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86163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684内部编号:AN-QP-HT684 版本 / 修改状态:01 / 00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

2、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编辑:_审核:_单位:_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 执行, 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 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由于顶板岩层悬露面积增加,煤壁和切顶支柱承受的压力相应增加,引起煤壁压碎、煤壁片邦、支柱收缩下陷,进一步引起顶板岩层不均匀下沉、脱层、开裂而增加对煤柱和切顶的压力,随时可能发生

3、大冒顶,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为了防止事故发生,特制订本措施,在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全过程中,本措施与煤矿安全规程、10501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必须一并严格执行。一、区域概况10501采煤工作面位于矿区东北面,运输顺槽长为350m和回风顺槽长348m,切眼长65m于今年8月份已全部结束,本工作面上履岩层结构情况简单,预计初次放顶垮落步距为58m。本矿以为第一次放顶,预计顶板为采后自然垮落,即完全依靠直接顶本身悬露岩层达到极限垮距后破坏垮落。易垮落采区和煤层,故必须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放顶距离。矿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切实把好安全关。特编制10501采面工作面初次放顶

4、安全技术措施,供当班安全管理人员各施工作业班组,回柱技能工学习后实施。二、采面初次回柱放顶组织领导(一)领导机构组长:屈平(矿长)副组长:尚仁贵(安全副矿长)成员:由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工程师、带班矿长、安全员、瓦检员、队长、班长、电工、回柱工组成。(二)、工作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该回采工作面初次回柱放顶的人、财、物的供给调配,并亲自指挥调配,负责初次放顶人员落实,监管全面安全工作。2、工程师负责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措施贯彻学习实施督促。3、成员对该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现场指挥及现场的安全工作。三、10501工作面准备工作1、准备好该采面初次放顶的工具及辅助材料(回

5、柱器、拉绳、铁丝、钉子、铁锤、拔柱器等)。2、10501采面将采四排,打柱挂梁支护完毕后,必须严格检查已支护的四排支柱和梁子,观察有无滑柱、顶梁松动及煤帮漏顶出现。3、初次放顶必须有矿级跟班领导,矿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观察指挥放顶安全工作。4、初次放顶必须由熟悉的回柱工进行回柱作业。5、回柱技能工首先必须备好回柱用的工具,拉绳、铁丝、排材、临时支护材料等。四、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由工程师组织相关所有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名。2、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必须在工作面下出口巷备齐1416公分,长2.02.2米坑木50根,与工作面采高相应的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各3

6、0根,以备大压显现时及时增补木垛、戗柱,防止采面垮塌之用。3、初次放顶前必须对10501采面进行全面检查,并打好特殊支护,即打好密集支柱和反撑支柱。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局部地段打好戗柱。密集支柱沿倾斜每5米留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宽度不得少于5米,密集支柱之间应不得少于10cm的空隙,以便于回柱操作。4、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煤壁必须清理直顺,不得留有伞檐和开裂、松动的煤矸。采面支护(支柱、密柱、戗柱、顶梁等)质量必须达到作业规程的要求,顶梁必须全部铰接牢固、顶梁端头紧靠煤壁。5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上下出口距煤壁不少于20米范围内的支架必须用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加固,确保安全退路随时畅通无阻。6、

7、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当班跟班矿长、安全员必须坚守现场,安全员负责观察顶板、支柱、煤壁压力情况,跟班矿长负责现场指挥工作,安全员负责撤退路线安全保障和现场监督,严禁任何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7、该区域回柱放顶,必须有足够的供风量,严禁无风、微风进行回柱作业。8、该区域回柱放顶,严格对瓦斯巡回检查(特别是采面上隅角瓦斯及有害气体检测),严禁瓦斯超限作业,若遇停电、停风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工作面运输巷安全地带。9、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矿长、安全矿长应轮班到现场指导、检查放顶工作,收集矿压资料,制订补充、补救措施,预防事故发生。10、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工作面必须备齐完好各

8、种工具、器械。11、回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来压垮塌前,初次及以后每次回柱时,沿走向每隔2排、倾向每隔810米预设一根1012cm原木信号支柱,信号支柱严禁回收。12、回柱严格先支后回、从下到上、由外(采空区侧)到内(煤壁侧)、先支柱后顶梁、逐根回收的顺序进行。密柱、戗柱超前于回柱的距离不小于15米。打密柱时,沿倾向每5米预留一宽0.8米的安全出口,回柱到位后立即补好。13、单体支柱的回收按操作规程执行,先用铁丝套住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预选好退路,利用回柱器回柱后立即退到安全地点;待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拉到安全地点后,再人工运走,严禁任何人直接进入已回柱区搬、捡任何物件。14、回柱的全过程中,必须安

9、排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察煤壁、顶板、已回柱区域压力情况,在顶板岩体内出现断裂破碎声、围岩破碎下沉、掉碴由少增多、由稀到密、淋水增大、信号支柱折断、支柱变形移位、摇晃、抖动等大压预兆或已回柱区域顶板岩层正在垮落时,必须暂停一切工作,一切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垮落稳定后,再恢复工作。15、回柱的全过程中,全体人员精力必须高度集中,严禁任何人高声喧哗,影响正常信号的发送、接收、执行,严防该作而不作、未作,不该作却误作等错误行为、现象发生造成事故。16、利用回柱器回柱时,除回柱工和专职安全观察员两人外,其他所有人员必须先撤退到回柱点后(上)方8m以上位置,为回柱工和专职安全观察员两人的安全撤退预留出足够的空

10、间和通道。17、手动葫芦的支柱必须稳固、牢实、可靠,距回柱点的直线距离不得小于4米。18、回收的支柱、材料用机械、工具拉到安全地点后,必须立即运走,严禁在现场堆积阻塞通道、出口及影响安全操作和遇险避退。19、回柱的全过程中,任何人严禁到回柱地点的下方和侧面,若出现任何灾害,作业场所一切人员立即沿煤壁下行撤退至工作面运输巷(下安全出口),经10501运输巷进入到皮带下山或材料上山撤至地面。但撤退到安全地点后,必须立即电话向地面调度值班室汇报,简要说明报告人姓名、所在班组、报告时所在地点、灾害性质、发生地点、受灾人数等情况,同时按地面调度值班室的指挥行动。20、回柱后达到作业规程规定距离顶板仍不垮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卸压。强制放顶措施根据顶板结构届时再行制订。21、实施中若发现本措施有不妥或不完善之处,必须立即向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修正、补充、完善,确保安全。焦硐煤矿20xx年9月10日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第2页 /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