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48403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 为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渡头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事迹材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我校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不平衡,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未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个别教师职业理想有所淡化,敬业精神不强,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师德水平有待提高,教育观念陈旧滞后,言行时有逾规等不良行为和风气,损害了教师群体的声誉,影响着

2、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教育在学生、家长、社会中的形象。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职业思想和业务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办好新形势下人民满意教育,我校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师德建设引领教师的发展方向 能否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否让学生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关键是教师自身是否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1、始终不渝地加强对教师的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

3、方式,给了人们多种选择,面对社会上非主流意识的影响,学校必须保持育人环境的圣洁,教师必须保持精神家园的高尚,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为此,我们利用周一晚例会时间开展师德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等系列活动,培养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挥骨干教师、党员和各类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通过实施“骨干工程”“名师工程”,积极鼓励教师建功立业,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体验人生的幸福,从本职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学校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倡导广大教师淡泊名利,修身励志,建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树立抵制各种不良文化侵袭的思想道德防线。 2、加强法制教育、制度建设,以国家有关的各种教育法规为依据,以学

4、校的规章制度为准则,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目标责任,严格要求,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把违反师德的行为作为高压线,在绩效考核和评优树先中实施一票否决制。 二、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实施青蓝结对活动。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成师徙关系,彼此互相听课、交流、讨论,使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最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开展“三课”活动。我校积极开展互听互学活动,对每学期的听课数量有明确要求,同时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年青教师上公开课,新教师上过关课的教研活动,极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实行集体

5、备课制度。每周一例会后,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集体备课,集中集体智慧搞好教学,同时又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抓实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学校明确规定教师业务学习必须有记录,并定期检查。同时分学科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光盘学习讨论,做到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外出学习。为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我校常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此前已带领教师到瑞林初中、清溪初中、九堡中学、瑞金二中、瑞金三中等地学习,今后将进一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同时我校每学年积极派教师到赣州等地参加新课标培训等继续学习。 、大力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校领导到一般教师,大力推行听推门课活动,把听公开课变成听常规课,更

6、清楚地了解教师教学现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教师成材。 、开展名师奠基工程。我校开展“”成材工程,即年胜任本职工作,年出成绩,年成名的教师培养模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成才理想,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三、以评价机制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就会挫伤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出现评价的抑制效应,背离了评价的目的。所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操作制度,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达到让干事业的人扬眉,使消极落伍者受到鞭策。学校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考核、评优

7、评先、职称评聘以及各种专项奖励制度,使教师全方位的工作都能得到体现。 其次,制度的制定必须源于民意,即充分发扬学校民主,学校重大方案制度的出台,事先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反复修改,通过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实现阳光操作,做到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各类评选活动的公正和公平,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奋进的激励作用。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能为教师个人的专项发展提供了舞台。管理的目的在于激活群体的潜能,而激活群体的重要方面就是善于发现个体的长处、优势,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成功机会,让个体在成功中实现自我的管理和发展。 第三,把终结行评价

8、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规范评价与谈心工作相结合,使广大教师时时受激励、处处有目标。 四、以人本关怀引导教师的潜能发挥 学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学校的发展既不可能靠一部分人支撑,也不可能靠一时的热情来完成,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持续过程。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需要发挥教师的潜能。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发挥教师潜能的一种有效方式 、加大经费投入。教研活动需要时间、精力和经费,学校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对于在教研活动中取得成绩的个人,学校频分奖金和证书。 、给全校教师过集体生日。为体现学校对教师的关心,我校每月给当月生日的教师过集体生日。这样既拉近了学校与教师个人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也激发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挖掘出教师的潜能,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提升。 一直以来,我校都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发展中的重要性,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教育、关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成就名师、发展学校的双赢的工作来抓实抓好。通过我们的努力,教师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李锋 王小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