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8579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重选择语句.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选择语句【基本信息】作者辛秀娟课时1课时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回民中学【课标要求】(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1内容标准(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选择控制结构。(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2活动建议(1)选择实例,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分析设计算法,恰当地使用选择控制结构编写源程序,调试并运行该程序,在过程中体验

2、程序设计语言的逻辑特点。【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广东版教材) “多重选择语句”一节内容。基于学生已掌握利用条件语句来解决两种情况的判断和选择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多于两种,对于此类问题如何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和解决?本课结合当前中学生所关注的“超级女声”等生活实例出发,引出制作“明星档案”问题,引导学生将事先从网上获取并分类整理的信息,利用VB编程中多重选择语句的算法结构,巧妙的加以运用既达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初衷,同时又在自然而然的知识渗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多重选择语句是在选择语句教学完成之后,接下来要完成的一个教学难点。此处的“教学内容分析”

3、只是描述了上述的教学情况,并没有就“多重选择语句”这一知识点本身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剖析。接下来的描述应属于“教学策略”范畴,也就是作者设计本节课的整体思路。从描述上来看,作者是想以“超级女声”来引入,紧抓“明量档案”这一主线来贯穿整个教学。考虑到“超级女声”这一节目的火爆,以及“明星”对学生的超级影响力,相信会调动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能选用深受学生喜爱的容,同时又能完整地包含教学内容的实例来进行教学是非常讨巧的方法。【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VB语言条件语句的应用;多重选择语句的基本格式;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技能性目标:培

4、养学生合理的利用信息,并能用计算机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性目标:通过设计“明星档案”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知识目标中的第3点似乎有些问题。学生对“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了解与体验早在必修部分就应该已经完成了,再说还有选修后的开篇以及顺序、选择结构的教学,都会反复强化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应用。因此,此处的“了解”改为“训练”或是“强化”应该会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情况。此外技能目标写得有些“空”,如能紧扣“多重选择语句”会更好。情感目标中的“体验”同样应改为“强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5、从问题出发,设计相应的算法;(2)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VB语言选择结构及多重选择语句的使用。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获取的信息有效地加以应用。(2)算法的实现。(3)有关listindex、Loadpicture等函数及Picture等属性,建议学生理解、会用即可。此处的“重、难点分析”,只看到了对重、难点的描述,遗憾的是没看到“分析”,也就是重、难点的确立依据。也没看到突破重、难的方法。【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学策略】(1)课题的引入上要放得开,还要收得拢(即指信息的获取、分析与整理),此工作放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2)算法的设计上,要

6、通过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的比对,加深学生对选择结构的认识。(3)基于两种情况的判断与选择,和多种情况的判断与选择,通过相应的实例来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4)通过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让学生亲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5)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小组的成果方案,填写活动评价表。作者的“教学策略”写得很详细,能够完整地表达她设计这一案例的理念,比如第(1)点。也包括了作者突破教学重、难点方法,比如(2)、(3)、(5)点。【教学过程】(一)问题的呈现:(情景导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或欣赏的明星,课余时间要求同学们从网上获取了自己所喜爱的明星照片及相关资料,并加以归类整理,今天我们用所学VB编程

7、知识,能否将自己事先整理并归类好的信息“为我所用”呢?在引入部分并没有提及“超级女声”,可能是在上节课快结束时已讲过了,并发动学生回去收集信息。但还是有点意外。 1信息的获取:(此工作事先已准备就绪)由小组分工合作,从网上搜集和整理有关自己喜爱当红明星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类整理。2信息的加工与整理:全班同学每4人为一组,就以下问题进行交流:网上有关明星们的资料介绍有哪些内容?我们怎样为明星们规划和设计一个拥有良好图形界面的小程序?如何设计相关驱动事件?如何分析算法?如何编写相应事件的程序代码?此处的“信息的加工与整理”按照“教学策略”中的说法,应该是在课外完成的。如果是这样是比较合理的,放在课

8、堂上来讨论太浪费时间了,几乎无法实现。3任务分析经同学们分析、交流,创建“明星档案”程序界面:用Label来显示输出信息,Listbox显示明星姓名列表, Image显示明星照片, Textbox显示明星档案信息;Commandbutton制作确定、退出等命令按钮。用户选择列表框中明星姓名后,单击“确定”按钮,则图像框中显示该明星照片,文本框中显示该明星相关信息。“任务分析”部分应该是学生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后总结出的结论,结论的表现形式作者并没有交待清楚,应该是以“学生代表汇报”的方式来进行,效果会比较好。(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4算法设计经以上分析,可设计如下求解问题的基本步骤:创建图形用户

