镜头视网膜底片瞳孔光圈眼脸快门23.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相似24.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配带凹透镜可矫正近视。来自近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配带凸透镜可矫正远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