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8584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教案16.小真的长头发课题小真的长头发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描述了小姑娘小真想象自身的长头发可以变成什么,做什么,奇特、有趣的想象,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融入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最后让学生尝试续编故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深化内容。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识生字,认读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的奇思妙想。学习重点认字、读词,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识字、读

2、词,了解课文内容。学生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图画导入。用时: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辫子的图案,学生想象这是什么?2.教师继续延长图片,学生继续想象。3.板书课题。1.学生想象,互相交流自己的猜想:图案是什么?2.随着图案延长,学生继续想象。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课件出示三个小女孩在一起聊天的画面。1.跟随教师的引导识记生字。1注意栅、揉、难、碍等字的读音。2注意多音字系、椅、泡、提的读音和用法。3注意凌的部首是冫,沫的右边是上横长下横短。2.认识小真,从课

3、件中指出小真。1.比较组词。三、品读对话。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小叶和小美的对话,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2.分角色朗读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真的话: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3.想象:小真的头发能长多长呢?1.从小叶和小美的话中感受到她们的骄傲、得意。2.指导朗读对话,体会小真话语中的不甘示弱。3.发挥想象,丰富内容。2.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个长来啊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C.表示解释说明。四、自读自悟。用时:5分钟1.学生自读小真说的话,感受小真奇妙有趣的想象。2.书写生字、词语。1.自读课文,在文中做上记号。2.书写生字、词语。3.照样子,

4、写一写。教学反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前,让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小真的头发能长多长呢?能长成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学习设置悬念,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读课文,能用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想象、体会、讨论,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真想象的奇妙、有趣。2.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有趣。学前准备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2.板书课题,回顾上节课内容。1.学生听写词语。2.回忆上节课内容。4.听写词语。手套 麻烦 悠闲椅子 泡沫 冰激凌提起 很棒二、交流理解。用时:20分钟1.教师

5、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2.教师课件出示课文第912自然段,看看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与学生的想象进行比较。3.再读课文,说说小真是怎样把想法说清楚,说明白的。4.引导学生感受本文几个动词的妙用。1出示小真用长头发钓鱼的图画,体会垂字的好处。2出示长头发套牛的图画,体会动词拉的妙用。3出示长头发当被子睡觉的图片,体会动词卷的妙用。4出示长头发当晾衣绳,长头发变成树林的图片。5.这么长的头发要怎么打理呢?引导学生自由想象。6.教师让学生自读文中梳头、洗头的段落,体会小真高兴的心情。7.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1.学生自由想

6、象,小组讨论。2.自读课文第912自然段,感受小真想象的奇妙、有趣。3.用要是就能这样的关联词连接想法和结果,学写句子。4.学会使用恰当的动词。5.想象小真梳、洗头发的方法。6.感受小真梳洗和打理头发的方法,体会小叶和小美的羡慕之情。7.明白结尾这段话中小叶和小美对小真长头发的期待,体会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心。5.小真的长头发变成了什么?可以做什么?读课文,完成下表。6.写近义词。麻烦 悠闲 唯一 遗憾 羡慕 三、续编故事。用时:15分钟1.小真的想象太神奇了,不仅让小叶和小美听得入迷,我们也入迷了,再读课文,感受想象的奇妙。2.小真的长头发肯定不止做这些事,还能做很多有趣的事,还能做什么呢?1

7、.再读课文,感受想象的奇妙。2.续编故事,编好之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听并修改。7.续编故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理解续编故事,这一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小真的长头发教学片段尝试写话,表现独特想象。教学拓展点师:小真的长头发不止能做这些事,还能做很多很多其他的有趣的事。大家想想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什么呢? 生:小真只要把自己绑在轮船上面,轮船抛锚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头发像锚一样甩过去,就能钩住岸上的东西,船不就靠岸了吗?师:简笔画辫子锚长头发可以当锚用,想象太神奇了!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生:还可以把长头发挂在树下,荡来荡

8、去,和小松鼠一起玩。师:简笔画辫子秋千把辫子绑在树上,当秋千用。你们看,只要把小辫子的方向改一改,形状变一变,就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呢。同学们分成四人一组讨论讨论长头发的妙用吧,每人至少说一个想法。生分小组交流师: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了,是吧?生答是要把想法说出来,让每个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是要有方法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真是怎么把想法说清楚,说明白的。出示文中小真的话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小真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吗? 生:每一段开头都是要是就能板书要是就能师:也就是说,文中是用一个连接词来连接想法和结果的。大家真棒!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个特点。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发现?生:后面都还

9、有两句话的:用长辫子钓到鱼了;妈妈会谢谢我了。师:是啊,说清楚要是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后面还跟了一句,说出后来怎么样,对不对?板书:后来这样说,就说得更具体了。其实,在这两段话里面,还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是出示放大的垂字生:垂。师:把辫子从桥上往下挂,就是垂。还有一个是出示放大的拉字生:拉。师:左右两边的辫子拉在树上,才能晾衣服。这两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板书:动词那现在大家在心里把自己刚才的想法,用上要是就能后来说一说。学生默默地在心里说想法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生:要是把长辫子拴在狗狗的脖子上,就可以遛狗了。这样我就不用花钱去买狗链子了。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师

10、:我也要把掌声送给她。她说得好吗?谁来评一评。生1:她用上了连接词要是就能。生2:她还说清楚了后来怎么样。生3:动词拴也用得很准确。师:她说得很好,大家评得也不错。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评一评吧!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课文以一个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描述了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想象奇特、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随着情节走入那棵树中,去感受作者描述的神奇景象。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

11、写文中词语。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重点认字、读词语,了解主要内容。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假如你会变,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2.文中的作者让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而且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呢!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1.交流自己想变成的事物及原因。2.齐读课题。3.质疑:会发生哪些事呢?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12、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希望 抓痒 鳄鱼 陈醋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的感受,表现了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的温馨和美好。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展示生字词情况。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

13、巧、克、肠、继、续、抬、秘、密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3.看拼音写词语。xn zhunh li j x m m qio k l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教学反思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神奇。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事,体会想象的神奇。学前准备课文内容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师板书课题1.学生听写词语。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4.听写词语。形状 狐狸 丁零巧克力 香肠 继续抬头 秘密二、精读感悟。用时:25分钟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2.细读第5、6自然段,了解我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3.齐读第7、8自然段,边读边想:我让所有的动物都住在树上说明了什么?4.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第912自然段,从妈妈身上感受想象的神奇,并思考:1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