9、界面,用于显示信息并输出信息。为“确定”按钮编写相应事件驱动程序,其一在图像框中显示图片;其二在文本框中显示信息。为“退出”按钮编写“退出”系统的驱动程序。在“任务分析”的结论基础上完成“算法的设计”。这一步不知是学生独立完成、分组完成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作者并没有交待清楚。建议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或直接教师总结讲解,效率较高。5编写程序(1)创建图形用户界面;(2)设置对象的属性;窗体中控件的主要属性值设置见下表: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Label1Caption请选择您所喜爱的明星姓名Label2Caption明星档案List1List李宇春周杰伦张靓颖Image1stretchTrueTe

10、xt1TextMultiline(清空)TrueCommand1Caption确定Command2Caption退出(3)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自然语言:如果 (条件一)列表框中被选择的是第一项 那么(语句组一)图像=李宇春图片 文本框=李宇春信息如果 (条件二)列表框中被选择的是第二项 那么(语句组二)图像=周杰伦图片文本框=周杰伦信息如果 (条件三)列表框中被选择的是第三项 那么(语句组三)图像=张靓颖图片文本框=张靓颖信息(4)编写程序代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条件语句来编程解决问题(此活动由学生操作完成)。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If List1.lis

11、tindex=0 then 如果选择列表框中的第一项 Image1.picture=Loadpicture(“.李宇春.jpg”) 显示李宇春图片 Text1.text=” 姓名:李宇春,血型:A型,星座:双鱼座” 显示李宇春信息 End ifIf List1.listindex=1 then 如果选择列表框中的第二项 Image1.picture=Loadpicture(“.周杰伦.jpg”) 显示周杰伦图片 Text1.text=”姓名:周杰伦,出生年月:1979.01.18 ” 显示周杰伦信息End ifIf List1.listindex=2 then 如果选择列表框中的第三项Imag

12、e1.picture=Loadpicture(“.张靓颖.jpg”) 显示张靓颖图片Text1.text=”姓名:张靓颖,出生年月:1984年10月11日 ” 显示张靓颖信息End if.End Sub界面设计以及控件列表应以学习资料的形式呈现,这样做的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在程序编写上。如果时间充足,界面设计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一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过程显然需要学生较长时间的努力,考虑到是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创建档案,学生不会走神。教师引导:当“姓名列表框”中出现的人名较多时,就要用多个If语句来处理这多种情况,此时程序无论在可读性还是机器的执行效率方面均

13、比较差,如果再多一些情况,它的缺陷就会暴露得更加明显,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呢? 在VB语言中,设置了一个处理多种情况的语句,称为多重选择语句,其基本格式为: Select Case 表达式Case 表达式列表1语句组1Case 表达式列表2 语句组2Case Else 语句组N+1End Select由此可得运用多重选择语句编写上述问题的程序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Select Case list1.listindex Case 0 Image1.picture=Loadpicture(“.李宇春.jpg”) 显示李宇春图片 Text1.text=” 姓名:

14、李宇春,血型:A型,星座:双鱼座” 显示李宇春信息 Case 1 Image1.picture=Loadpicture(“.周杰伦.jpg”) 显示周杰伦图片 Text1.text=”姓名:周杰伦,出生年月:1979.01.18 ” 显示周杰伦信息 Case 2Image1.picture=Loadpicture(“.张靓颖.jpg”) 显示张靓颖图片Text1.text=”姓名:张靓颖,出生年月:1984年10月11日 ” 显示张靓颖信息 . End Select考虑到上述方法的烦琐以及效率问题,适时引入CASE语句,为学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学生会很乐意学习,并接受较快,从而提高教学效果。(5)运行和调试程序按F5键或单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运行程序,预览运行结果。(程序运行如图所示)调试运行程序,获得成就感,积累调试程序的经验,但要注意控制好时间。(6)学生总结分析选择结构的语句特点。交流学生作品,加以评价、分析。本次课后续活动探究1:为程序界面添加“性别”选择按钮,添加选择语句,并再次调试运行程序。探究2:参照课本实例,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