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48352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读本出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施益群.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读本出发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肥东县实验小学 施益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努力沟通长期以来被人为割裂开来的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与自然对话、与科学对话、与心灵对话,张扬“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素养”。合肥市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由浅入深地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可读性,图文并茂,活泼愉悦。如果把语文课本比作维护我们生命必不可少的主要营养,那么这套读本更像是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黄金搭档”。读本非常重视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多种阅读信息,为学生开拓自由的阅读空间,从而对培养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对培养文明健康、乐观向上的当代小学生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因此,本学期,我带领学生从读本出发,将读本教学纳入课程计划,融入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中去,坚持三个结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从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立足读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读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主要设置了 “百叶窗”、“好望角”、“发现号”、“金话筒”、“七彩桥”、“点将台”等栏目,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素养。形式多样,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拓展了

3、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与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维发展的空间。 本学期,我将读本作为综合实践课重要教学内容,每节课抽出10分钟让学生认真学习该读本,计划一学年时间学习完8个篇章,每月基本讲授1个篇章。比如,在教学在经典路上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学后共同剖析反馈的方式,预先布置自学,要求每人准备一本中华文化经典著作,搜集5副春联,然后,指导班干部策划举办一次主题班队会,以“发现号”、“金话筒”、“七彩桥”、“点将台”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朗诵、讲故事、对春联、手抄报等方面的“才艺大比拼”,优胜者推荐上“校园广播站”展示才华,优秀作品推荐进校园橱窗展览。通过这

4、一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推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树立文化自信”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加强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我对本班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90%以上为独生子女,90%以上学生家住县城,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对子女教育普遍较为重视,但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仅占24%,课外阅读半小时以内的占41%,基本上没有阅读的占35%。大多数学生每天宁愿花一至三个小时看电视、上网,却不愿花30分钟看课外书。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他们更偏爱于电视声像材料。学

5、生所拥有的读物不少,家长却抱怨:他们买来的课外书摆在书柜里,学生很少主动翻阅。我进一步了解得知,学生家里的课外读物是以作文选及辅导材料居多,学生当然不感兴趣。大家都知道,读书不仅能够激活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进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然而“课外书”浩如烟海,良莠不齐,而学生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最有效的阅读呢?这套读本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抓住这个契机,和家长进行互动,读本是通过主题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丰富的内容,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泛,这也是当前小学生所需要的。每一主题精心选择了一些提纲挈领的内容,且都是很有意义的课题,给家长和学生以引导,让他们不

6、局限书本,留下最大的空间去让家长和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探究。我要求每一名学生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钟课余时间,和家长轮流读一篇短文,按读本要求,共同收集资料,探讨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家长不仅不把这一活动看成是“负担”,而且反映孩子比以前听话了,活泼了,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甚至主动与家长一道逛书店,家里的书橱里也增添了十万个为什么,北大基础文库新科学读本(小学卷)、新人文读本(小学卷),经典著作,童话等新书。三、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人文过程,也是一项多元的人文活动。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一门课程,语文课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当然也不缺乏“科学素养”成分),

7、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和领悟。合肥市编写这套读本就是让每位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同时,加强“营养”,开拓视野,更好地学习语文,更好地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突出时代性、人文性、科学性和探究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和“探究性阅读”的概念和要求,与之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阅读教学由理性分析转为重视学生的感性体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指导,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探究、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正如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让学生进行有意义或有心理意义的学习,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而有意义

8、学习的主观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应处于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我鼓励学生:走进读本,用心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动。在感动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已从蛹化为了蝶,在蓝天下,在心灵里,翩翩飞舞。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如:利用图、表创设情境,利用电化手段,通过音乐、镜头、音响等创设情境,有时还用学生的模拟行为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任务和适当的目的联系起来,以激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被动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同时,指导学法,让学生会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从迁移规

9、律出发,创建“举一反三”的操作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有效地学习读本。读本在选材和编写上鲜明的特点,既切合新课标小学阅读所提倡的“时代性”、“人文性”、“科学性”和“探究性”的要求,又可作为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优秀范例。它的意义和价值,就显得厚实多了。四、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同样,在如今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已经如此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时代,要想未来成为一个理想的公民,

10、具备适当的科学素养已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20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当代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萨顿,曾大力倡导一种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人文主义,用他的说法,即科学的人文主义。合肥市创造性编写这套读本,顺应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战略。读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贴近学生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难得的精神食粮。为了发挥读本的效益,我积极引导、发动学生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宣传读本内容,挖掘读本蕴涵,展示学生才艺;开展“素养为健康成长铺路,为终身发展奠基”主题征文活动;选拨“素养之声”小记者;举办系列主题班队会。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和提高,为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公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